首页 理论教育 婴幼儿咬断体温表后怎么办

婴幼儿咬断体温表后怎么办

时间:2023-03-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给婴幼儿测体温多用腋下法,但仍有少数人用口腔试表。这种方法常因婴幼儿不合作而使测量不准确,被咬断体温表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从而使家长惊慌失措,因怕体温表内水银吸收而引起中毒的后果。这就是说,鲜牛奶、蛋清及豆浆中的蛋白质不能与水银结合成蛋白盐。因此,在抢救重金属盐中毒的病人时,例如汞盐中毒,给患儿喝大量鲜牛奶等是正确的。

目前给婴幼儿测体温多用腋下法,但仍有少数人用口腔试表。这种方法常因婴幼儿不合作而使测量不准确,被咬断体温表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从而使家长惊慌失措,因怕体温表内水银吸收而引起中毒的后果。以往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多采取饮用鲜牛奶、蛋清、豆浆等含蛋白质较高的液体,试图使蛋白质与水银(金属汞)结合成不溶解的蛋白盐,以减少机体对汞的吸收和排出更多的含汞的蛋白盐。实际上,以上的做法和认识是错误的,是不可取的。

这是因为,人们尚没有把金属汞和离子汞区别开来。体温表中的水银是金属汞,而汞是极不活跃的金属元素,很难失去电子,一般的强酸、强碱都不与它发生反应。由此可知,金属汞在消化道内很难起化学变化,不会转变成有毒的汞离子。所以金属汞被消化道吸收的量是极少的,一般不会引起中毒。曾有人观察了数例咬断体温表咽下水银的病例,结果水银多在几小时或十几小时内从肠道排出,未发现有中毒的表现。

临床上亦能见到水银中毒的病例,这是由水银在常温下蒸发成气态汞,从呼吸道吸入引起的,否则人是不能发生水银中毒的。至于经消化道引起的汞中毒,大多是由小儿误食过多含汞药物或误食拌有含汞农药的种子,食用含汞污染水中的鱼、贝类或饮用被污染的水所致。常见的含汞的药物甚多,有升汞、甘汞、氧化氨基汞、朱砂、大升丹、小升丹、九一丹、苯基汞、甲氧乙基汞、氯化乙基汞等。

还应该指出,能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解的蛋白盐的,是重金属盐而不是重金属。这就是说,鲜牛奶、蛋清及豆浆中的蛋白质不能与水银结合成蛋白盐。因此,在抢救重金属盐中毒的病人时,例如汞盐中毒,给患儿喝大量鲜牛奶等是正确的。至于咬断了体温表,即使咽下了全部水银,也可以在短时间内经肠道自然排出来,是不会引起中毒的。因此,以后遇到这类情况,不必再给孩子喝牛奶、豆浆,更没有必要洗胃灌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