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肺胀与肺心病的相关性

肺胀与肺心病的相关性

时间:2022-03-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肺胀是因咳嗽、哮喘等肺系疾病日久不愈,反复发作,导致肺、脾、肾虚损,气道壅滞不利而形成。这与西医的由慢性呼吸道疾患导致肺气肿,最后形成肺心病的病理变化过程基本一致。《灵枢·胀论》“肺胀者,虚满而喘咳”之说则与肺心病的病因病理吻合。这与肺心病致机体缺氧及内环境失衡致多脏器病变有一致性。这与肺心病致右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基本一致。可见,肺胀之“虚”、“满”与肺心病心力衰竭之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基本相同。

肺胀是因咳嗽、哮喘等肺系疾病日久不愈,反复发作,导致肺、脾、肾虚损,气道壅滞不利而形成。这与西医的由慢性呼吸道疾患导致肺气肿,最后形成肺心病的病理变化过程基本一致。

(一)临床表现

二者基本一致。肺胀的临床表现为胸中胀满,痰涎壅盛,上气咳喘,动后尤甚,甚则面色晦暗,唇舌发绀,颜面四肢浮肿。也就是说,其基本症状多为咳、痰、喘、肿四症并见。这与肺心病的临床表现基本吻合。

(二)病因病机

肺胀的病因病机一般多归结为水停痰凝,气虚气滞,痰瘀互结等。《灵枢·胀论》“肺胀者,虚满而喘咳”之说则与肺心病的病因病理吻合。

“虚”、“满”二字概括了肺心病(肺胀)病因病理之要点。虚,肺心病(肺胀)之虚,虽可涉及气血阴阳及心肺脾肾诸脏,但总以心肺气虚为本。虚之日久,则必然及脾、及肝、及肾,造成多脏器虚损乃至衰竭。这与肺心病致机体缺氧及内环境失衡致多脏器病变有一致性。满,肺胀之满,一般多认为胸中胀满。如《灵枢·经脉》曰:“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而喘咳”。除胸满之外,亦包括腹满、肢满(水肿)。肺胀之满,为虚实夹杂,互为因果而形成。心肺同居上焦,宗气不足,肺气虚弱,贯心脉行气血之力减弱,血行不畅则形成瘀证。肺虚肃降无力,日久造成脾虚而运化失常,肾乏气化之权,从而使水湿停聚为痰为饮。瘀血痰饮阻于胸中,肺失宣降,则现胸满、咳喘等症(如肺瘀血、肺部湿啰音等);若瘀阻胁下,则现胁下满(肝瘀血);若痰饮、瘀血阻于胃肠道,则现腹部胀满、纳差等消化道症状(胃肠道黏膜瘀血、水肿);若水邪流溢四肢,则为肢满(水肿)。这与肺心病致右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基本一致。可见,肺胀之“虚”、“满”与肺心病心力衰竭之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基本相同。

(三)治疗

从中医角度讲,肺心病主要是“虚”、“满”为患,临床表现为咳、喘、痰、肿。故其治疗原则当为“补虚”、“除满”而达到止咳、平喘、化痰、消肿之目的。

1.补虚 补益宗气贯穿始终。肺心病之虚,宗气虚为本,但常可见心肺气虚、肺肾气虚、肺脾气虚等。但在补气时,要以补益宗气贯穿始终。因宗气是自然界吸入之清气与脾胃吸收之水谷精气结合而成,故改善呼吸道的通气功能,增强脾胃之吸收功能为补益宗气之关键所在。因此,在应用药物改善呼吸功能的同时,适量吸氧亦是补充自然界清气的重要途径。健脾益气,增强食欲,摄入更多的营养物质,可增加水谷之精气,但对进食较少者,根据各项化验指标,适量补充白蛋白、氨基酸、电解质等,是补充水谷精微的重要途径。氧合血红蛋白是宗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气充足,对改善呼吸循环功能有重要作用。

对肺肾气(阳)虚,肾不纳气之证宜缓图之。肺主气、肾纳气,肾不纳气,则呼多吸少,动则喘甚,该类患者往往见于阻塞性肺气肿之后期伴有心功能不全时,生化检验往往有一定程度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补肾纳气的机制之一,就是通过调节肾脏功能,改善内环境稳态,进而达到改善呼吸循环功能之目的。因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故宜缓图之。气虚者,常用方药为人参胡桃汤、参蛤散、黑锡丹之类;偏于阳虚者,可酌佐右归丸、真武汤之类。若阳虚不甚,一般少用桂附等大辛大热之品,因其一可耗阴,二可助火。宜用温柔补肾之品,如淫羊藿、仙茅、巴戟天、补骨脂、肉苁蓉等,即所谓以柔补刚。

调补阴血宜当兼顾。肺心病之阴虚常以心肺阴虚和肺肾阴虚多见,尤以前者为重要。患者往往表现为心动过速、舌干、舌红。在无肾功能不全的情况下,化验检查往往是血钾低或部分微量元素偏低,而某些滋阴药物往往含有这些身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故凡出现心肺阴虚证候者,可选用麦味地黄汤、百合固金汤之类。偏肺阴不足者,重用沙参、玉竹、阿胶;偏心阴不足者,重用麦冬;偏肾阴不足者,重用生地黄、熟地黄、何首乌、女贞子、枸杞子、旱莲草等。肺心病之血虚,常见于肺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时,常用黄芪、党参,但要重用,并适当伍以调节肾功能的药物。

2.除满 补虚可以除满,但清热解毒、祛痰化饮、活血化瘀等亦为除满之要法。

(1)清热解毒:肺心病患者常有呼吸道感染,即便缓解期,其呼吸道往往也存在着慢性炎症性病灶。清热解毒中药有消炎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故清热解毒可贯穿肺心病治疗始终。常用方剂为清气化痰汤、麻杏石甘汤、小陷胸汤之类。在药物选择上,金银花、黄芩等为革兰阳性菌感染首选药;蒲公英、虎杖、白花蛇舌草则为革兰阴性菌和混合感染的常用之品,其用量均可用至30g以上。

(2)祛痰化饮:痰饮作为一种病理产物,在肺心病的整个病程中往往或多或少始终存在着,如咳嗽、咳痰、肺部干湿啰音以及由于心力衰竭致消化道黏膜水肿引起的恶心、纳差等均为痰饮的表现。祛除痰饮、调畅气机对改善呼吸道功能有重要作用。常用方药为小青龙汤、贝母瓜蒌散、小陷胸汤之类。若肺部湿啰音较多,心力衰竭症状明显者,可重用葶苈子(30~60g),车前子(15~30g),既可逐除水饮,又能强心利尿;若无明显心力衰竭,可佐少量麻黄(3~6g)。干啰音多且无较重心力衰竭时,少量麻黄配蝉蜕

(3)活血化瘀:肺心病晚期患者,均可出现血瘀证候,如口唇发绀、肝瘀血、舌下静脉曲张,舌质紫暗有瘀点,胃肠道瘀血引起的消化道症状以及高黏血症等均为血瘀的表现。其代表方剂为血府逐瘀汤。若胸中瘀血症状明显者,可重用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丹参等;胃肠道瘀血症状明显者,可重用郁金、蒲黄、五灵脂、延胡索、乳香、没药等;血黏度高者,可重用炒水蛭等。

(4)降气:对上盛下虚症状明显者,佐以降气之品,常获显效。通过降肺气,畅脾胃而改善心肺功能。常用方药为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之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