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饮食细节决定健康

饮食细节决定健康

时间:2022-03-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蛋白质、脂肪、糖类这三者之间的正常比例一旦被打破,将会引起人体的一系列代谢紊乱,影响健康。如饮食中的热能和蛋白质缺乏,就会引起营养不良、贫血和多种营养素缺乏症;而热能与蛋白质过剩的膳食会因为热能和脂肪摄入过剩,使人患上肥胖病、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等,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人体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理的营养,而保证合理营养的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合理调配,如果营养不当,不管是缺乏或过剩,都会影响身体的健康,甚至产生疾病。据营养学家们的分析,人体必须从饮食中摄取的营养成分很多,如果仅食某一种或某一类食物,无论如何也不能满足人体需要。所以,人是杂食动物,必须要吃入各种食物,通过营养成分的互补作用才能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脏腑组织的正常功能。

首先要平衡膳食、合理调配饮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的选择越来越讲究了。就主食而言,优质大米和精制粉备受青睐,而五谷杂粮则几乎销声匿迹了。再如在副食上,人们过分追求肉、鱼、虾等,而蔬菜、豆类制品则受到冷落。其实,这并不是聪明的选择,因为从营养学的角度看,粗米、粗面、五谷杂粮的营养价值并不亚于精白米面,甚至营养价值更高。如以米为例,米的营养成分,多集中于胚芽周围和米的表皮部分,加工过于精细会使米的胚芽表皮刮去,营养成分降低。而糙米中大量的纤维素,可以增进胃肠蠕动,促使肠内有害物质排出体外,防止胆结石症、胃癌的发生。此外,糙米中含有植酸钙镁盐,能与有毒的汞、铅、镉等金属结合,阻止人体吸收这些有毒的物质。

其次,人体摄取的成酸性食物与成碱性食物要保持平衡。

食物按所含的主要矿物元素的不同,在生理上可以分为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通常来说,我们每天所吃的主食,如大米、白面;副食中的肉、禽、鱼、虾、蛋、花生等含非金属元素磷、硫、氯等较多的食物,进入人体后,在体内经代谢生成酸性物质,使体液相对呈弱酸性,因此,这些食物在生理上被称为成酸性食物。而大多数水果、蔬菜、豆类、茶叶及牛奶等含金属元素钠、钾、钙、镁等较多的食物,在人体内代谢生成碱性物质,使体液呈弱碱性,这类食物在生理上称为成碱性食物。体内的成碱物质只能直接从食物中吸取;而成酸物质则既可以来自食物,也可以通过食物在体内代谢的中间产物和终产物的形式提供。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血液酸碱度呈弱碱性,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人的生理活动。由于人体具有能自身处理好酸碱关系的缓冲系统,能使血中酸碱值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达到生理上的平衡。但这种机体自身的缓冲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吃的食物经常搭配不当,就会引起人体生理上酸碱平衡失调,通常容易造成酸性食物偏高。因为,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以酸性食物米、面为主食的饮食习惯,一般尿液已偏酸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人们再大量地摄入动物性蛋白质类等成酸性食物,不注重摄入蔬菜、水果类成碱食物,就容易增加碱性矿物元素的过多消耗,引起人体出现缺钙现象,同时还会使血液色泽加深,黏度增大,引起酸中毒症。因此,在饮食上必须合理搭配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才能保持生理上的酸碱平衡。同时也有利于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充分利用,保证人体的健康。

现在有的人常常莫名其妙地出现精神萎靡、乏力倦怠、头昏、头痛、思维及判断能力降低等症状,然而却查不出原因,其实这既不是过度疲劳,也不是器质性疾致,而是过量食用肉类、鱼虾等水产品,过少食用素食而引起的。因此,在日常的饮食中,人们要注意荤素搭配,比例适当,使吃得既可口又有营养。进入人体的酸和碱性物质要相对平衡,因猪肉、鱼肉在体内代谢会产生酸性物质,因此应该配以含钙、钾、钠等碱性较高的蔬菜,如芹菜、白菜、萝卜等青菜。这样就可以达到食物的酸碱平衡。

另外,膳食中蛋白质、脂肪和糖类这三大生热营养素除了提供人体所必需的能量外,还各自具有特殊的功能,三者之间相互利用,相互制约,相互转化,处于一种平衡关系之中。所以,人体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类这三大生热营养素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才能保证膳食平衡,保证人体的健康。根据我国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标准,如果按它们各自拥有的热能占总热能的百分比来看,则糖类占60%~70%,蛋白质占10%~15%,脂肪占20%~25%。蛋白质、脂肪、糖类这三者之间的正常比例一旦被打破,将会引起人体的一系列代谢紊乱,影响健康。如饮食中的热能和蛋白质缺乏,就会引起营养不良、贫血和多种营养素缺乏症;而热能与蛋白质过剩的膳食会因为热能和脂肪摄入过剩,使人患上肥胖病、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等,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由上可知,为了维持人体的健康,就必须把不同的食物搭配起来食用,因为在自然界中,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