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禽流感疫苗针头管子怎么消毒

禽流感疫苗针头管子怎么消毒

时间:2022-03-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类感染禽流感极为少见。真正由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在1997年得到证实。在短短的几年时间,相继发生禽流感H5N1、H7N7、H9N2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攻击人类,引起医学界震动。甲型流感病毒危害最严重,宿主范围广,各个亚型均有长期禽类宿主和部分畜类宿主,因此,禽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病毒中感染禽类的多种亚型总称。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鸡群中禽流感病毒感染率与人群感染几率有密切关系。

禽流感是一组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病,除感染家禽和野生禽鸟类之外,偶尔也感染畜类。临床表现:发热、咳嗽、肌肉痛、鼻塞流涕等流感症状,也可有腹泻。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多种器官衰竭而死亡。禽流感病毒感染,根据引起的症状轻重可分为低致病性(仅有轻微症状)和高致病性(感染后发病重,病死率达90%以上甚至100%)。

【感染特点】

人类感染禽流感极为少见。造成人间禽流感必须有3个条件:一是禽流感病毒感染受体转变成人流感病毒特异性受体;二是禽流感病毒基因组中必须含有人流感病毒基因片段;三是禽流感病毒的血凝素重链(HA1)与轻链(HA2)之间的连接多肽由多个碱性氨基酸编成单个碱性氨基酸,以便可以与人呼吸道上皮细胞产生吸附亲和力。

20世纪所发生的4次流感世界大流行,有3次与禽流感病毒有关。第1次大流行的流感是由H1N1亚型病毒引起,此株病毒的基因组中有8个基因片段来自禽类,怀疑是猪感染了禽流感病毒,经基因整合后感染人类。第2次起源于中国南方的流感大流行病原体是H 2N2流感亚型病毒,其病毒基因组中有3个基因片段来自禽流感病毒,是由人流感病毒与禽流感病毒通过基因重配而来。第3次大流行起源于中国香港,病原体是甲型流感病毒H 3N2亚型,其基因组中HA和PB1基因均来自禽流感病毒。这些基因分析证据说明,人流感病毒与禽流感病毒之间可以进行基因交换和重配,所以发生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不足为奇。

禽流感一般不会感染人类,只有在其与人流感病毒发生某种基因重配或其与人靶细胞受体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引起感染。真正由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在1997年得到证实。该年度首先在中国香港发生禽流感流行,后来在密切接触者中发生人间感染,先后有18人发病,6人死亡,经确认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型。1998年我国广东首次从9名流感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禽流感病毒H9N2型。1999年中国香港再次发生人感染禽流感,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禽流感病毒H9N2型。2003年春季,荷兰发生严重的禽流感疫情,在参加捕杀病禽的工人中,有80人被感染了禽流感并死亡1人,经确认为禽流感病毒H7N7型。2003年11月~2004年4月,亚洲8国相继出现禽流感疫情,此次流行的病毒是禽流感病毒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在越南和泰国先后发生百余例人类感染禽流感,死亡22例,并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禽流感H5N1型病毒。在短短的几年时间,相继发生禽流感H5N1、H7N7、H9N2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攻击人类,引起医学界震动。许多学者认为,虽然禽流感病毒尚不具有人与人传播的情况,但作为甲型流感病毒家族的禽流感病毒均有变异速度快的特点,一旦出现与人流感病毒基因重组,形成普通流感病毒,就有可能具备人与人传播的能力,有引发世界大流行的隐患。

【病原学】

1.种属与类型 禽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中的甲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血凝素(HA)分为15个亚型(H1~15)和神经氨酸酶(NA)9个亚型(N1~N9)。甲型流感病毒危害最严重,宿主范围广,各个亚型均有长期禽类宿主和部分畜类宿主,因此,禽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病毒中感染禽类的多种亚型总称。

2.形态特点 禽流感病毒核酸为一条螺旋状单链RNA,外壳为脂质囊膜,典型形态为球形,大小80~120nm,但其形态易变。

3.理化因子抗力 不强,对有机溶媒、紫外线、热力和化学消毒剂均敏感。试验证明,禽流感病毒用乙醚、脱氧胆酸钠、乙醇、碱水处理均容易灭活;紫外线照射可破坏其核酸;加热56℃30min,60℃10min,70℃2min均可将其灭活;过氧化物消毒剂、含氯消毒剂、醛类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等对其灭活有效。禽流感病毒在低温下可长期存活;在粪便、体液内和死禽体内能存活近60d。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禽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禽和鸟类,携带病毒的禽鸟类和畜类具有一定意义,但即使感染了人类亦不具有传染源的意义,目前多数国家没有证明有人与人传播禽流感的证据,有报道印度发现人与人感染病例,但尚不具备在人群流行条件。鸡对其最敏感,感染后可在3d内发病死亡。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鸡群中禽流感病毒感染率与人群感染几率有密切关系。1998~2000年间,广东省的广州、汕头和韶关等地从鸡群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大量H9N2禽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高达16%。在同时期,这些地区先后从感冒患者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9株H9N1禽流感病毒。

2.传播途径 禽流感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空气飞沫是重要传播媒介;密切接触污染的饲料、排泄物等亦可引起感染传播。

3.易感人群 禽流感病毒一般不会感染人类,目前只发现H5N1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偶尔发生人类感染,感染者常为参与捕杀和处理病禽和死禽的人员,经过密切接触感染。感染发病潜伏期一般为7d。

【预防措施】

1.预警处理 在发现禽流感疫情时,各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应按突发疫情处理,发布各种预防计划和方案;及时隔离传染源,对疫源地采取严格消毒措施;对染病的禽类进行紧急管理和捕杀行动。

2.个人防护 所有参加捕杀病禽的人员应采取严格隔离措施,穿防护隔离服、戴隔离帽和生物防护口罩、戴防护眼镜、穿隔离鞋和戴手套。在捕杀过程中,一旦发生隔离用具破损,应立即消毒和更换。进出现场,要严格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方法】

1.空气消毒 病禽饲养室空气和表面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常用1 000mg/L过氧乙酸或二氧化氯进行气溶胶喷雾消毒,也可用15g/L过氧化氢气溶胶喷雾消毒;消毒时按20ml/m3用量,采用气溶胶喷雾器做室内喷雾消毒,关闭门窗作用60min即可。若连同表面一并消毒,可用2 500mg/L过氧乙酸或有效氯溶液,对空间和表面联合喷雾消毒,要在空间形成浓雾和表面喷湿。

2.排泄物、分泌物和体液消毒

(1)病禽疫源地的粪便及各种污染物均应彻底消毒和严格管理。粪便可用含有效氯10g/L水溶液做湿式喷洒,喷洒均匀浸透;污染的笼架等物品采用含氯消毒剂喷刷或浸泡洗涤消毒;疫区地面应由外向内均匀喷洒消毒。

(2)禽流感患者的排泄物和体液应按严重传染病隔离处理,首先要用防渗容器盛放,加入20g/L有效氯或过氧乙酸将其搅拌均匀,密封作用120min,然后排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