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非自控镇痛

非自控镇痛

时间:2022-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年老体弱病人以及呼吸功能降低的病人在应用阿片类药物时应严密监护,注意呼吸抑制现象。其主要的机制是消炎、消肿、镇痛、解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提高组织新陈代谢速度,兴奋局部神经肌肉等。

1.肌内注射给药 常用药物为吗啡和哌替啶,与口服给药相比,起效快,易产生峰值而迅速达到镇痛目的,但药物的吸收取决于所用药物的脂溶性以及局部血流状况。年老体弱病人以及呼吸功能降低的病人在应用阿片类药物时应严密监护,注意呼吸抑制现象。

2.神经阻滞 在末梢神经的神经干、丛,脑脊神经根,交感神经节等神经组织内或附近注入药物,或者给予物理刺激而阻断神经功能传导,称为神经阻滞,其优点是镇痛效果可靠,药物作用范围和作用时间容易控制,副作用小,缺点是对操作手法要求很高,手法的好坏直接影响镇痛效果。

3.物理镇痛 又称理疗镇痛。常用于镇痛治疗的理疗方法有电疗法、光疗法、超声波疗法、冷疗和温热疗法、磁疗法和医疗体育疗法等。其主要的机制是消炎、消肿、镇痛、解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提高组织新陈代谢速度,兴奋局部神经肌肉等。

4.针灸镇痛 对急、慢性疼痛具有确切的镇痛效果。其机制是通过对穴位刺激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改善脏腑经络,达到脏腑调和、经络通畅、阴阳恢复相对平衡的目的。

5.按摩镇痛 又称推拿,指在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在人体体表一定的部位施以各种手法,或配合某些特定的肢体活动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式,其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6.心理治疗 心理性成分对疼痛性质、程度和反应以及镇痛效果都会产生影响,因此给病人足够的心理支持,通过解释、鼓励、安慰等帮助病人消除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树立康复信心,减轻疼痛。常用的心理疗法有认知疗法、操作性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松静疗法、生物反馈疗法、暗示疗法和催眠疗法。

7.其他 如口服给药、激光疗法、经皮电刺激疗法、痛点注射镇痛药物以及小针刀埋线疗法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