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去回盲瓣后回肠炎

去回盲瓣后回肠炎

时间:2022-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回盲部因炎症、肿瘤或其他原因行回盲部手术的病人,多进行回盲部切除术,由于去除了回盲瓣及其相关组织结构,抗反流作用显著减弱,出现结肠-回肠反流,结果可见末端回肠黏膜结肠化,甚至于黏膜炎症。因此去回盲瓣后回肠炎可能实质上是慢性末端回肠炎的一种类型。

回盲部因炎症、肿瘤或其他原因行回盲部手术的病人,多进行回盲部切除术,由于去除了回盲瓣及其相关组织结构,抗反流作用显著减弱,出现结肠-回肠反流,结果可见末端回肠黏膜结肠化,甚至于黏膜炎症。临床上此类病人多有大便次数增多,大便不成形或稀软便,部分病人出现腹痛、术后体重不增,甚至于贫血、营养不良等;内镜下表现为回肠黏膜绒毛结构不清、绒毛萎缩,并可出现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或浅表溃疡,病变以结肠-回肠吻合处最显著,距吻合口越近,炎症越明显;反之,距吻合口越远,炎症则越轻。与慢性末端回肠炎十分相似。另外,郎诗民等通过对因回盲区病变切除后重建回盲瓣的实验研究,观察到实验组动物在术后1~2周才能排出成形大便,术后6周体重才开始回升;钡剂灌肠反向压力可达10.66kPa(80mmHg),而无反流现象出现;实验组末端回肠菌落计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由此说明重建回盲瓣能维持肠道菌群正常分布,具有抗反流的作用。本文作者在构建慢性末端回肠炎的动物试验中,正是根据这一原理而设计的,在SD大鼠实行盲肠-回肠侧侧吻合术,从本质上相当于在回盲部进行去除回盲瓣的手术,2个月后结果证实,末端回肠黏膜出现黏膜结肠化,黏膜层上皮损伤、黏膜下层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与人体行回盲部手术后回肠黏膜的改变相同。因此去回盲瓣后回肠炎可能实质上是慢性末端回肠炎的一种类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