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常用的几种防暑中成药

常用的几种防暑中成药

时间:2022-03-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治疗受暑感寒之常用方。主治范围较为广泛。此药能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肠痉挛。中署、急性胃肠炎、咳嗽痰多者服用为宜。它主要用于治疗中暑引起的各种症状。内服, 4~6滴1次可治咳嗽、咽喉肿痛。用于小儿痱毒,暑热口渴。将药水倒出兑开水一起饮用,不要对着药瓶直接服用。

午时茶:有发散风寒、化湿消暑等功效,适用于夏日风寒感冒,暑湿阻滞、食积内停、腹痛腹泻等症。服法:每天1~2袋,每袋4.5g,开水冲泡频饮。

大合定中丸:有发表祛暑、芳香解秽等功效。适用于暑月感冒,头痛发热、胸闷呕恶、腹痛便泻等症。服法:1次1丸(9g),3/d,开水送服。

藿香正气丸(胶囊、水)。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等功效。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表现为吐泻交作,发热恶寒、头痛胸闷、脘腹疼痛、舌苔白腻等症。服法:口服1~3/d,1次1~2丸。每丸9g。

香薷饮颗粒:有祛暑解表,化湿和中之功效。为治疗受暑感寒之常用方。症见发热头痛、口渴面赤,脉浮等症。服法3/d,每次6g,开水冲服。

行军散:有消暑解毒、辟秽开窍之功效。主治中暑昏晕,烦热胸闷、腹痛吐泻等症。服法,口服,0.3~0.9g,2~3/d,开水化服,儿童减半,孕妇忌服。

紫金锭:有化痰开窍,辟秽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主治范围较为广泛。内治暑湿时邪、神昏胸闷,呕吐泄泻等症;外敷疔疮痈疽,热毒等症。用法:内服可用0.5~1g,开水调服,儿童减半,孕妇忌服。外用水磨搽涂殊效。

人丹:主要成分是冰薄荷、儿茶、丁香、木香、砂仁、陈皮等。具有清热解暑、避秽止呕之功效,主要用于因高温引起的头痛、头晕、恶心、腹痛、水土不服等症。此药能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肠痉挛。中署、急性胃肠炎、咳嗽痰多者服用为宜。

十滴水:主要成分有樟脑、大黄、生姜、丁香、桂皮等。具有祛暑散寒、健胃功效。它主要用于治疗中暑引起的各种症状。同时,它还可外用治疗痱子或轻度皮肤损伤。

六一散:由滑石和生甘草两味中药组成,具有清暑利湿、保护胃肠之功效。对于心烦口渴、小便短黄或吐泻者有良好效果,但阴虚、内无湿热者及孕妇忌用。

风油精:它的主要成分是薄荷、樟脑、桉叶油,具有外搽提神醒脑、祛风镇痛、消炎止痛、治痱子、驱蚊虫等作用。对于因受凉、过食冷饮等引起的寒性腹痛,在肚脐内滴数滴风油精,可起祛寒止痛作用,效果甚佳。内服, 4~6滴1次(老人及小儿用量酌减)可治咳嗽、咽喉肿痛。

金银花露:清热解毒。用于小儿痱毒,暑热口渴。还可辅助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等。将药水倒出兑开水一起饮用,不要对着药瓶直接服用。

板蓝根冲剂: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消肿,用于扁桃体炎、咽喉肿痛等, 5g每次,3/d。置阴凉处保存,以免药物变潮。

炉甘石洗剂:治疗夏季皮炎,在口服药物的同时,可外擦此药,达到止痒的目的。也可预防小儿痱子。

万金油:内含樟脑、薄荷油、桉叶油、桂皮油。头痛头晕时,取少许涂于印堂穴和太阳穴,能提神醒脑,给人以凉爽、舒适之感。蚊虫叮咬、皮肤瘙痒,取少量涂之,能活血消肿、镇痛止痒。

花露水:内含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药,除了能祛痱止痒、提神醒脑,防蚊虫叮咬外,还具有一定的除菌、杀菌作用。如果每天用滴入几滴花露水的清水擦拭凉席,可使凉席保持清爽洁净。这样,清凉、舒适的感觉会更加持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