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臂丛神经麻痹

臂丛神经麻痹

时间:2022-03-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产伤性臂丛神经麻痹是分娩时臂丛神经受到牵拉而引起的上肢瘫痪。小儿多以臂丛受压,产生相应部位肢体麻木、肌力下降和感觉异常,多表现为尺神经受压的症状。而上臂丛瘫痪仍以观察,应用神经营养治疗为主。

产伤性臂丛神经麻痹是分娩时臂丛神经受到牵拉而引起的上肢瘫痪。每1 000例成活的新生儿中有臂丛损伤0.25~0.4例。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生后就有神经受损的症状。根据臂丛的组成和损伤部位可分为:①上臂丛型麻痹或Erb-Duchenne型麻痹;②前臂型又称Klumpker麻痹;③全臂丛受损。

上臂型表现为上肢伸直位,肩关节内收、内旋。前臂旋前位,外观似“接力手”,一般腕关节和手指功能基本正常。

前臂型可出现Horner综合征,但临床上并不多见。

全臂型是临床上最严重的一种累及整个上肢,表现为患侧上肢靠拢躯干,肘关节伸直,整个上肢呈弛缓性麻痹,并且有广泛的感觉丧失。少数患儿合并锁骨骨折、肱骨上端骨骺分离以及肱骨骨折。被动活动时患肢会并发神经炎而疼痛。

2.辅助检查 肌电图可测病变肌肉肌力及病变范围大小,有助于分型。

【诊断中的临床思维】 与下列疾病鉴别:

1.胸廓出口综合征 由于骨架、韧带、肌肉或血管等结构变异,引起神经血管的压迫症状,在小儿,特别是第七颈椎横突过长,颈肋的出现与第一肋骨构成钳夹作用,胸廓上筋膜卡压亦是主要原因,由此口通过的臂丛神经、锁骨下动脉,引起患侧上肢血管神经种种症状。X线检查可鉴别诊断。

2.颈肋 是指连接于第7颈椎椎体的多余肋骨,为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有的终身不出现症状,临床约半数病人以锁骨下受压和臂丛神经受压的症状。小儿多以臂丛受压,产生相应部位肢体麻木、肌力下降和感觉异常,多表现为尺神经受压的症状。根据颈椎正位X线片即可确定诊断。

【治疗】

1.保守治疗 早期应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的目的在于防止在恢复期发生挛缩畸形。宜用宽的绒布吊带保持患肢肩外展,肘屈曲和腕背伸和前臂旋后位。病儿稍长可改用轻夹板保持上述体位。

2.手术治疗 5岁以后的残余畸形多需手术矫正。

【治疗中的临床思维】

1.神经功能损伤是否可以获得完全恢复是难以完全预料的,尤其是全臂丛型,所以有人主张提倡早期实行手术探察,希望能吻合或移植损伤的神经。但由于很大一部分患儿神经功能的损伤可以获得较好的恢复,对于这一部分患者如果同样手术,手术探查疗效未完全肯定,一直处于争论中。

2.对于全臂丛瘫痪者,如果产后1个月仍然没有任何神经功能恢复的迹象,尤其合并Horer综合征的患儿,如有条件单位可以手术探查,以获得可能恢复的机会。而上臂丛瘫痪仍以观察,应用神经营养治疗为主。

3.对于3个月的患儿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确定仍未恢复者,也可进行手术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