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上肌位于肩部,起于冈上窝骨面,向外下从喙肩韧带、肩峰下穿出以扁腱止于肱骨大结节顶部,与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肌腱共同组成“肩腱袖”,是外展、上举肩关节的重要肌肉群。
本病多由于局部外伤、劳损或感受风寒湿邪所致。好发于40~60岁,男女之比3∶2,。临床多表现为疼痛突然加重到难以忍受,并且外展、上举肩部困难等。且患者多从事长期重复肩部外展工作之人,如运动员、体力劳动者、家庭妇女等。
本病的突出表现是肩部外侧疼痛剧烈,可放射至颈部和肘部及前臂;呈痛苦面容。当肩外展或被动外展上举到60°~120°时,肩部疼痛明显加剧(疼痛弧),而<60°或>120°时,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久病未愈可导致肩部肌肉失用性萎缩。
推拿治疗:
(1)拿捏法。患者坐位,医者站于患侧。以三角肌为重点来回拿捏,再向上下移行拿捏颈项部和上肢至肘部以下,重点操作肌肉为三角肌、斜方肌、冈上肌、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以达理筋活络的目的。
(2)揉肩臂法:患者坐位,医者站于患侧。先用柔和的法施术于肩外及肩后部,逐渐加力。配合肩关节的外展、内收及内旋活动。然后用法操作于肩胛区、肩胛间区,肩胛骨的外侧区。配合肩胛间区、天宗穴处的拇指按揉。以达活血祛瘀止痛的目的。
(3)点压弹拨法:患者坐位,医者站于患侧。先用拇指点压或按揉肩井、缺盆、秉风、肩髃、肩贞、曲池等穴,以酸胀为度。然后用拇指弹拨痛点及病变处,以肱骨大结节顶部,冈上肌肌腱附着处为重点,手法宜轻柔,不可剧烈。以达到解痉止痛、剥离粘连的目的。
(4)搓揉牵抖法:接上势,先用双手掌放置患肩前后做对掌挤压、按揉,同时将肱骨头向外上方牵拉;然后摇肩关节(左手扶住肩部,右手托住肘部将肩摇转,本法应根据患者活动幅度为限,由小到大,不可盲目牵拉),接着进行搓臂、抖上肢。以达活血通络、滑利关节的目的。
按:中医学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气血渐衰,冈上肌肌腱也因此缺失濡养;肝肾不足,筋骨痿软,承受外界暴力和抵御风寒湿邪侵袭的能力减弱。
根据人体生物力学特性,冈上肌是肩部肌肉收缩力量的交叉点,任何肩部肌肉收缩都会涉及到冈上肌,所以冈上肌是非常容易劳损和受伤的肌肉。因此,平时运动前,应充分活动肩关节,使各组肌肉在运动过程中协调运作,是防治本病的最有效途径。并根据年龄增长,及时调理脏腑功能,促进机体气血生成,亦是防治本病不可忽视的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