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倒拿破仑帽征

倒拿破仑帽征

时间:2022-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倒拿破仑帽征见于脊柱正位片,第5腰椎至骶椎水平。重叠在骶椎上的骨质类似于倒置的拿破仑帽的圆顶,横突形成帽渐缩的边缘。任何这些稳定性作用力的显著破坏均会导致倒拿破仑帽征。在严重的高度脊椎前移和(或)严重的腰椎前弓时,倒拿破仑帽征是显而易见的。倒拿破仑帽征的出现,对放射医师仅有腰椎X线正位片、腹部或骨盆片时非常有帮助,可作为进一步评估腰骶关节的出发点。

【英文】 The inverted Napoleon′s hat sign

【表现】 倒拿破仑帽征见于脊柱正位片,第5腰椎(L5)至骶椎(S1)水平。重叠在骶椎上的骨质类似于倒置的拿破仑帽的圆顶,横突形成帽渐缩的边缘。

【解释】 站立时重力的中心常常通过腰骶关节,引起这个水平的脊柱在椎间盘上向前滑动。由于前纵韧带、髂腰后韧带和小关节面关节形成的稳定性,腰骶关节能够抵制前脱位。L5的下关节面朝前,并与朝向后方的S1关节面构成关节,因而小关节面关节的解剖通常有助于防止腰骶关节向前下骶岬方向滑脱。L5和S1轴线间夹角大约140°,同时S1椎体与水平线间夹角有40°,因此,导致大部分外力作用于S1的上关节突。任何这些稳定性作用力的显著破坏均会导致倒拿破仑帽征。

【讨论】 腰骶关节脊椎前移是由于骨缺乏稳定性,继发于L5椎板的先天性缺陷,L5下关节突的椎弓根缺陷,或骶椎上关节突的椎板缺陷。Newmen分类法将脊椎前移分为5类:Ⅰ类,先天性或发育异常;Ⅱ类,峡部或脊椎松解;Ⅲ类,退行性;Ⅳ类,外伤性;Ⅴ类,病理性。在原Newmen分类法的基础上另加一类,Ⅵ类,外科手术后。峡部不连、退行性变和术后是最常见的类型。

关节间部通常指峡部。峡部骨折或过长能引起椎体半脱位,如峡部不连性脊椎前移。过去脊椎滑脱(spondylolysis)经常错误地特指峡部缺陷,特别是L5,然而,现在spondylolysis更常用于退行性变或椎骨关节部分发育不完善。在L5-S1峡部不连性脊椎前移,L5的神经根受累,通常表现为腰痛和腘后肌腱挛缩。双侧椎骨脱离会导致程度较大的滑脱,而退行性小关节关节病常引起程度较小的移位。退行性脊椎前移最常见L4-L5水平,并可伴有背痛(有或无腿痛)和有神经根受压征象的坐骨神经痛(有或无背痛)。术后脊椎前移通常继发于因小关节被切除(50%以上)而导致的关节不稳,或继发于手术数年后的毗邻水平小关节融合和黄韧带肥大的患者。

在严重的高度脊椎前移和(或)严重的腰椎前弓时,倒拿破仑帽征是显而易见的。通常,脊椎前移在脊椎X线侧位片上最易评估,并有助于量化椎体移位的程度。倒拿破仑帽征的出现,对放射医师仅有腰椎X线正位片、腹部或骨盆片时非常有帮助,可作为进一步评估腰骶关节的出发点。

图3-7-1 腰骶关节前后位X线片示“倒拿破仑帽征”

A.腰骶关节前后位X线片显示L5椎体边缘投照在骶椎图像上。重叠的图像形成拿破仑帽的圆顶(箭头),并可见到大骨刺位于半脱位的L5椎体的左下方(*);B.腰骶关节X线侧位片示L5椎体相对于骶椎向前明显移位(箭头),也可见到大骨刺(*)位于L5椎体前下方(由武汉市解放军161中心医院 王一民提供)

(刘 莉 王一民)

参 考 文 献

[1]Eisenberg RL.Atlas of signs in radiology.Philadelphia,Pa:Lippincott,1984

[2]Dick W,Elke R.Sagittal profile of the spine in severe spondylolisthesis[in German].Orthopade,1997,26(9):774-780

[3]Garland LH,Thomas SF.Spondylolisthesis.AJR,1946,55:275-29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