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胰管穿透是胰腺癌的一种表现

主胰管穿透是胰腺癌的一种表现

时间:2023-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少数研究报道超声上有相似的表现,且更明确显示主胰管穿通肿块的表现IPM较CPC多见,这种超声征象名为胰管穿通征。结果发现,Ⅱb、Ⅳ型从广义上属于胰管穿透征阳性,提示为IPM,而Ⅰ、Ⅱa型多提示为胰腺恶性肿瘤。导管穿通征见于85%的IPM患者,然而4%的胰腺癌亦呈Ⅱb型和Ⅳ型的表现。胰管穿通征诊断IPM的敏感性为85%,特异性为96%,有助于与CPC相鉴别。

【英文】 The duct-penetrating sign

【又名】 胰管穿透征;胰管穿过征。

【表现】 在MRCP或ERCP图像上胰腺肿块有通畅的主胰管穿过,即胰管穿通征。

【解释】 最早由日本学者在1987年提出,是炎性胰腺肿块的特征表现,可以用于和胰腺癌鉴别的重要影像学征象。

【讨论】 许多放射学专家在处理胰腺疾病时会遇到正常胰腺轮廓的局部增大或变形,而又缺乏胰腺癌的特殊征象。在这些病例中,有少部分局限性胰腺体积增大的是胰腺癌(conventional pancreatic carcinoma,CPC),而少部是炎性胰腺肿块(inflammatory pancreatic mass,IPM)。IPM又称假肿瘤性胰腺炎、肿瘤样胰腺炎、慢性胰腺炎并肿块形成、胰腺炎性假瘤或局限性胰腺炎。从临床的角度来看,大部分IPM患者有一些特征,如过量饮酒、先前有胰腺炎病史、至少2年的腹痛复发史。尽管这些病史提示有慢性胰腺炎的表现,然而不能确定胰腺肿块是否与IPM或CPC有关。尽管肿瘤标志物CA19-9和Span-1可以确定CPC,然而IPM偶尔也有这些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当IPM位于胰头部时,最初常出现的症状是梗阻性黄疸或十二指肠狭窄,这种表现类似于胰头癌。经皮穿刺活检有助于除外胰腺恶性肿瘤,但是活检仅见炎性组织并不能完全排除胰腺癌的可能。

在影像表现中,主胰管的形态学改变是区分IPM和CPC的一种最有用的表现。CPC在ERCP上主要特征性表现是主胰管的完全性梗阻和主胰管的上游部分扩张。行ERCP检查时,一些研究已经提到了无主胰管梗阻而穿通肿块更常见于IPM(75%~90%),而CPC则较少,尽管IPM患者主胰管肿块内部分突然改变、上游主胰管扩张和小的分支梗阻等征象并不少见,但是这种ERCP征象还没有被认为是IPM的特征性表现,是因为有时候胰腺癌亦有此表现。尽管主胰管为自然梗阻,当行ERCP时注入碘剂后,注入造影剂后胰管内有压力过高这种特点。有少数研究报道超声上有相似的表现,且更明确显示主胰管穿通肿块的表现IPM较CPC多见,这种超声征象名为胰管穿通征。然而超声有受主观因素、视野过小、因肠气体过多或肥胖引起的干扰等使其应用受限。

MRCP不同于ERCP和超声,它不受注入造影剂的负荷、主观评价因素和视野过小因素的限制。Tomoaki等收集了11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IPM和43例经病理证实的CPC,回顾性分析了它们的CT、MRI、MRCP图像,3种方法并均结合ROC分析,发现MRCP图像结合ROC分析能较其他方法更好地区分IPM和CPC。他们将MRCP图像按形态进行分类:Ⅰ型,主胰管阻塞,有或没有上方主胰管增粗;Ⅱa型,主胰管肿瘤段狭窄并管壁不规则;Ⅱb型,主胰管肿瘤段狭窄,没有导管壁不规则;Ⅲ型,整个主胰管扩张而没有明确的狭窄;Ⅳ型,正常主胰管。结果发现,Ⅱb、Ⅳ型从广义上属于胰管穿透征阳性,提示为IPM,而Ⅰ、Ⅱa型多提示为胰腺恶性肿瘤。导管穿通征见于85%的IPM患者,然而4%的胰腺癌亦呈Ⅱb型和Ⅳ型的表现。胰管穿通征诊断IPM的敏感性为85%,特异性为96%,有助于与CPC相鉴别。

总之,MRCP图像上的胰管穿通征——胰腺肿块伴胰管呈Ⅱb型和Ⅳ型改变的更多见于IPM,而相对少见CPC。因此得出结论:尽管2种疾病有少量相同表现的地方,MRCP上的导管穿通征仍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鉴别IPM和CPC有帮助。

图2-7-42 MRCP示“导管穿通征”阳性

男性,48岁,胰头部炎性包块。冠状位MRCP示正常的主胰管(箭)为导管穿通征,假囊肿形成(箭头)可见

图2-7-43 MRCP示“导管穿通征”阴性

男性,65岁,胰头癌。冠状位MRCP示主胰管阻塞(箭头),胰头肿块可见(箭)

(王一民 曹建新)

参 考 文 献

[1]Kloppel G,Maillet B.Chronic pancreatitis:evolution of the disease.Hepato-gastroenterology,1991,38(5):408-412

[2]Horiguchi y,Kitano T,Ohsugi M,et al.Ultrasonic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inflammatoyy mass and pancreatic cancer.Jan J Med Ultrasonics,1985,12(2):310-320

[3]Ichikawa T,Sou H,Araki T,et al.Duct-penetrating Sign at MRCP:Usefulness for Differentiating Inflammatory Pancreatic Mass from Pancreatic Carcinomas.Radiology,2001,221(1):107-1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