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骨折的处理

骨折的处理

时间:2022-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年人的骨含有机物较少,骨较脆而较易发生骨折。当跌倒、挤压等出现剧烈疼痛,受伤处有明显的压痛点,移动时有剧痛,安静时则疼痛减轻,要注意骨折的发生。尤其高龄者骨质疏松,较小的外力即可致使其骨折。由于有皮肤破损,容易引起细菌感染,应予注意。用夹板固定骨折处,可以防止出血,减轻疼痛。

人体骨有206块,分成躯干骨、颅骨和四肢骨三部分。骨由骨质、骨膜、骨髓及血管、神经等部分组成。骨含的物理性质表现为骨的硬度和弹性;含的化学性质是有机物和无机盐。老年人的骨含有机物较少,骨较脆而较易发生骨折

骨折是指骨与骨小梁的连续性断裂。骨骺分离也属骨折。

当跌倒、挤压等出现剧烈疼痛,受伤处有明显的压痛点,移动时有剧痛,安静时则疼痛减轻,要注意骨折的发生。尤其高龄者骨质疏松,较小的外力即可致使其骨折。

(一)骨折表现

1.伤处有压痛、叩击痛及肿胀、青紫或瘀斑,稍微触碰即感到剧烈疼痛。

2.移位时受伤肢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如缩短、旋转等畸形。

3.骨折的肢体活动时出现异常。

4.骨折部位附近的关节不能动弹。

5.皮肤颜色改变。

(二)皮下骨折(非开放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复杂骨折)

皮下骨折是指虽然有骨折,但皮肤破损,开放性骨折是指骨折端露出皮肤外。由于有皮肤破损,容易引起细菌感染,应予注意。在救护车未到达之前,必须:

1.要安静,取舒适体位。

2.观察神志是否清醒,如果照顾对象神志清楚,首先要倾听照顾对象受伤时的情况,何时、何地、如何摔倒等。

3.脉搏是否触及,脉搏的强弱及呼吸情况。上肢损伤检查桡动脉有否搏动,下肢损伤检查足背动脉有否搏动。

4.触压伤者的手指或足趾,询问有何感觉,手指或足趾能否自主活动。

5.先固定骨折的上端,再固定下端,绑带不要系在骨折处。

6.夹板的长度应能将骨折处的上下关节一同加以固定。

7.固定伤肢后应将伤肢抬高,防止水肿。

8.骨断端暴露,不要拉动,不要送回伤口内。

9.暴露肢体末端以便观察血运。

10.前臂、小腿部位的骨折,尽可能在损伤部位的两侧放置夹板固定,以防止肢体旋转及避免骨折断端相互接触。

11.如果是手、腕、足部的骨折,可用柔软的布料包扎再用夹板固定,不能强行活动。用夹板固定骨折处,可以防止出血,减轻疼痛。

12.开放性骨折,除上述处理外,还要加压包扎止血。

(三)骨折处理方法

1.将肢体轻放于功能位。

2.置夹板超出肘腕关节并在骨突出处加垫,先固定骨折上端再固定骨折下端。

3.再用三角巾悬吊不使手掌下垂。

4.检查肢体末端血液循环。

(四)各种搬运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