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律失常按照引发的原因分类

心律失常按照引发的原因分类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根据心律失常的临床危险性程度,可将心律失常分为良性、潜在恶性和恶性三类。5.根据心律失常的发作方式,可分为自发性、诱发性和医源性三种。6.根据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发病因和诱因,可分为原发性心律失常和继发性心律失常。心电图分类是心律失常最为实用的专业性分类,这种分类方法能用于诊断心律失常、指导治疗和评价疗效。通过心电生理检查,可在发病机制或病变性质方面对心律失常进行更为准确和科学的分类。

心律失常的分类方法归纳起来有三种:①临床分类;②心电图分类;③电生理分类。

一、临床分类

根据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对心律失常进行分类,是临床实践中应用最多但也是最不精确的一种分类方法。

1.根据心律失常发作时的心室率,可将心律失常大致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前者见于各种心动过速、扑动和颤动,后者见于各种心脏停搏、心动过缓和传导阻滞。

2.根据心律失常的起源部位,可将心律失常分为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这种分类方法常用于对期前收缩和心动过速的分类上。

3.根据心律失常的临床危险性程度,可将心律失常分为良性、潜在恶性和恶性三类。良性心律失常通常指无器质性心脏病,发作后无明显症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很小,预后良好的心律失常。恶性心律失常又称为致死性心律失常,其特点为多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发作后症状明显,对血流动力学影响严重,预后差,治疗效果不好。潜在恶性心律失常则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其特点为在各种分级或积分方法上具有较高危险性,发作后容易恶化或转变为恶性心律失常,预后较差。

4.根据心律失常发作持续时间可分为持续性、阵发性和间歇性心律失常。持续性心律失常指连续发作时间超过30s,阵发性心律失常指连续发作时间不到30s,间歇性心律失常指正常心律与心律失常交替出现。

5.根据心律失常的发作方式,可分为自发性、诱发性和医源性三种。自发性心律失常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变;诱发性心律失常见于各种电生理检查和药物试验;医源性心律失常则见于各种操作过程中和药物治疗过程中。

6.根据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发病因和诱因,可分为原发性心律失常和继发性心律失常。前者通常指发生于正常心脏的原发性心电异常;后者则指由于器质性心脏病变而引起的心律失常。

7.根据心律失常的起病时间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心律失常。前者指伴随出生即存在的心律失常;后者指出生后由于各种心脏病变而引起的心律失常。

二、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分类

心电图分类是心律失常最为实用的专业性分类,这种分类方法能用于诊断心律失常、指导治疗和评价疗效。根据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在心电图上可将心律失常分为如下三类:①激动起源异常;②激动传导异常;③激动起源和传导异常。具体类型见表6-1。

表6-1 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分类

三、电生理分类

通过心电生理检查,可在发病机制或病变性质方面对心律失常进行更为准确和科学的分类。在快速性心律失常方面,通过进行程序刺激、非程序刺激、药物试验、观察重整和拖带现象,对心动过速的机制进行诊断和鉴别,从而可以将快速性心律失常分类为折返机制、触发激动和自律性改变。在缓慢性心律失常方面,通过评价心脏传导系统的起搏和传导功能,可以在起搏异常和传导阻滞的平面(或部位)与程度方面,对各种缓慢性心律失常进行分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