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日本汉方医学的历史沿革

日本汉方医学的历史沿革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日两国由于比邻关系,在文化上的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至此,我国医学为日本汉方医学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至此,日本汉方医学体系,不仅日臻完备,且具有相当水平和特色。不过,此一复兴势头延续并不多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医界称此为“麦克阿瑟旋风”,使汉方医学遭受严重挫折。在这种形势下,日本政府也开始改变对汉方医学的态度,并采取具体措施关注汉方医学的发展。

中日两国由于比邻关系,在文化上的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远绍秦汉之际,我国中医学就正式传入日本,经历三国、两晋、南北朝,其往来从未中断。在南北朝天正二年(公元552年),梁元帝赠日本《针经》一套;天嘉三年(公元562年),吴人知聪携带《明堂图》等医书及其他书籍160卷去日本。隋代大业四年(公元608年),日本推古天皇派遣药师惠日、倭汉直福因等来我国留学,专攻医术,历时15年,学成回国,带去《诸病源候论》等重要中医著作。到了唐代,中日学术交流更加盛行,通过遣唐史、留学生、僧侣等,除带去当时中国的典章制度、文化技术之外,大量的医药典籍也同时流传彼邦。唐代武则天大足元年(公元701年),日本仿唐制制定“太宝律令”,其中“疾医令”规定:医学生必修《素问》《黄帝针经》《明堂脉诀》《针灸甲乙经》《新修本草》诸书。从此,日本医学以中国医学为蓝本,脱离了魔术医学的羁绊。此后,日本相继成批派出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医学,并请中国学者去讲学。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日本僧人荣睿、普照来华留学,10年之后,特到扬州邀请高僧鉴真和尚东渡讲学,传授佛法与医学。鉴真率弟子数十人,5次航海失败,第6次遇遣唐史归国船只,经九州到柰良,历时10年的努力,于唐玄宗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渡海成功,受到日本圣武天皇以下朝野的热烈欢迎。鉴真在日本除传播中国佛教、建筑、雕刻、文学艺术之外,大力传授中国医药学术,对日本医学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唐代宗宝应二年(公元763年),鉴真77岁逝于日本柰良唐招提寺,被尊称为“过海大师”。现在日本东大寺的正仓院里还存有唐代从扬州运去的中药,后来日人撰写《鉴上人秘方》,其中就有鉴真医方,惜书已亡佚。不过,鉴真用过的脚气入腹方、诃黎勒丸等,在后来的《医心方》里有记载。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日医管原清在我国学医回国,颇精唐代医方,竭力提倡中国医学。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日本医家以我国《素问》《黄帝针经》《脉经》《针灸甲乙经》《小品方》《新修本草》等为蓝本,写成《大同类聚方》100卷。据何爱华氏考证,我国唐代名著《备急千金要方》,约于开成三年(公元838年),由日人管原梶专程访唐时携归日本。日本著名医家丹波康赖,于园融天皇永观年间(公元982—984年)撰写《医心方》,引录《备急千金要方》480处,共1 141条之多。至此,我国医学为日本汉方医学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日本汉方医学体系的形成,当在15世纪左右,也是不断地吸收我国医学成就,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加以发展的结果。元仁宗延祜二年(公元1315年),日人尾原性辑采我国汉魏唐宋医方,著《万安方》。明代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竹田庆昌在我国搜集医家珍本和铜人模型归国。明代宗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日本僧医月湖久居我国杭州,广搜医学典籍,其弟子田代三喜留学我国12年,回国后大倡金元医学,著有《捷术大成印可集》《福药势剪》《直指篇》等书。明孝宗弘治五年至十三年(公元1492—1500年),日本坂净运来中国,攻读仲景学说,归国时带去《伤寒杂病论》一书,向日本医界大力传播仲景学说,影响很大。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吉田宗桂留学我国十余年,回日本时,明世祖赠给颜辉扁鹊图和《圣济总录》等,因其精通本草之学,故有“日本日华子”之称。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金持重弘来我国学针灸,归国后促进了日本针灸的盛行。在清代初叶,由于我国宋明时期兴起的理学渐衰,汉学复兴,处于江户时代(公元1603—1876年)的日本汉方医学也深受其影响。此期,号称日本汉方医学革命家——吉益东洞,受到坂净运推崇仲景学说的影响,著书二十余种,强调仲景《伤寒论》为医林之绳墨,不易之规矩。至此,日本汉方医学体系,不仅日臻完备,且具有相当水平和特色。到明治维新初期,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日医均为汉方医,在群众中享有崇高信誉。不过,此期我国兴起的温病学说,未能引起日本汉方医界的关注,大概与其实践、需要有关。

在明治维新(公元1868年)以后,日本政府采取西学东渐的国策,崇洋慕西之风大扇,以荷兰、德国之医学为典范,全盘照搬,所颁布的医师法,规定只有医科大学毕业再经考试合格才能取得医师资格,而汉方医学既未纳入医科大学的教学计划,又未举办汉方医药专门学校,致使汉方医生无法执业。到19世纪末,日本汉方医学遭受政策上的严重摧残,几濒于灭绝困境,根本谈不上什么发展。昭和初年,在国粹复兴思潮的鼓动下,日本汉方医学家发起了国医保存运动,还试办了专门学校。20世纪初,和田君十郞著《医界之铁椎》,力辨汉方医学的优越性。与此同时,汤本求真撰《皇汉医学》一书,堪称总结性巨著,对我国中医界也有很大影响。他后来又写成《中国内科医鉴》,尝采西说,与我国当时主张中西医“汇通”的医家,许多观点不谋而合。卒于昭和十三年的泽田健著《三焦经概论》一书,对针灸学术备加推崇,他的成就形成了针灸界独树一帜的派别,如此等等,使长期衰落的日本汉方医学又升起了复兴的曙光。不过,此一复兴势头延续并不多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医界称此为“麦克阿瑟旋风”,使汉方医学遭受严重挫折。

然而,日本汉方医学毕竟是有生命力的,它虽然渊源于中国,却深深地植根于日本人民之中,日本人民对汉方医药的深刻信赖与需要,促进了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真正复兴。加之,我国中医药学的成就与优势,席卷欧亚的“针灸热”“中医热”浪潮,这些影响更加坚定了日本医界复兴汉方医学的信心与决心。在这种形势下,日本政府也开始改变对汉方医学的态度,并采取具体措施关注汉方医学的发展。目前,日本政府已把成百个汉方纳入医疗保险之例,把汉方医药纳入科研计划,建立设备优良、力量雄厚的汉方科研基地,还有二十多所大学从事汉方和针灸研究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对汉方医药的研究,还十分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本文作者就曾应日本广岛县环境保健部之邀请,率团参加有1 500余名日本医界名流与会的东洋医学会1986年年会,进行学术交流。会上,环境保健部长三桥昭男代表政府致欢迎词,知县竹下虎之助盛情接待。所有这些都表明日本政府对汉方医学的关注。至于日本民间医界、财界筹建的汉方研究所、针灸学校、汉医学习班、学会、汉医门诊部、药局等,更如雨后春笋,比比皆是,近年来,日本民间医界与我国中医界的学术交流,也频繁之极,史无前例。目前,日本从事汉方医药的工作人员,当以数万计,其中汉方医师、药师大多具有博士学位。他们已从重方药轻医理的传统观念中解脱出来,并积极探索我国中医学的特点,加以研究应用。这股汉医复兴的势头,已见成效,很有前景。

总之,日本汉方医学渊源于中国医学,又不断吸取历代中国医学的成就,并结合自己的实践而自成体系,这个体系的基本构架与中国中医学相同,但其中融会了无数日本民族的经验、认识,其间虽几经兴衰,犹具相当生命力。目前,他们正满怀信心地促进汉方医学的复兴与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