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细胞学标本来源

细胞学标本来源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支气管及肺的细胞学标本取材被使用并被证实有用或在某些方面有用,下列方法已被证实是有效的,并成为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送检前应在标本盒上做好标记。好的标本中应该有吞噬细胞,而鳞状细胞较少。坏死的出现意味着结核或鳞状细胞癌的可能,提示寻找进一步的证据。对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通常选择右肺中叶或左肺舌叶,局限性肺病变则在相应支气管肺段进行BAL。

支气管及肺的细胞学标本取材被使用并被证实有用或在某些方面有用,下列方法已被证实是有效的,并成为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

(一)痰

痰中查癌细胞是一种非损伤性和有价值的肺癌检查方法。但痰检的敏感度不高主要是痰的质量不合格所造成的,国内报告仅为30%~60%。为提高痰检的敏感度,必须从咳痰、送检到涂片、镜检等各方面进行质量控制。

1.咳痰 最好是晨痰。嘱病人吐尽口水,用力从肺内咳出,可以多咳几次。口水痰和鼻吸痰是无用痰,其中的细胞不能表达肺部肿瘤的诊断意义。有些医院采用雾化吸入诱咳采痰,也有在支气管镜检查后取痰的。

2.痰的收集和送检 取材时最好有医护人员在现场指导病人正确咳痰。肉眼观察痰液是否合格:黏性有灰白色物样痰、陈旧性血丝样痰、脓性痰及无黏性坏死样痰等为合格痰。痰量不限,一次送痰一般1~3口痰。盛痰的痰盒采用直径>7cm的一次性培养皿式痰盒,其内应干糙无水分。注意不能采用盛药物的瓶子。痰液收集好以后应立即送检,以保持标本新鲜,切忌久置不送或痰液干燥后再送。一般收集后1h内送检。每次检查连续送检3次。送检前应在标本盒上做好标记。

3.接收标本 在接到标本后应立即验明送检单与标本盒上的标记(姓名、床号、科别、住院号等)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应立即电话告知临床科室核对。

4.痰液标本的大体观察 痰液标本接收后应立即处理制片。先观察标本形状及颜色。用3×倍率放大镜仔细观察黏液中物质的情况并详细记录。

5.制片 用镊子在选择好的痰液部分进行三角切割(图1-8A、C),轻轻拨开痰液并用镊子取出灰白色或陈旧性血丝部分进行涂片,若太厚则用另一张玻片贴压涂2张片,操作必须细致。涂好后立即投入固定液中固定,不能久置干燥。若做液基片则将切割后的标本直接投入细胞保存液中(图1-8B),做标记后送实验室处理。

图1-8 痰液标本经初步处理后直接涂片或进入细胞保存液送实验室制片(图像由唐剑博士拍摄)

6.镜检 全面细致地观察涂片每一视野,不能有死角。在发现有坏死及异型细胞的视野时应随黏液丝走向展开观察,这样可以节约时间。好的标本中应该有吞噬细胞,而鳞状细胞较少。后者的出现代表大多数情况下是口腔上皮的出现。坏死的出现意味着结核或鳞状细胞癌的可能,提示寻找进一步的证据。影细胞的形态表现,可以分辨是何种细胞:若是淋巴细胞的影细胞,可能是结核;若是多边形影细胞,则可能是鳞状细胞癌;若是小圆细胞的影细胞,则可能还有深染的未分化癌细胞。腺癌细胞大多数有团状结构、腺样结构、菊形结构、梁状结构或球形结构等。要注意咽喉部的化生细胞,其核有时深染并有畸形,有可能误为鳞状细胞癌的细胞表现。

7.核对 发报告前应核对报告单、送检单及片号是否一致,诊断结果与病史、体征等实际情况是否一致,杜绝差错及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报告发后还应随访,与最后的结果对照。

(二)支气管镜刷检

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于1964年在日本首次研制生产,直至近年电子支气管镜问世,我国较大型的医院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使用纤支镜检查。作为检测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其适应证目前已扩展至治疗领域。纤支镜具有很多优点,如管径纤细、弯曲灵活、冷光源、光导纤维传导照明、可视范围大、易取材、操作简便、安全、病人痛苦少等。

纤维支气管镜刷片细胞学检测是指纤维支气管镜对位于气管、支气管的病变进行直接观察,并利用一些取材配件及时取材做成细胞学涂片以获取细胞病理学诊断结果的一种检测方法(图1-9)。

图1-9 纤维支气管镜镜体部分

A.冷光源接口;B.观察目镜;C.活检钳或细胞刷;D.操作柄;E.物镜及取材管口;F.取材管道进口

取材方法:操作者应是有经验的临床呼吸内科、肺外科医师或专业的内镜医师,按照操作规范和程序进行。术前需要禁食。刷取物直接涂片后立即置于固定液送检。如做液基片,将纤维支气管镜刷取物刷洗至装有保存液标本收集瓶中,拧紧瓶盖,送检。适合穿刺的部位在镜下的条件以便于操作为宜(图1-10,图1-11)。

图1-10 细胞刷

引自:加藤治文等.早期肺癌.日本金原出版

图1-11 支气管癌的纤维内镜下的类型

A.阻塞型;B.浸润型;C.局部阻塞型;D.原位癌
引自:加藤治文.早期肺癌.日本金原出版

(三)支气管镜下穿刺

日本奥林巴斯医学系统公司于2004年11月基于内镜、超声等医疗器械技术开发出使超声波引导下穿刺技术成为可能的超声波纤维支气管镜“BF TYPE UC260F-OL8”。将影像学定位、穿刺技术和光导直视等功能结合在一起,使得支气管穿刺取材不再复杂,更便于进行细胞学诊断(图1-12,图1-13)。

取材注意事项:病人取仰卧位,肩部略垫高,头部摆正,略向后仰,鼻孔朝上。这种体位,病人肌肉放松,比较舒适,并可预防晕厥,更宜于老年、体弱、精神紧张者检查。术中避免咳嗽,内腔镜在进入声门时,嘱病人要深吸气,不要紧张。术后病人休息观察30min。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支气管黏膜下的病灶或判断纵隔淋巴结有否转移。

(四)支气管分泌液和冲洗液

支气管分泌液可以直接通过置入支气管镜聚乙烯尼龙细管在直视下从支气管病变处直接吸出,制备涂片标本。冲洗液则使用3~10ml的生理盐水冲洗支气管黏膜,再抽出冲洗液,离心取沉渣制备涂片。

图1-12 纤维支气管镜穿刺针与外接针吸手柄

材料来自:Mitrutoshi Shiba MD.中国桂林国际细胞学研讨会资料.2006.06

图1-13 超声波纤维支气管镜取材过程的×线片图像(A)与穿刺针伸出超声探头旁开口的情况(B)

材料来自:Mitrutoshi Shiba MD.中国桂林国际细胞学研讨会资料.2006.06

(五)支气管灌洗液

早在1963年Ramirez首次给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用大量液体进行全肺灌洗用于改善患者症状。随后有人报告灌洗液沉淀后做细胞学诊断,取得成功。

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是远段气道和肺泡的“液体活检”支气管镜楔入第3级或第4级支气管后,注入无菌生理盐水负压吸引,回收含细胞、蛋白和微生物的液体BAL获得的上清液和细胞团用于诊断肿瘤。感染(特别是免疫缺陷患者)和间质性肺疾病阳性结果高,危险性小。

常规纤支镜气道检查后在活检刷检前做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对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通常选择右肺中叶或左肺舌叶,局限性肺病变则在相应支气管肺段进行BAL。首先对拟在要灌洗肺段经活检孔注入2%利多卡因1~2ml,做灌洗肺段局部麻醉,然后将纤支镜顶端楔入段或亚段支气管开口处,再从活检孔快速注入37℃灭菌生理盐水,立即以50~100mmHg(6.66~13.3kPa)负压吸引回收液体,每次注入30~50ml,总量100~250ml,一般不超过300ml,通常回收率可达40%~60%。随即将回收液用双层无菌纱布过滤,除去黏液,并记录总量。装入硅塑瓶或涂硅灭菌玻璃容器中(减少细胞黏附),置于含有冰块的保温瓶中,立即送往实验室检查。

(六)影像学导引经皮穿刺

在CT扫描或X线影像监视下,对肺部病变进行准确性定位以寻求最佳穿刺点,在定位对应的皮肤范围常规消毒并铺设洞巾,用2%利多卡因2ml做局部浸润麻醉,待局麻生效后,用9号腰穿针或专用肺活检针嘱患者屏气时经皮于肋间隙直接刺入肺内病灶,再行CT或X线影像监视,查看针尖在肺内病灶的具体位置,确认位置无误后,采用负压抽吸法或组织切割法取出少许病变肺组织,制作涂片,立即置入乙醇固定液固定处理送检。近年来,由于自动弹簧切割式活检针的广泛应用,细胞学与组织学相结合的方法更适合于肺部深病灶的检查,即采用自动弹簧切割式活检针(活检针大小16~20G)获取小条索组织后,迅速将其在载玻片上做印片,并立即分别固定组织与细胞学涂片(图1-14,图1-15)。

螺旋针活检适用于肺部钙化病灶、错构瘤或是常规针头不能穿过或抽吸的病灶,现在已经基本不用。其与影像学导引经皮穿刺步骤相似,套管针芯采用尖锐的螺旋针头,抵达病灶后旋转针芯穿入坚硬的组织内部,旋转一段时间之后,撤出螺旋针头,将松解的组织固定做组织切片或涂抹在载玻片上供细胞学分析。

图1-14 适合在CT导引下穿刺取材的肺部周围型肿瘤或胸膜肿瘤的胸膜病变

A.胸膜间皮瘤;B.胸膜乳头状肿瘤;C.炎性假瘤或错构瘤;D.胸膜转移性肿瘤

图1-15 胸膜恶性间皮瘤(梭形细胞型)

A.CT导引下穿刺涂片的镜下所见,Pap×400;B.操作过程中的CT扫描图显示针头进入瘤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