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常见临床研究方案类型

常见临床研究方案类型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常见设计方案有3种。描述性研究偏倚较大,不宜作为充分证据。主要用于病因学及发病的危险因素的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是罕见病研究的唯一选择。队列研究方式是从因到果,直接计算发病率,得到相对危险度。如新药上市前,就必须经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较随机对照试验能节省一半的病例,因而效率较高。

临床研究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可能出现系统误差(偏倚)和随机误差(机遇)。常见设计方案有3种。①描述性研究:特点是没有对照组,主要形成假设,本身不能解决问题,只提供思路;②分析性研究:建立原因和结果间联系,可较深入地揭示问题的实质;③试验性研究:证实假设,最终解决问题。试验研究是人为控制试验条件,给研究对象不同的干预措施,并比较不同干预措施间效果,而其他两类设计方案,则是在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无特别施加的干预措施,或研究者不能主动改变干预措施。因此,较试验研究,常把描述和分析统称为观察。

1.描述(叙述)研究 描述性研究是指对现成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并得出结论,或对某些临床新出现的疾病病因或表现特征进行描述、总结或报告。包括个案报告、系列病例分析、专家评述、杂志评论、专家经验和编者按等。

描述性研究设计可从因到果,如观察服药后患者的表现,也可以是从果到因,如对病人出现的某些症状追踪病史,寻找原因。

描述性研究偏倚较大,不宜作为充分证据。通常用于疾病病因的初步探讨、分析疾病诊断手段、评价疾病防治措施的效果、判断疾病预后的相关因素等。

2.分析研究 分析性研究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问题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包括以下几种。

(1)横断面研究:在某一时点或相当短的时间内,对疾病或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调查分析,也称现状研究或现患率研究。其设计思想是用样本特征来估计总体人群的特征。如①描述群体中疾病的患病率与感染率、事件的发生率;②初步了解疾病或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③初步评价筛检与诊断试验、治疗措施的效果和疾病预后的影响因素,以及预防措施在人群中的作用;④研究人群中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及其质量的评价。

(2)病例对照研究:选择一定数量的某病病例为病例组,另选一定数量的非该病者为对照组,调查病例组与对照组中,某可疑因素出现的频率并进行比较,来分析该因素与疾病的联系。主要用于病因学及发病的危险因素的研究。也可用于治疗与预后的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需计算优势比(odds ratio relative risk,OR),相当于相对危险度RR的估计值。OR=暴露因素阳性者中病例与非病例的比值/暴露因素阴性者中病例与非病例的比值。

病例对照研究是罕见病研究的唯一选择。其相对更省力、省钱、省时间,并易于组织实施;但病例对照研究是从结果探询病因,在时间顺序上颠倒,不能计算发病率。因而,OR可作为相对危险度的估计值。

(3)队列研究:是将研究对象按可疑病因因素的有无或暴露程度分为若干组,追踪观察一定期限,比较各组在某病发病率或死亡率上有无明显差别,从而判断暴露因素与疾病关系的研究方法,又称随访研究。如果从现在观察到未来一段时间后,对象状态改变,这样的队列研究,称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如果研究对象在过去一段时间的状态变化,这样的队列研究称为历史性(回顾性)队列研究。分别计算暴露组(队列)与非暴露组(队列)的发病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计算相对危险度(RR)。RR=暴露组的发病率/非暴露组的发病率。队列研究方式是从因到果,直接计算发病率,得到相对危险度。因而,检验病因假说的能力较强,可证实病因联系,且样本量较大,结果稳定。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因其费时、费力且费用较高,故不适用于发病率较低的疾病。

3.试验研究 试验研究常用于验证某种干预措施的效果。为获得科学的结论,避免偏倚,设立对照组、随机化、盲法等。

(1)随机对照试验:用随机分配方法,将合格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然后接受相应的试验措施,在一致的条件下或环境中,同步进行和观测试验效应,并用客观指标对试验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或评价。如新药上市前,就必须经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2)自身前后对照试验:是指每一个受试者,先后接受试验和对照2种不同措施,将2次先后观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的一种设计方案。较随机对照试验能节省一半的病例,因而效率较高。但这种设计要求前后2种措施间不能发生影响,适用范围较窄,仅适用于慢性反复发作疾病的防治性研究。有的论文把病人治疗前病情资料作为对照,与治疗后的资料进行对比称之为“自身前后对照研究”,这是一种误解,这种方法仍然是叙述性研究,因为病人只接受了一个阶段的有计划的治疗。

(3)交叉试验:是指试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前后2个阶段相互交叉的方式,分别先后接受2种不同试验措施,最后评价试验结果。交叉试验仅适用于慢性病、且不易根治并需要药物维持治疗的某些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心绞痛、支气管哮喘等。

4.临床研究方案的论证强度 研究者若主动控制干预措施,进行对照设计,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偏倚,提高论证强度,进行随机分配,则使论证强度更高。描述性研究论证度很低,但可为更高论证强度研究提供线索。通常按照4级论证强度(或说服力)依次递减方式设计如下。

(1)Ⅰ级:随机对照试验、交叉试验或半随机对照试验。

(2)Ⅱ级:队列研究、自身前后对照试验、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

(3)Ⅲ级:病例对照、横断面研究。

(4)Ⅳ级:病例分析、病例报告、专家评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