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是治疗呼吸衰竭最重要的手段,也是呼吸停止病人最紧急的救治措施。人工气道包括两种形式:气管外人工气道和气管内人工气道。使用面罩、接口与口含管者为气管外人工气道,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为气管内人工气道,而气管插管又分经口或经鼻气管插管。对于建立人工气道病人及其家属,了解人工气道配合注意事项与自我管理的方法,对保持人工气道通畅具有重要的意义。
【健康教育要点】
1.气管切开造口病人健康教育要点
(1)病室环境指导:告知气管切开造口环境要求,强调保持环境清洁,室内温度在21℃以上,湿度在50%以上,套管口盖以单层纱布,以免干燥和污染的空气进入气道。
(2)气道护理指导:讲解保持气道通畅的意义与方法,尤其是吸痰的意义及可能给病人带来暂时的不适,取得病人的理解和配合。介绍气道湿化的方法、作用及需要进行翻身和叩背的时间及其意义。置管期间指导病人使用肢体语言进行交流,或通过写字板表明意愿。
(3)脱管处理指导:说明脱管的危害及可能导致的症状,告知脱管指征为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病人突然发出声音或呼吸机报警。一旦发生脱管,应立即呼唤医生或护士,如长期置管且出院回家休养者,可教会家属试行将气管套管按原窦道口送回的方法。
(4)家庭护理指导:如病人准备带管出院,出院前应教会家属切口换药和定时吸痰的方法,交代必须定期复查,告知切口感染的症状和体征。
(5)拔管指征指导:告知原发病治愈,脱离呼吸机治疗,可正常呼吸和咳嗽、咳痰者即可考虑拔管。说明拔管前需堵管24~48h,病人呼吸平稳,能自主咳嗽、咳痰,血气分析在正常范围内,即可拔除气管插管。
2.气管插管病人健康教育要点
(1)讲解气管插管对救治疾病的意义及配合要点,教会病人用肢体语言表达意愿,如小便、大便、口渴的表示方法(见第2章第三节的上呼吸机手语训练技巧),解除病人焦虑、恐惧心理。
(2)讲解插管期间使用手臂约束带的作用,取得病人理解。教会心理放松技巧和深呼吸方法,以配合脱机拔管。
(3)讲解气管内吸痰的必要性和配合意义,鼓励病人用力咳嗽、咳痰,以促进分泌物吸出。告知病人气管插管期间不能经口进食的原因与意义,介绍口渴或口干的解决办法。
3.经鼻、口面罩通气病人健康教育要点
(1)指导病人掌握正确的呼吸方式,嘱咐用鼻吸气,避免用嘴吸气,以防腹部胀气。
(2)指导病人放松技巧,随呼吸机缓慢、轻松地进行呼吸,防止发生人机对抗影响通气效果。
(3)如有痰液,指导病人告知医生和护士,以便取下鼻、面罩,咳嗽排痰,避免将痰液吐入面罩内。
(4)演示腹式呼吸技巧,讲解其要点,直到病人掌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