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指导各种类型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

指导各种类型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

时间:2023-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导管消融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已被众多临床试验以及临床实践所证实,并将逐渐成为常规的治疗措施。利用CARTO系统准确显示右心房的三维解剖结构及激动顺序,在窦房结自律性最高的部位放电消融,可以有效消融靶点,减少复发率,同时也可避免因过度消融造成窦房结损伤等并发症的出现。临床实践已证明CARTO系统治疗各种类型的室性心动过速时优势明显,可以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及缩短曝光时间。

CARTO系统可通过电激动标测图、电激动传导图、电压标测图等显示心动过速时激动的起源部位、传导顺序、折返环路以及瘢痕组织等,比传统透视指导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已被广泛用于多种心律失常特别是复杂疑难心律失常的诊治。

(一)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已被众多临床试验以及临床实践所证实,并将逐渐成为常规的治疗措施。目前,经验丰富的电生理中心,导管消融也被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慢性心房颤动,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目前心房颤动消融的策略方法较多,环肺静脉隔离肺治疗心房颤动成功率高、肺静脉狭窄并发症发生率低,已成为心房颤动导管根治术的主要方法。CARTO系统可快速准确地构建左心房与肺静脉的三维结构图,清晰地展示双侧肺静脉前庭,并在三维模型中精确定位消融电极在心腔中的位置,使操作准确直观,成功率高,术后肺静脉狭窄的并发症减少,且能明显缩短X线曝光时间。近年发现复杂碎裂电位也是去除心房颤动维持正常窦性心律的理想消融部位,CARTO系统可利用其自带的碎裂电位识别软件对碎裂电位进行有效的消融。

(二)心房扑动

心房扑动由心房内大折返介导,折返环位于右心房或左心房,围绕有解剖或功能性的传导障碍区域形成。对于典型心房扑动,CARTO可以大大地缩短心房扑动消融的手术时间,特别是X线曝光时间。消融心房扑动只需在下腔静脉至三尖瓣环峡部标测8~10个点即可,加上对His束和冠状窦口定位,标测时间仅需数分钟。由于可以三维显示消融线径与His束及冠状静脉窦口的关系,应用CARTO可以明显降低房室传导阻滞的并发症,减少放电次数。此外,CARTO还可以二维和三维的形式显示激动波传导的走向,使确定峡部的双向传导阻滞更加明确,从而可提高成功率,大大降低复发率。对于不典型心房扑动,起源于右心房游离壁或左心房,利用电生理拖带标测关键峡部区域和常规X线下消融难度大,并且费时。应用CARTO系统标测出心动过速折返环及结合拖带标测技术,确定慢传导区及关键峡部,从而成功消融。

(三)房性心动过速

CARTO系统对心房结构和激动顺序的精确标测,可以简化寻找异位兴奋灶的过程。在心动过速发作时以高位右心房或冠状静脉窦的心内电图作为参考,首先对心房的激动顺序进行标测,再对电激动图显示出的最早激动位置进行详细标测,可非常迅速地寻找到激动传出点并进行消融,成功率可达100%,并可减少曝光时间。特别是来源于希氏束旁以及左心房房性心动过速,CARTO系统在实践中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曝光时间以及减少传导阻滞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样,CARTO系统标测对手术瘢痕引起的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它可以三维形式清楚地显示心动过速与瘢痕组织及其周边组织的关系,直观地显示关键峡部、缓慢传导区及其出口,通过消融关键部位成功率高、复发率低。而传统采用连续线性消融手术瘢痕与房室瓣环或上、下腔静脉之间的心房组织,损伤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成功率却只有30%左右。

(四)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传统射频消融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成功率已经达95%以上,并且手术时间也比较短,不常规推荐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首选用CARTO系统。但对于复发或疑难病例CARTO系统存在明显的治疗优势,特别是合并解剖结构异常、心外膜旁道以及希氏束旁道等患者。CARTO系统下首先构建瓣环结构,在窦性心律或心室起搏下,应用电激动图在瓣环上寻找红色的最早激动点作为消融靶点,标记试放电成功靶点或标测中旁道受到机械损伤的位置,旁道恢复传导时可返回原位放电,明显提高成功率,减少无效放电的机会以及并发症的发生。

(五)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CARTO系统可对希氏束、三尖瓣瓣环和冠状静脉窦口进行有效地三维解剖定位,直观显示Koch三角。在窦性心律下利用解剖定位法确定消融靶点,避免损伤希氏束等传导关键部位,曝光时间短,并通过标识靶点是否成功,避免多次、无效放电,减少放电次数和传导阻滞并发症。对于复发和Koch三角变异病例的消融更有实际意义。

(六)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

首先在窦性心律状态下用CARTO系统重构右心房的三维解剖结构图,并在此图上显示心房激动的顺序;静脉应用异丙肾上腺素后再次标测右心房电激动顺序图,观察是否存在最早激动点在心率增加时向上腔静脉方向移行。在心房激动的最早点开始消融,放电后心率呈先加速再减速的变化,同时心房的最早激动点下移。随心房最早激动点的位置逐渐移动导管放电消融,直至心率下降达满意水平。利用CARTO系统准确显示右心房的三维解剖结构及激动顺序,在窦房结自律性最高的部位放电消融,可以有效消融靶点,减少复发率,同时也可避免因过度消融造成窦房结损伤等并发症的出现。

(七)室性心动过速

先在窦性心律下标测心腔结构,然后采用重标模式在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快速标测寻找最早激动点,也可以在心动过速时采集心腔的解剖结构及电激动顺序的三维图像,通过结合起搏标测,指引消融靶点。而部分手术瘢痕或心肌梗死后相关室性心动过速的折返可以由单一外环组成,外环处心肌面积大,常规电生理标测和一次放电消融很难成功。应用CARTO系统可进行激动图、传导图、电压图三维标测到瘢痕区,结合隐匿拖带标测判断室性心动过速折返径路中传入部位、内环、中央部位、传出部位,确定最佳消融径路。临床实践已证明CARTO系统治疗各种类型的室性心动过速时优势明显,可以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及缩短曝光时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