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颈心综合征的颈胸“三牵”手法治疗

颈心综合征的颈胸“三牵”手法治疗

时间:2023-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否认心脏病史,否认高血压病史,否认其他病史。心脏的运动神经由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组成,当颈椎病变,压迫或反射性激惹横突前的交感神经节时,可导致自主神经失调。临床上治疗颈心综合征最为常用和有效的方法是正骨复位手法。

【病历摘要】 患者,男,31岁。

1.主诉 颈部不适伴胸闷、心慌1年,加重1周。

2.病史 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酸痛,伴胸闷、心慌,其他医院诊断为“颈椎病”,给予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未见明显缓解,于近1周内症状开始加重,遂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就诊时症见:颈部酸痛不适,胸闷,心慌,面色苍白,无力,舌淡苔白,脉缓。否认心脏病史,否认高血压病史,否认其他病史。

3.门诊查体 颈椎生理曲度变浅,颈肌板滞,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冈上肌等多处压痛,肱二头肌腱反射对称引出,肱三头肌腱反射对称引出,桡骨膜反射对称引出,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屈颈旋转试验(+),霍夫曼征未引出,颈椎活动度减少。心脏听诊未听及异常。

4.辅助检查

(1)颈椎正侧斜位X线片示:颈椎体轻度骨质增生,椎间孔、椎间隙狭窄,生理曲度变直。

(2)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

5.诊断 颈心综合征。

6.治疗方案 骨伤推拿手法+关节松动治疗,1/d。

【病例分析】

1.诊断思路 根据以上患者主诉、查体、辅助检查,可以明确诊断为:颈心综合征。

2.治疗要点 本案病例患者就诊时以颈部酸痛不适伴胸闷、心慌为主要症状,这些症状是治疗的重点,但究其疾病的本质,主要是由颈椎而引起,所以要从颈治心,通过有效的方法恢复颈椎的生理功能,一切症状、体征便可迎刃而解。

3.预后转归 患者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暂停治疗手段,随访半年未见复发,效果满意。

【专家点评】 颈心综合征是由颈椎及椎旁软组织损伤、颈椎骨刺、骨赘、颈椎间盘突出或颈椎失稳等退行性改变,所致颈部无菌性炎症,压迫、刺激神经根、血管或交感神经链而引起的心脏症状及心电图变化等一组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胸闷、心悸、心前区疼痛等。心电图示期前收缩动、窦性心律不齐、传导功能障碍、ST-T投改变。血清酶、超声心动图及心功能正常。发病机制是由于颈椎骨赘刺激或压迫颈脊神经后根引起心前区疼痛,当脊神经后支通过体交感神经反射引起肋间肌肉痉挛,可出现肩臂、背胸的胀痛,胸部活动受限和紧缩感,患者出现气急、胸闷等症状。颈椎病时颈交感神经从星状神经节发出节后纤维,下行构成心丛分布于心脏,对心脏活动和冠状动脉舒张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颈部交感神经位于颈椎横突的前方,有4对神经节,即颈上、颈中、中间和颈下神经节,其节后纤维分别形成心上、心中和心下神经,分布于心脏。心脏的运动神经由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组成,当颈椎病变,压迫或反射性激惹横突前的交感神经节时,可导致自主神经失调。当交感神经兴奋时,心率加快,房室传导增快,临床表现为心悸、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当迷走神经功能亢进时,心率减慢,抑制房室传导,降低心脏收缩,使冠状动脉收缩,心肌缺血。临床上可表现为心前区疼痛、心动过缓、心律失常、胸闷、气短等类似冠心病的症状。骨赘挤压颈脊髓或脊髓血管引起侧角内交感神经细胞的功能障碍,或椎-基底动脉供血障碍,使延髓内的心血管调节中枢缺血,或颈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在椎骨通道中受压或受到周围软组织炎症刺激而继发损害,从而对冠-脉产生反射性影响,使冠状动脉供血障碍或心律失常包括传导系统发生功能紊乱。该病特点为患者有相关职业和不良姿势史,多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史,心电图正常或STT段异常。本病均有颈部不适和不同程度的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心悸、心律失常等症状。应用扩冠、护心、抗心律失常等治疗无效,经追问病史并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疑其发病与不良的颈部姿势有关。

临床上治疗颈心综合征最为常用和有效的方法是正骨复位手法。本案对患者采用颈胸三牵手法:①颈牵时使患者平躺于诊疗床上,术者坐于患者头侧的凳上,用一侧足蹬在床下的横梁上,首先对颈部进行放松手法治疗,然后患者颈部中立位,术者用右肘部置于患者下颌骨处,左手用掌面托住患者枕部,经行纵向牵引。手法要轻巧柔和,再嘱患者将头部转向一侧,分别于旋左、旋右位(以患者舒适度为准)进行牵引,行颈部三牵法后,于颈部再行理筋手法治疗。②胸牵时嘱患者坐位,将双手交叉于头颅枕部,术者立于患者背后,将双手从患者前面通过腋下至后侧,使患者纵向牵引,此时可听到胸椎发出弹响声,在操作时并不强求弹响声,应以患者舒适、达到疗效为准。手法的主要作用机制是:①纠正解剖位置的失常。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均可造成脊柱小关节错位,进而引起一系列复杂的临床症状,通过手法复位,将错位导致功能紊乱的小关节恢复到正常的解剖位置,其相对应的症状可得到治疗或缓解。②恢复动态平衡。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由脊椎发出,脊椎本身也靠椎间盘、椎间韧带和围附着的肌肉、韧带保持动态平衡,这种平衡又直接影响维系着脊椎与周围脏器的联系。脊椎任一稳定结构失去动态平衡,均会导致相应的症状出现,通过各种治疗方法,恢复脊椎的动态平衡,使脊椎达到一个新水平的稳定,使一些被破坏和阻断了的联系再恢复起来,从而达到治愈本病的目的。

颈心综合征是颈椎病和(或)胸椎病的心血管综合征,在治疗过程及症状消除后必须嘱咐患者做好预防措施:①加强对患者防治知识的指导,介绍颈椎病和(或)胸椎病变复发的病理因素,使其从工作、生活中积极预防,纠正不良生活、工作习惯,如枕头高度不合适、睡姿不良、超重劳动、工作坐姿不良、办公桌椅高度不合适等因素。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防止小关节错位及劳损的形成。②加强颈椎、胸椎的保健,以及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颈椎保健操、腰背保健操等。老年人和非体力劳动者每日应有1~2次运动,运动量以能达到微量出汗为好。

参考文献

[1] 董福慧.脊柱相关疾病[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92-196.

[2] 齐越峰,张军,孙树椿.颈心综合征手法治疗和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1,8(4):45-46.

[3] 董福慧.脊椎相关疾病的昨天、今天和明天[J].中国骨伤,2007,20:1-3.

[4] 赵长斌,王俊.42例颈心综合征临床误诊分析[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8,8(3):189-190.

[5] 董国平.颈心综合征误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12例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08,21(10):35-37.

[6] Chfistensen HW,Vaeh W,Gichangi A,et al.Manual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peetoris;A nonrandomized open pro-spective trialf[J].J Manipulative Physiol Ther(S0161-4754),2005,28:654-66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