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腰椎嵌夹型

腰椎嵌夹型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很多腰部疾患都有这种X线特点,故仅以此不能作为嵌夹型错骨缝的诊断依据,还需与症状和体征等合参确定。

对腰部损伤,中医古籍中有“腰骨陷入内,皆因筋绷裂,俯伏板凳上,脊背骨矼凸,器具安妥当,手法并按捏,腰背俱一般,莫逢致命节”“若骨缝叠出,俯仰不能,疼痛难忍,腰筋僵硬,使患者两手攀索,两足踏砖上,每足下叠砖三块踏定,将后腰拿住,各抽去砖一块,令病人直身,又各去一块,如是者三,其足著地使气舒瘀散,陷者能起,曲者可直”等记载,可为探讨腰椎错骨缝时参考。

【病因病机】

腰椎的椎间盘大而厚,椎间关节关节面接近于矢状位或冠状位,这就使得腰部的伸屈活动范围较大,而旋转及侧屈活动范围较小或者相反,加上腰部活动频繁,所以因外伤、劳损或先天性畸形等造成腰椎后关节错骨缝的可能性,就要比颈椎和胸椎为大。

所谓嵌夹型腰椎错骨缝,就是当腰椎充分前屈、腰椎充分前屈带有旋转或单纯旋转时,使关节间隙张开,由于负压力的作用,滑膜被吸入关节间隙,而致于伸直时,被嵌夹于关节面之间,现代医学称“滑膜嵌顿”。腰骶关节的后关节面,排列为冠状位,最容易发生,此外,第4、5腰椎间也多发。

【诊断与鉴别】

1.有屈身旋腰的扭伤史,或下蹲位工作过久突然站起的病史。

2.疼痛敏锐,但指不出具体压痛点,保持俯身屈腰位可缓解疼痛,拒绝任何搬动。

3.整个腰背部肌肉呈僵硬、紧张状,尤以健侧为重,腰椎保持于异常后凸位。

4.身体呈前屈并略向健侧侧屈的特殊体姿,不管是坐、立、仰卧、俯卧或侧卧,都不能改变此姿势,而伸直腰部。

5.除前屈活动尚可外,其他活动均受限,尤以后伸为最。

6.直腿抬高试验一般均为阴性。

7. X线片不能显示嵌夹情况,但有腰椎生理前凸变小,变平直,甚至倒置以及姿势性侧弯现象。由于很多腰部疾患都有这种X线特点,故仅以此不能作为嵌夹型错骨缝的诊断依据,还需与症状和体征等合参确定。

【治疗】

1.术前处理 患者俯卧,腹部垫一个枕头,高度以舒适、不引起疼痛为宜。在背部、腰部和骶部做滚法、摩法,并点“太溪”穴(内踝后侧,相当胫后神经所在部位)、“解溪”穴(踝关节前方,相当胫前肌与伸趾总肌肌腱之间)及“承山”“委中”(均在坐骨神经路线上)“环跳”“足三里”“风市”(在髂胫束止点附近)“承扶”(股二头肌和半腱、半膜肌共同的附着点)等穴。

2.复位手法

法一,患者俯卧姿势如术前处理,一助手拉患者双腋向上做反牵引,另两名助手分别握紧患者双踝向下牵引。术者一手掌压另一手背,以下手掌根按压在第5腰椎与骶椎之间,先缓慢轻柔地反复做压下——放松的连续动作,渐渐增加压力和加快频率,与此同时,顺伤姿拉患腿的两助手于保持牵拉力的作用下,逐渐抬高患腿向背侧(即将患者腰部逐渐由前屈位变为中立位和后伸位),如在此过程中出现剧烈疼痛,说明嵌夹尚未解除,需重复操作,直至后伸不痛为止,见图6-9。

图6-9 嵌夹型腰椎错骨缝复位手法

若多次重复仍未成功,可能是第4、5腰椎间嵌夹,将双手上移,放在第4、5腰椎间施术。复位成功后,疼痛顿减,后伸及其他功能不同程度恢复,甚至立即痊愈。

法二,患者仰卧,双髋关节极度屈曲、膝关节屈曲90°,术者双手按患腘部,先向患腹部下压数次,再稍偏左下压数次,后再偏右下压数次,均可在最后稍加力顿挫数下。如可伸直双下肢平卧,则示解脱成功,如未成功,重复操作。注意,术中患膝关节应始终保持屈曲90°,屈膝90°屈髋下压之力作用在腰部,而极度屈膝屈髋下压之力作用在髋关节,二者颇为相似,但作用却完全不同。

3.术后处理 复位后一般仍遗有不同程度的腰扭伤症状,应按腰扭伤常规治疗。较严重的病例,要在局部外敷“骨科药膏”,以缓解被夹滑膜的出血、渗液等病变。

【讨论】

1.腰椎嵌夹型错骨缝的特点 由于椎间关节的滑膜十分敏感,所以此症的特点是外伤轻微、发病迅速、疼痛剧烈、后伸障碍明显,但正复后症状和体征立即顿减或消失,为此常有症状与体征不符之感。临床上常见由多人抬来,术后自行走回的患者,其恢复之快令人惊讶。

2.腰椎嵌夹型错骨缝的多发部位 由于腰椎完成前屈动作时,75%左右是第4、5腰椎参与的,所以其椎间关节张开最大,容易嵌夹滑膜,而发生此型错骨缝。另外,第5腰椎和骶椎构成的腰骶关节关节面接近水平,介于冠状位与矢状位之间的一种斜位。也参与不少的前屈活动,关节间隙开张度也很大,更容易嵌夹滑膜,造成此型错骨缝。

3.复位手法的机制

法一,患者腹部垫枕头,是使其腰椎成前屈位,即可缓解疼痛、减小抗阻,又可张开椎间关节间隙,以利解脱嵌夹;术者在局部反复作压下——放松动作,是通过改变已经受牵拉而紧张的脊柱背侧韧带和肌肉的弛张度,利用它们的弹性回缩力,牵拉滑膜使之解脱嵌夹。两助手于牵拉中抬高患肢,使腰椎后伸,是一种确定嵌夹解脱与否的试验性动作,如不产生疼痛,则示解脱,否则应重复施术,直至不产生疼痛为止。

法二,患者仰卧,双膝关节屈曲90°位、双髋关节极度屈曲时,腰椎后关节分开,有利嵌夹解脱;屈膝90°位、屈髋下压动作时,可牵拉腰背部肌肉,协助嵌夹解脱;稍偏左下压,有利右侧解脱;而稍偏右下压,则有利左侧解脱。如果极度屈膝屈髋下压,则力作用在髋关节,达不到解脱腰椎后关节囊被嵌夹的目的。

4.其他复位手法

(1)“患者俯卧或仰卧。助手将患者肩部紧紧固定,术者双手握住患者的踝部,身体后靠,对躯干施加牵引。”“牵引保持1min,然后慢慢松开,如此重复数次。”(《椎间盘和其他椎间组织损害》)

(2)“令病人俯卧床上,缘脊骨两旁筋道,用圆针一一拨点,再一手按脊椎上端,一手按骨盘中部,上向上推,下向下推,用强力而两头争之(即使脊骨上下开张之意)再推按之可也。注意:拨点者,于伤处上下,缘其筋道两旁,轻轻挑动。推按者,按其伤处平推,意下垂而实上托,且带平推之意。牵引者,一向上推、一向下推,同时齐力并举之意。”(《时氏家传正骨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