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其实验诊断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其实验诊断

时间:2023-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组造血功能严重紊乱的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目前MDS的诊断仍是以FAB协作组提出的三系病态造血的形态学异常为主要标准,以骨髓中原始细胞的多少及外周血中原始细胞的有无进行分类。可有巨晚幼粒、杆状核及分叶过多的中性粒细胞,而吞噬功能降低。

(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概念与FAB分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造血功能严重紊乱的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FAB协作组将该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MDS又分为五个亚型:难治性贫血(RA)、环状铁粒幼细胞增多性难治性贫血(RAS)、原始细胞增多性难治性贫血(RAEB)、转化型原始细胞增多性难治性贫血(RAEB-T)和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目前MDS的诊断仍是以FAB协作组提出的三系病态造血的形态学异常为主要标准,以骨髓中原始细胞的多少及外周血中原始细胞的有无进行分类。

(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实验诊断

1.血象 本病初期血液学异常主要有贫血、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减少。①红细胞:病人不同程度的贫血,可为正细胞正色素性,并可为大细胞或小细胞以及双形性贫血。成熟红细胞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可见大红细胞、小红细胞、球形红细胞、嗜多色性红细胞、嗜碱性点彩和(或)有核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可正常、减少或增高。②白细胞:有不同程度的质和量的变化。白细胞数减少、正常或增多,有少量幼稚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胞质内颗粒稀少或缺如,核分叶过多或减少,且有异形粒细胞样变。单核细胞增多,可见不典型的单核细胞,内含有空泡。③血小板:多数减少,少数病例可增多,有大而畸形的火焰状血小板,偶可见小巨核细胞。

2.骨髓象 多数病例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有少数增生正常或减低,伴明显病态造血。①红细胞系:多为明显增生,少数增生减低,原红和早幼红细胞增多,有类巨幼样变,可见核碎裂、核畸形、核分叶、双核或多核幼红细胞,核质发育不平衡,胞质嗜碱着色不均。②粒细胞系:粒细胞系增生活跃或减低,原粒和早幼粒细胞可增高,伴成熟障碍,有的早幼粒细胞核仁明显、颗粒粗大,有的类似单核细胞,核凹陷或折叠。可有巨晚幼粒、杆状核及分叶过多的中性粒细胞,而吞噬功能降低。③巨核细胞系:巨核细胞量正常、减少或增多,且多为小巨核细胞,其特点是体积小、畸形,含单个核、双核、多核及分叶过多,核仁明显等,此有助于早期诊断。

3.细胞化学染色 骨髓铁染色常显示细胞外铁丰富,大多数病例的铁粒幼红细胞增多,有的可见环形铁粒幼红细胞。

4.骨髓活组织检查 多数病例骨髓造血组织过度增生,主要发现为不成熟粒细胞增多,并有未成熟前体细胞异常定位,正常情况下,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位于骨内膜表面,MDS时此两种细胞聚集成簇,并位于骨髓中央。还可见到巨核系形态、定位异常和网状纤维增生等改变。

5.免疫学检验 髓系细胞表面抗原及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异常是MDS病态造血的另一种表现,外周血CD3、CD4细胞减少,CD4/CD8比值减低或倒置,与MDS病态发育相关。

6.染色体和分子生物学检验 35%~70%病人有染色体异常,骨髓细胞克隆性染色体核型改变以-5/5q-、-7/7q-,+8,20q-,-y等较为常见,此外还有11q-,13q-,17q-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