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温燥(例)

温燥(例)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治应清润,医反误汗,重伤阴液,邪热内陷,遂致气营两燔,救治之法,当清热息风、养阴润燥,故用生石膏、知母苦寒清阳明气分邪热;天花粉、玄参、麦冬,凉营养阴;竹叶甘寒,入心胃二经,以清热除烦;山药、甘草、益气调中,使大寒之剂不至伤胃,共奏气营两清,甘寒滋润。依原方略为加减,照服3剂,脉已缓和,舌质柔润,食欲增进,病告痊愈。病情虽险,然要害在于清燥救阴。药证合拍,是以化险为夷。

案例一

赵某某,女,30岁。1957年10月17日初诊。

病史:昨日因急行汗出,当晚即身热头痛,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痛,某医肌内注射氨基比林2支,汗出喘平,而热势更炽。遂延余诊治。

现症:头痛壮热(体温40℃),口渴汗出,昏厥抽搐,烦躁不安,舌边尖红,苔薄白而干,脉洪数,左弦细。

此乃秋燥,热邪内陷,气营两燔,治宜清热息风,养阴润燥。方用玉女煎合竹叶石膏汤加减。

【处方】 生石膏30克 生山药20克 玄参30克 知母15克 天花粉12克 麦冬12克 竹叶9克 生甘草3克

【用法】 服1剂,神清,厥回,抽止,余症如故,效不更方,继服2剂,热退身凉,渴止宁静,六脉和缓,诸症皆瘥。为巩固疗效,续投麦味地黄丸养阴清热,以善其后。

按:俞根初云:“秋深初凉,西风肃杀,感之者多为风燥,此属凉燥,较严冬风寒为轻;若久晴无雨,秋阳以曝,感之者多病湿燥,此属热燥,较暮春风温为重。”本案为温燥,时值深秋,久晴无雨,应凉反温,汗出受风,头痛壮热。治应清润,医反误汗,重伤阴液,邪热内陷,遂致气营两燔,救治之法,当清热息风、养阴润燥,故用生石膏、知母苦寒清阳明气分邪热;天花粉、玄参、麦冬,凉营养阴;竹叶甘寒,入心胃二经,以清热除烦;山药、甘草、益气调中,使大寒之剂不至伤胃,共奏气营两清,甘寒滋润。里热得以清透,阳气自可宣通,是以昏厥抽搐诸症自愈。

案例二

王某某,女,23岁。1950年11月11日就诊。

症见颜面潮红,气喘痰鸣,声如拽锯,口渴,神昏,鼻若烟炭。舌绛、无津,脉滑数而促。

此因患者远去省亲,初冬晴暖,气候干燥,骤感时邪,病初失治,致邪热内盛,灼耗津血。治宜清润痰火滋阴之法。

【处方】 西洋参5克 太子参10克 瓜蒌仁10克 川贝母10克 大麦冬30克 大玄参30克知母肉12克 鲜石斛10克 生石膏30克 生白芍18克 阿胶15克 条芩片10克 桑白皮10克 生地黄15克 生甘草10克 雪白梨1个(作引)

【用法】 水煎,温服。

翌日复诊:神清喘止,安眠通宵,凌晨能食粥半碗。依原方略为加减,照服3剂,脉已缓和,舌质柔润,食欲增进,病告痊愈。

按:燥分温凉,本案属温燥,病发于初冬,缘由秋末冬初,气候晴暖,人在气交之中,加之劳倦太过,故感而发病,由于燥热之邪伤于肺,使肺失其精肃之能,故症见气喘痰鸣,鼻若烟炭。燥热内迫阳明,故见口渴神昏,辨证即明,遂选喻氏清燥救肺汤治之,1剂病知,3剂病愈矣。

案例三

郭某某,女,34岁。1959年10月6日初诊。

主诉:咳嗽发热1个月余,咳剧抽搐旬日。

病史:始起干咳无痰,口干喉痒,未介意,渐至昼夜咳嗽,声音嘶哑,咯血,发热(体温38.4℃),面赤头痛。X线检查:心肺正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9.4×109/L,某医院按“支气管炎”治疗罔效,9月25日下午,一阵剧咳之后,突然牙关紧急,四肢抽搐,以“肺源性脑病”急予解痉药,抽搐缓解,然午后至傍晚,四肢拘急,两手握拳,日日如此,迁延至今。

现症:除上症外,尚见面赤如醉,神识若昧,咳嗽不畅,唇口燥干,大便燥结,烦躁不宁,舌红,少苔,脉滑数。

此系温燥阴伤,脉绌使然,治宜养阴清热,肃肺宁咳,拟二冬桑菊饮治之。

【处方】 菊花12克 麦冬30克 玄参15克桑叶10克 杏仁10克 钩藤15克 白茅根30克 款冬花15克 远志10克 甘草5克 枳壳10克

【用法】 急煎1剂,分2次服。

10月7日二诊:夜寐恬静,咳声势缓,大便1次,先干后溏,形体坦然,拘急舒缓,开始索食,宗上方去钩藤、远志。续服3剂。

服上药后,咳平肢缓,遂停药,单以果菜淡食进食养之,不久,体臻康复。

按:温燥咳嗽,常以干咳少痰,口唇燥干,伴以发热为特征。本例初病势轻,不以为然,日久化热伤络,出现咯血,面赤头痛,此温燥所致肃降失常,肺气郁而不畅达;其后复现抽搐,乃阴涸而脉失其濡也。病情虽险,然要害在于清燥救阴。《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燥者濡之”“损者益之”。拟方选以麦冬、玄参、白茅根者,取甘寒濡之;用桑叶、菊花、甘草等,意在轻以祛实,以畅肺气郁;而钩藤、远志、枳壳、杏仁、款冬花等,属善治者以调之。药证合拍,是以化险为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