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方法与思想方法

研究方法与思想方法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当代中国学界,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领域研究的过程中,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并没有被作为方法论普遍运用,而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统一规律作为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则被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中国或外国,在科学研究和社会结构方面,更具有普遍意义和广泛使用的是系统分析的思维方法与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与思想方法_跨学科研究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一、系统哲学的视角:研究方法与思想方法

研究方法是研究的套路和手段,它往往受到思想方法的影响或制约。辩证唯物主义和系统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的科学原理,同样适用中日关系的研究。目前,中日两国都面临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信息化的世界潮流,作为上层建筑政治决策也不能不受到这一客观形势发展的影响。要认清21世纪初中日关系发展变化的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就要了解中日关系所赖以发展的物质条件和经济基础发生的巨大变化。中日双方要了解对方认识产生的原因,与其从它的社会意识中去了解,不如努力认识它的社会存在。在分析中日两国民众感情变化时,不能忽视新的要素——科技革命带来国际互联网的普及与影响。即便是同样一条刺激别国民众感情的负面信息,由于国际互联网可以从事信息的互动与再制造,负面信息便可能发酵并产生成倍的负面影响。在一般情况下,正面信息往往激发不起人们的参与意识,其影响就未必由于互联网的出现而有实质性的增大。但从总体上看,信息化社会的物质基础,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方式、内容及范围,对两国民意、政府决策等上层建筑领域产生着日益增大的影响。

从一定意义上讲,研究国际关系特别是中日关系本身就是在研究国际的矛盾及其产生的原因、今后的前景和解决的出路等。在研究分析矛盾的过程中,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是中国研究人员比较熟悉的。在当代中国学界,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领域研究的过程中,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并没有被作为方法论普遍运用,而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统一规律作为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则被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加以运用。这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相通的,很容易被中国人理解和接受。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中国或外国,在科学研究和社会结构方面,更具有普遍意义和广泛使用的是系统分析的思维方法与研究方法。在西方哲学界称之为“系统哲学”;中国也有些学者把它归入辩证唯物主义。然而,笔者认为,如果能把它概括为系统唯物主义(Systematical Materialism),将更加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与相关基本原理的发展,从而更有效地指导科学研究实践。可以认为,系统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彼此相通但又是相对独立的哲学命题。辩证唯物主义可以帮助人们不断发现问题并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而系统唯物主义则可以帮助人们有条理地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笔者之所以提出系统唯物主义这个命题,实际上是产生于一个既复杂而又简单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吗?就这个问题,中国现代哲学界争论了半个多世纪,所谓“合二而一论”在“文革”初期就成为政治批判的对象。哲学争论与政治斗争陷入混战。结果是哲学服从了政治,中国社会一度被从哲学的高度解释为“阶级斗争长期存在,需要继续革命”。这里,最重要的问题是,讨论的概念和命题从一开始就出现了严重偏差,把事物的矛盾法则与结构法则(系统法则)混为一谈。实际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但矛盾并不等于一切事物。所以,确切的提法应该是,世界上的一切矛盾都是“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的,而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结构都是“一分为多”、“多合为一”的,“二”和“多”在这里都是复数。前者是矛盾法则,后者是系统法则;前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统一规律;后者是系统唯物主义的事物结构规律。两者既非同一概念,也非对立概念,而是相互补充的交叉概念。

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曾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2]其实,早在老子之前,中国古代春秋时期齐国的宰相管仲(公元前719—前645年)便描绘了事物结构“一分为多”、“多合为一”的现象,萌发了朴素的系统唯物主义思想。例如,《管子》通过阴阳五行将各系统要素连为一体,将宇宙描绘成一个以阴阳五行为核心、万物相互联系的整体。《管子》一书中分别与五行、五方、四时相配的有:星、日、岁、辰、月;风、阳、雨、阴、寒;骨、气、皮肤、甲、血。[3]其中还指出世上有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味:酸、苦、甘、辛、成;五音:角、羽、宫、商、徵;五气:燥、阳、和、湿、阴等。[4]《管子》还提到:“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5]。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6]在方法论方面,管仲从来不把事物的结构看成是“一分为二”或“合二而一”的,而看成是“一分为多”、“多合为一”的。所以,他对问题现象的解释、分析,以及应对之策,几乎都是采用系统分析、结构分析的方法。

管仲作为中国古代最早的“系统唯物主义”大师,擅长从事物的层次、结构角度分析事物,并强调富国强兵、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同时重视道德的精神力量。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现实主义的系统结构分析和理想主义、建构主义的某些主张,在管子的思想体系中几乎都能找到。

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32)也曾提出“万物为一”的思想,认为“‘单一’自身也有很多层次含义”。他引用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约公元前490—前430年)的话说:“只要知道单一从众多生成,众多又因单一的分解而发生,万物都是生成,而且不能生命永远。但既然它们交替变换了无止息,就总有不动的状态周期出现。”[7]恩培多克勒认为,世间土、气、水、火四元素是永恒的,可以不同比例组合成世间万物。亚里士多德强调,多合为一的事物处于运动状态。

关于系统唯物主义,古今中外都有许多朴素的思想认识,但影响最大的则是系统唯心主义,特别是在宗教的世界里它成为普遍的思维定势。例如,佛教术语中的所谓“一水四见”或“一水多见”,即比喻就同一境界,各类众生所见各异,全靠“唯心”感悟。“佛号”也从“佛世尊”到“如来”分为十个等级。佛教禁止的是“十恶五逆”,其中包括杀生、偷盗、邪淫、妄语、贪欲、邪见等。告诫人们“行十恶者,受于恶报”,将遭受入“十八层地狱”之苦的报应。[8]佛教之所以能令许多人信奉,原因之一是因为它的一些教义符合人们潜意识中客观世界“多合为一”的结构特征,以及人们超脱现实烦恼而向善、行善并得善报的企求心。

另一方面,在战前,日本独创的哲学是所谓“西田哲学”,是由日本近代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西田几多郎(1870—1945年)所创立的。他提出,现实世界“在逻辑上应该说是一种多和一矛盾的自我统一”。[9]他认为,“一,到处必然是多的一。多,也到处都是一的多”。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是多合为一。多成为一必然是多被否定。西田哲学是从唯心主义的角度论述“多合为一”的系统思想,并成为当年日本军国主义推行“八紘一宇”、“天皇至上”、“总力战哲学”的思想基础。例如,西田曾鼓吹:日本皇室“作为主体的一和个体的多这个矛盾的自我统一而确立了自己在世界上的主体地位”[10],所以“皇室是世界的始终。皇室包括过去和未来。作为绝对现在的自我限定,一切都是以皇室为中心而蓬勃发展的。这就是我国国体之精华”[11]。由此可见系统唯心主义与政治相结合的危害性何其之大。西田哲学在多与一的关系上片面强调“多成为一”,是为日本成为主宰世界的皇国服务的,因而是对系统哲学的歪曲,更谈不上在方法论方面的可取之处。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虽未提出“系统唯物主义”的命题,但他们产生过相关的看法。例如,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2]“每一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的结论是,“并不是说,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同一的东西,而是说,它们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每一个有机整体都是这样”[13]恩格斯也曾经指出:“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而我们在这里所说的物体,是指所有的物质存在,从星球到原子,甚至直到以太粒子,如果我们承认以太粒子存在的话。这些物体是互相联系的,这就是说,它们是相互作用着的,并且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14]由于这些观点迄今一直被限定在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规律的哲学体系的框架内,其观点尽管被中国学者广为引用,但作为哲学原理则没有得到学术上应有的成长。

笔者认为,系统唯物主义把世界视为“一分为多”、“多合为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物质运动系统。其基本原理大体包括:(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系统。世界是系统的世界,系统无所不在,无所不包。(2)物质世界、精神世界、物质与精神的合成世界,以及物质与精神之间相互转化的中介条件及过程都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3)系统的结构具有“一分为多、多合为一”的特性。它表现为构成系统层次和要素的多样性的有条件的统一。(4)子系统相对母系统是一个大系统划分出的多种要素;而母系统相对子系统又是多种要素合而为一的整体。(5)从狭义上讲各种系统是相对独立的、有限的;从广义上讲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的、无限的。(6)一个大系统中,子系统受制于母系统,母系统的变化决定子系统的变化,子系统的量变或质变的积累将引起母系统的质变,系统内关键层次或关键要素的变化对系统内部变化具有决定性影响。系统的性质是由系统构成要素的主体所决定的。(7)系统不是静止不变的。系统变化的根本原因在系统的内部,系统外部环境变化是系统内部变化的重要条件。系统整体的特性和功能不是各种要素简单相加的总和,构成系统的要素完全脱离系统的整体,其性质和功能将改变。(8)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系统内整体和局部对外部环境干扰的抵御及适应能力。(9)系统的功能、效率和质量可以通过系统内部要素、层次、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等得到改善。

根据上述原理研究具体领域的问题,困难的事物变得容易起来;复杂的事物变得简单起来;混沌的事物变得清晰起来。特别是在跨学科领域的研究方面,有助于开阔思路,取得较好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