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痛,因发病部位不同,名称亦异。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
【病因】 多因卫外不固,风、寒、湿三气杂至,客于经脉,引起肌肉气血运行失畅所致,“不通则痛”,或因产后、大病后偶受风寒,留滞不去,每遇阴雨天气而痛作。
【症状】 局部肌肉痛,时轻时重,每与劳动和天气阴晴冷热等因素有关。
【疗法】
配穴方一 分两组:一为三焦俞、气海俞、肓门、上髎、委中;二为肾俞、大肠俞、志室、次髎、足三里。方法:采用针罐法。每次选1组穴。先用毫针做中刺激,针后拔罐,留罐15~20分钟;或针罐后,间以艾条灸治。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主治:腰肌风湿痛,腰部转移或负重时疼痛加重。效果:屡用效佳。附记:引自《外治汇要》。
配穴方二 分两组:一为风池、天柱、肩中俞;二为肩外俞、天井、腕骨。方法:采用针刺后拔罐法。每次选1组穴。先用毫针做中刺激,针后拔罐10~15分钟。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主治:颈肌风湿痛。效果:多年使用,效果甚佳。若在拔罐后,配用按摩疗法,则奏效尤捷。
配穴方三 分两组:一为附分、肺俞、神堂、心俞、、魂门;二为魄户、风门、膏肓、厥阴俞、膈关、肝俞。方法:采用针灸拔罐法。每次选1组穴,并尽力按其痛处取穴。先用毫针做中刺激,针后以艾条灸治之,然后进行拔罐,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主治:肩胛背肌风湿痛。效果:一般1个疗程内即见效。附记:引自《外治汇要》。
配穴方四 分两组:一为巨骨、天髎,肩髃;二为肩髃、臂臑、臑会。方法:采用针灸拔罐法。每次选1组穴。先用毫针做中刺激,针后以艾条灸治,然后进行拔罐,留罐15~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主治:三角肌及肩胛肌风湿痛。效果:临床屡用,收效较速。附记:引自《外治心悟》。
配穴方五 分两组:一为气户、屋翳、周荣、辄筋、手三里、阳陵泉;二为库房、膺窗、胸乡、大包、曲池、足三里。方法:采用针灸拔罐法。每次选1组穴。先用毫针做中刺激,针后以艾条灸治,并在压痛点及邻近穴位拔罐,留罐15分钟。每日1次,5~7次为1个疗程。主治:胸肋间肌风湿痛。效果:临床屡用,效果甚佳。附记:引自《外治心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