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双侧椎动脉管径不同

双侧椎动脉管径不同

时间:2023-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常的双侧椎动脉管径基本相同。其中,左侧椎动脉管径较右侧椎动脉粗大者约占42%,右侧管径较左侧粗大者约占32%。两侧椎动脉的管径差异很大且同时参与基底动脉组成时,可能使基底动脉的血供不稳定,甚至形成颈椎病及缺血性脑干病变。一侧椎动脉的颅外段狭窄时,由于代偿机制常不会引起梗死相关症状。当对侧椎动脉的血流不能有效代偿时,可能造成延髓梗死或缺血改变。

正常的双侧椎动脉管径基本相同。他们于延髓的腹外侧行向前上内方,至延髓腹侧上缘处,两侧的椎动脉相遇,汇合成基底动脉。文献报道正常人左、右椎动脉的横径通常为3.6~5.0mm。了解椎动脉管径的临床意义是,当两侧椎动脉的管径相似(图1-2-9),特别是两侧椎动脉内压力相似时,可以保证基底动脉分布区血供的稳定。在基底动脉内,来自两侧椎动脉的血流是相对独立的。

图1-2-9 正常的双侧椎动脉MRA表现
A.TOF MRA MIP图像,B.A图黑白反转效果图像。左、右椎动脉的管径(箭)基本相同

两侧椎动脉的管径对称者仅占26%,不对称很常见。其中,左侧椎动脉管径较右侧椎动脉粗大者约占42%,右侧管径较左侧粗大者约占32%。但如果相差很大(图1-2-10)或出现一侧椎动脉缺如,则具有临床意义。两侧椎动脉的管径差异很大且同时参与基底动脉组成时,可能使基底动脉的血供不稳定,甚至形成颈椎病及缺血性脑干病变。在突然转头或转颈时,因椎动脉和寰椎密切接触,直径较小的椎动脉可能出现一过性血流量减少,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的症状。此外,椎动脉与颈内动脉不同,他在颅外段有多个分支并与其他的动脉相交通。一侧椎动脉的颅外段狭窄时,由于代偿机制常不会引起梗死相关症状。但是,较细椎动脉的颅内段易受颈椎骨性关节病的影响。当对侧椎动脉的血流不能有效代偿时,可能造成延髓梗死或缺血改变。两侧椎动脉的血流压力不平衡还可能在基底动脉内形成涡流,后者损伤血管内膜,使血栓易于形成。尤其当脑底动脉环的后交通动脉或颈内动脉有病变时,狭窄的椎动脉可能形成脑内动脉窃血现象,后者常导致对侧的椎动脉或颈内动脉系统缺血。

图1-2-10 一侧椎动脉细小MRA表现
颈部血管TOF MRA检查。A.前后位TOF MRA重组图,B.TOF MRA局部放大图。右侧椎动脉(箭)较左侧细小

(贺业新 李 鹏 杨向丽 何悦明 张 辉)

参考文献

[1]Saatci I,Cekirge HS,Karcaaltincaba M,et al.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kissing aneurysm at the fenestrated basilar artery:case report with literature review.Surg Neurol,2002,58(1):54

[2]Siclari F,Burger I,Fasel J,et al.Developmental anatomy of the distal vertebral artery in relationship to variants of the posterior and lateral spinal arterial systems.Am J Neuroradiol,2007,28(6):1185

[3]贾晓军,陈 阳,张 猛,等.脑血管介入中的血管变异及其临床意义.解剖与临床,2008,13(4):227

[4]常 城,李文彬,李明华,等.3.0TMRA对头颈部动脉开窗畸形的诊断价值.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28(1):29

[5]华 锐,刘 筠,张 羽.椎动脉变异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08,31(3):14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