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皮脂异位症

皮脂异位症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皮脂异位症又名Fonrdyce病,是唇部、口腔和外生殖器黏膜的皮脂腺发育的生理变异,病因不明,可能与青春期雄激素有关。本病是由于皮脂腺发育的生理性变型及增殖所致,病因不明,可能与青春期内分泌改变有关;另外局部的刺激和创伤也可使皮脂腺增生。儿童罕见,大多数青春期前后发病,以后逐渐增多,至成年期不再发展,男性较女性多见。本病发生在唇部时与发生在同部位的弹性纤维性假黄瘤相类似。

皮脂异位症(ectopia of sebaceous)又名Fonrdyce病,是唇部、口腔和外生殖器黏膜的皮脂腺发育的生理变异,病因不明,可能与青春期雄激素有关。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本病是由于皮脂腺发育的生理性变型及增殖所致,病因不明,可能与青春期内分泌改变有关;另外局部的刺激和创伤也可使皮脂腺增生。

二、临床表现

儿童罕见,大多数青春期前后发病,以后逐渐增多,至成年期不再发展,男性较女性多见。好发于上唇、颊黏膜和牙龈黏膜,也可发生于乳晕、阴茎头、小阴唇。皮损为橙色、黄色或淡白色帽针头大小球形隆起或扁平丘疹,表面覆以薄的黏膜,有时需将黏膜拉紧观察时才看得到;多少不等,可单个发生,亦可稀疏分布,亦可聚集成斑块状或条索状,数目多时可密集或融合成数毫米至十几毫米直径不规则的黄色斑块,触之有粗糙感。一般无自觉表现,少数患者可能有局部轻度的刺激表现或烧灼感。本病发生在唇部时与发生在同部位的弹性纤维性假黄瘤相类似。

三、组织病理

临床上黄色小丘疹由一组小的成熟的皮脂腺小叶所组成,小叶包绕着皮脂腺导管,由于皮脂腺的导管较小,需做连续切片才能发现。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年龄、发病部位及皮损特征,诊断不难。本病需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1)粟丘疹:好发于上眼睑,为小的囊肿,内含皮脂腺物质。

(2)黏膜扁平苔藓:好发于颊黏膜,偶可累及舌部和唇部,中年妇女多见,皮损颜色较白,往往排列呈网状或花纹状。

(3)FoxFordyce病:为发生于女性腋窝、耻骨等有大汗腺部位的毛囊丘疹。

(4)麻疹黏膜斑(Koplik斑):分布于颊黏膜上,皮损很小,呈灰白色,患处黏膜呈鲜红色,伴有麻疹的其他表现,如高热、畏光、全身出皮损等。

五、治疗

一般不必治疗,或可采用电干燥治疗或液氮冷冻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