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腔隙性脑梗死案

腔隙性脑梗死案

时间:2022-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腔隙性脑梗死(腔梗)是现代医学的病名,属于中医“中风、中经络”范畴。因此预防基本病因、改善症状是治疗腔梗的根本途径。周仲瑛教授认为这类疾病的常见病机可概括为以下几点。周仲瑛教授针对本例患者头昏头痛、言语欠清、右下肢行走拖曳、动则心悸等症状特征,将疾病定位于心、肝、肾,脏腑病机为心肾交亏、肝阳偏亢,体现了周仲瑛教授以脏腑为辨证核心、审证求机的学术思想。周仲瑛教授根据患者的病症特点,灵活加味运用。

1.病历摘要

张某,男,77岁,2000年6月8日初诊。

高血压病史20年余,3天前突感语言欠清,行走不稳,来诊时头昏头痛,言语欠清,右下肢行走拖曳,口干纳差,疲乏,动则心悸,舌质暗、苔黄薄腻,脉弦滑细。证属心肾交亏,肝阳偏亢,气阴两虚,心营不畅,痰瘀上蒙。

处方:党参12g,炙黄芪15g,当归10g,丹参15g,大麦冬10g,石菖蒲10g,淫羊藿(仙灵脾)10g,太子参15g,川芎10g,炙甘草3g,制黄精12g,罗布麻叶12g。14剂,每日1剂。

二诊:头昏减轻,无头痛,仍心悸,伴失眠,烦躁,余症与前无明显变化。仍从原法治疗,上方加熟枣仁15g,肉桂2g(后入),7剂,每日1剂。

三诊:头昏明显缓解,言语对答较初时流利,自觉右下肢行走较前有力,心悸减轻,寐可,二便调,舌苔薄黄稍腻,质暗,脉弦滑,原方加熟地黄10g,山茱萸10g。14剂,每日1剂。

患者经上述治疗后,病情明显缓解。后经间隔巩固治疗,辅以功能锻炼,症状明显改善。

2.辨析

腔隙性脑梗死(腔梗)是现代医学的病名,属于中医“中风、中经络”范畴。西医认为腔梗是指脑小动脉和微动脉硬化,微血栓、微栓塞或小血管持久痉挛而产生的直径约3~20mm的微梗死。本病发病率高,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基本病因是持续性高血压、微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等。由于是深穿支微小动脉的梗死,侧支循环难以建立,所以使梗死区动脉再通难以实现。因此预防基本病因、改善症状是治疗腔梗的根本途径。周仲瑛教授认为这类疾病的常见病机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肝肾心阴阳失调、气虚血涩为本:《景岳全书》云:“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临床所见也多有病程较长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史。年迈之人,下元已亏,再兼基础疾病日久,肝肾愈损,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易出现肝阳偏亢,内风时起,经脉失养的证候,日久不愈,以致阴阳失衡;阳有余便是火,同气相求,火脏受累,心气大伤,宗气不足,无力推动宗气上升于脑,如《内经》所言“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脑脉失养,终致气虚血涩,清空失润。

(2)风痰瘀为标:在肝肾心阴阳失调的基础上,若因情志不调,往往急性发病,首先表现为肝阳化风,突然出现言语謇涩、口眼歪斜或半身不遂等症候。若因饮食失宜,伤及脾运,或肝阳化火炼液为痰,还可表现为风痰阻络、上蒙清窍的症候。瘀在其病理过程中尤为表现突出。常由气虚或伤津引起,以气虚为多见。在临床上,风痰有偏实偏虚的不同。凡属阳化内风、蒸液成痰者属实,久延伤阴,则由实转虚;因阴虚而致虚风内动、虚火上炎、灼津成痰(或气不化津)者属因虚致实。三者在临床中常见兼夹,而以瘀为著。

心肾不交之中医病理用语,常于不寐、心悸、怔忡、虚劳及梦遗等病症中论及,在中风病的辨治中少见。周仲瑛教授针对本例患者头昏头痛、言语欠清、右下肢行走拖曳、动则心悸等症状特征,将疾病定位于心、肝、肾,脏腑病机为心肾交亏、肝阳偏亢,体现了周仲瑛教授以脏腑为辨证核心、审证求机的学术思想。

在心肾不交的用药方面,历代医家大多以交泰丸加减运用,以达到水火既济的目的。然而大多数人却忘了陈士铎在《辨证录》中所强调的:然无补药以辅之,未免热者有太燥之虞,而寒者有过凉之惧。周仲瑛教授根据患者的病症特点,灵活加味运用。可能认为患者以心肾亏损为主,心火未殃及肾水,故在用药上,一诊以党参、炙黄芪、当归、丹参、大麦冬、淫羊藿(仙灵脾)、制黄精以平补心肾;二诊以熟枣仁养心阴、肉桂温肾阳并引火归元,未用苦寒凉心之黄连,却达到治疗失眠、烦躁之目的;三诊加熟地黄、山茱萸以加大滋肾水、益真阴的力度,使心火得降、得敛。综观全方,力求心肾相交,以保持心肾的动态平衡,达到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目的。这种观点在脑病的治疗中罕见,为我们对脑病的辨证论治和心肾不交的理论认识开辟了新的思路。

(王敬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