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苏近代以来学校教育及学制的沿革

江苏近代以来学校教育及学制的沿革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大批新式学堂的兴办,旧的教育制度逐步解体,江苏近代教育体系的雏形已经形成。1949年6月,江苏全境解放,江苏教育也揭开了新的一页。
江苏近代以来学校教育及学制的沿革_江苏地域文化导论

二、 江苏近代以来学校教育及学制的沿革

自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深渊,直到1949年,中国社会性质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随着历史的发展,江苏教育也经历了十分深刻而又非常复杂的变革过程。

1. 近代教育

(1) 近代新式学堂和教会学校。同治元年(1862),清政府在北京设立同文馆,这是中国政府自行创建的第一所近代新式学堂,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式学堂的诞生。同治六年(1867),清政府在江南机器制造局附设机器学堂,这是当时江苏所办的第一所新学。接着,在光绪十六年(1890)建南京水师学堂,光绪二十一年(1895)建南京陆师学堂。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利用不平等条约,获取了在华办学进行教育渗透的特权,纷纷进入内地创办教会学校。同治三年(1864),法国传教士在扬州创办达义小学堂。同治十年(1871),美国传教士在苏州创办小学堂。光绪十年(1884),美国教会在镇江创办润州书院,1889年美国传教士福开森又在南京创办汇文书院等。教会所办的洋学堂是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手段,但在客观上也介绍了许多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新思想,培养了一大批新式的知识分子。

(2) 兴办新学。甲午战争后,朝野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光绪二十四年(1898),光绪准设京师大学堂,设管学大臣统辖全国学务,标志近代教育由舆论酝酿进入实践。光绪二十九年(1903)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癸卯学制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以尊孔读经为教育宗旨。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下令废科举,兴学堂。于是,江苏出现了兴办新学的热潮。如张之洞在南京创办了江南储才学堂,后改为江南高等学堂;无锡举人杨模向官商筹募经费,建俟实学堂;俞复、吴朓等又集资创立无锡三等公学堂,又在江南陆师学堂中附设南京矿路学堂,这是江苏最早的技术学校;江阴南菁书院也被改为江苏省高等学堂,设政艺两科;美国教会在苏州中西、博学两书院的基础上建立东吴大学,这是外国教会在中国创建的最早的大学之一;两淮盐运使程仪洛创设仪董学堂(江苏省扬州中学前身)和笃材学堂(扬州市东关中心小学前身);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廷批准创办三江师范学堂,学生由苏、皖、赣三省选送,后易名两江师范学堂,即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前身;南通张謇兄弟集资创建私立通州师范学校;沙元炳创办如皋公立简易师范学堂等。当时还创办了一批新式女子学堂,如苏州的兰陵女学、景海女学、振华女学,无锡的竟志女学等。这些女学开风气之先,是男女平等观念的体现,具有反封建的重要意义。随着大批新式学堂的兴办,旧的教育制度逐步解体,江苏近代教育体系的雏形已经形成。

2. 现当代教育

(1) 民国壬子癸卯学制。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成立了中华民国教育部。蔡元培为首任教育总长,立即着手对封建旧教育进行改造。1912年1月颁发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和《普通教育暂行规程之标准》两个法令,以法令的形式巩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教育成果。1912年9月,在蔡元培主持下,制定了教育基本政策,颁布了《壬子癸卯学制》等一系列教育法令。1913年8月,对“壬子癸卯学制”进行修改与补充。“壬子癸卯学制”规定整个教育期限为17~18年,在摒除“癸卯学制”的封建性方面作了努力,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标志着我国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 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猛烈批判了传统的文化教育思想,江苏的教育事业有了迅速的发展。首先,又有一批高等学校扩充或建立。金陵大学、南菁高等学堂增设了理、工、农、林等科。新建的学校中有我国最早培养纺织专门人才的南通纺织专门学校,最早培养水利专门人才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最早培养高级妇女人才的金陵女子大学。在两江师范校址筹建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则是我国最早的四所高师之一。随后,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东南大学,这是一所规模较大、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以后演变为中央大学。其次,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也有一定发展。根据当时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字,民国五年(1916),江苏有初等学校6303所,居全国第五位,普通中学27所,居全国第六位;民国六年(1917),江苏有师范学校17所,居全国第一位;民国八年(1919),江苏有实业学校51所,居全国第一位。民国十七年(1928)俞庆棠在苏州创立社会教育学院,同时筹办劳农学院,后两院合并,改名为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成为我国第一所正规的培养民众教育人才的高等学校。

(3) 抗日战争时期及抗战胜利后的国民教育。抗日战争爆发后,江苏大片土地沦陷。作为应变措施,一部分学校迁到上海租界办学,一部分学校则流亡到内地办学,更多的学校或停办,或在乡村坚持办学,江苏的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的摧残。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的学校中推行奴化教育,激起了广大师生的反抗和抵制,抗战救亡的爱国主义浪潮不断高涨。与此同时,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干部教育和群众教育蓬勃发展。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根据地兴办了许多干部学校,如在盐阜区办了抗大五分校和总校、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淮北区办了抗大四分校和行政学院,淮南区办了抗大八分校,苏中区办了抗大九分校等。另外还创办了一批普通大专院校,如江淮大学、华中医学院、华中新闻专科学校等。从1941年起,每年冬春都开展大规模的冬学运动,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事教育,并开展扫盲活动,建立民校、识字班、夜校等。根据地的教育,先后培养和造就了二十余万干部和专业人才,在江苏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4) 新中国成立后的国民教育。1949年6月,江苏全境解放,江苏教育也揭开了新的一页。解放初期,江苏省各级人民政府接管了旧时代遗留下来的全部公立学校、教会学校和私立学校,并在“教育为工农服务,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方针指导下,对旧学校的教学秩序、组织结构、工作人员、学科设置及课程、教材等进行整顿和改造,使学校呈现出一派新气象。

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是江苏教育事业有较大发展的时期。从1953年起,全省各类学校普遍执行部颁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注重提高教学质量。在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中,全省出现了大办教育的热潮,当时全省新办农业中学6568所。到1960年,全省有高校80所、中专学校354所、普通中学1855所、小学44153所。实践证明,在“大跃进”中江苏教育事业发展过快,超过了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违背了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规律。1961年,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教育事业也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全省的教育工作又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5) 改革开放新时期教育。1976年10月,中共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高等学校恢复统一招生考试制度。1978年5月,省委召开大会传达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会议要求尊重教师的劳动,提高教育质量。会后,恢复和新建一批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并分批进行提升和确定教师职称工作。先后恢复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省教育学会等机构,开展教学研活动。1980年,在省高教局的倡导和主持下,创办了南京金陵职业大学,这是全国第一所实行“收费、走读、不包分配、择优推荐”的地方性职业大学。这时期,成人教育也呈现崛起之势,1979年创办江苏广播电视大学,为全省上百万有志青年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新时期,江苏教育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许多方面都在全国名列前茅。2005年江苏省有普通高校115所,在校生123.77万人,教职工120440人,其中专任教师67334人;普通中专150所,在校生66.10万人,教职工20987人,其中专任教师14240人;普通中学3141所,在校生491.56万人,教职工337789人,其中专任教师279815人;职业中学239所,在校生35.31万人,教职工21825人,其中专任教师17345人;小学6261所,在校生485.53万人,教职工289751人,其中专任教师261646人;成人高校26所,在校生25.99万人,成人中专校128所,在校生4.66万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