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病毒感染性高热“到气就可气营两清”论

病毒感染性高热“到气就可气营两清”论

时间:2023-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急性病毒感染性高热主要见于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重症感冒等疾病,重者可因心、脑、肾受到严重损害而危及生命,但目前国内外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基本方药为大青叶、金银花、青蒿、野菊花、鸭跖草各30g,知母15g,生石膏60g,赤芍15g,大黄10g,白茅根30g。

急性病毒感染性高热主要见于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重症感冒等疾病,重者可因心、脑、肾受到严重损害而危及生命,但目前国内外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周仲瑛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认为病毒感染性高热虽有温病卫气营血传变的一般规律,但其病理中心在气营,故确立清气凉营为治疗大法,首创“到气就可气营两清”的治则,认为只要见到身热而面红目赤、肌肤黏膜隐有疹点,舌红、少津、口渴等症,就须在清气的同时加入凉营泄热之品,先安未受邪之地,以防止热毒进一步内陷营血,阻断病变的发展。基本方药为大青叶、金银花、青蒿、野菊花、鸭跖草各30g,知母15g,生石膏60g,赤芍15g,大黄10g,白茅根30g。若湿热偏盛,内蕴中焦,脘痞呕恶,便溏,脉濡而数,苔腻色黄,去大黄、知母,酌加法半夏、藿香、厚朴、黄连;腑实明显,腹满腹痛便秘,则可参入芒硝、枳实等加强泻下之力;阴伤较重者,可加鲜生地黄、鲜石斛、鲜芦根、天花粉等养阴生津;营分邪热内扰神明,症见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謇肢厥,甚至循衣摸床、撮空理线者,则可酌情选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清心开窍;热甚动风,症见口噤肢厥、手足抽搐,甚至角弓反张者,用羚羊角、钩藤、石决明、地龙、僵蚕、玳瑁等凉肝息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