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夹脊针疗法

夹脊针疗法

时间:2022-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仍将前者称夹脊穴,后者则分别称为“颈夹脊”“骶夹脊”等予以区别。夹脊针疗法是针刺夹脊穴位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特定的部位针法。其适应范围较广,尤以对脊髓、脊柱、自主神经脏腑疾病疗效好,而且可以治疗中西药疗效不显著或需手术治疗的疾病,因而被称为针灸绝招。另外常用“以痛为腧”取穴法,可用按压相应部位的夹脊穴,疼痛敏感点即是疾病相关腧穴。

一、历代医家对夹脊穴的论述

夹脊又称“挟脊”“侠脊”,原指挟于脊柱两旁的经穴,属经外奇穴。

夹脊最早出自《素问·刺疟篇》:“十二疟者,……又刺项以下侠背者必已。”《素问·缪刺论》:“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刺之从项始数脊椎侠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旁三苎,立已。”隋唐的《太素·量缪刺》:“脊有二十一椎,以两手侠当椎按之,病处即是足太阳络,其输两旁,各刺三茔也。”这些虽然未指出确切的部位,但实为夹脊穴的最早记载。

夹脊穴的位置记录最早的是《后汉书·华佗别传》曰:“有人病脚坐不以行。佗切脉,便使解衣,点背数十处,相去世寸或五寸(分)……言灸此各七处,灸创愈即得也。后灸愈,灸处夹脊一寸,上下行,端直均匀如引绳。”

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卷二记载:“华佗治霍乱,已死上屋,唤魂又以诸治皆至而犹不差者。捧病人腹卧之,伸臂对以绳度两头,肘尖头依绳下夹背脊,大骨穴中去脊各一寸,灸之百壮,不治者可灸肘椎,已试数百人皆灸即起坐。佗以此述传子孙代代皆秘之。”

清代廖润鸿的《针灸集成》载:“夹脊穴治霍乱转筋。令病者合面卧,伸两手著手,以绳横牵两肘尖,当脊间绳下,两旁相去各一寸半,所灸百壮,无不差者,此华佗法。”又称“夹脊穴,量三椎下近四椎上,从脊骨上两旁各五分,灸三七壮至七七壮,立瘥神效”。

1955年承淡阉著《中国针灸学》将此穴位置予以确定,自第一胸椎以下至第五腰椎之下为止,每穴从脊中旁开5分,称“华佗夹脊穴”。

《常用新医疗法手册》又将颈椎两旁七对和骶骨两侧八髎穴也归于夹脊穴,主治范围有所扩大。现仍将前者称夹脊穴,后者则分别称为“颈夹脊”“骶夹脊”等予以区别。

二、夹脊针疗法的操作

夹脊针疗法是针刺夹脊穴位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特定的部位针法。其适应范围较广,尤以对脊髓、脊柱、自主神经脏腑疾病疗效好,而且可以治疗中西药疗效不显著或需手术治疗的疾病,因而被称为针灸绝招。

脊柱与经络有广泛的联系,足太阳经“挟脊”;足少阴经“贯脊”;足阳明之经“上循胁属脊”;足太阴之经“内者著于脊”;足少阴之经“上循胁属脊”;足太阴之经“内者著于脊”;足少阴之经“循脊内”;手阳脉之经,支者“挟脊”;督脉“贯脊”“挟脊”,诸阳经皆于此交会。脊柱通过经络与五脏六腑相关联,针刺可以调节全身脏腑气血,以治疗疾病。

夹脊穴位于脊柱棘突下两旁,其定位及主治如下。

1.颈夹脊 分别位于第一至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3寸处,每侧7个穴。主治:头颈部、肩部、上肢疾患。如后头痛、枕神经痛、肩关节周围炎、臂神经痛、上肢瘫痪等。

2.胸夹脊 分别位于第一至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0.5寸处,每侧12个。主治:T1~2夹脊穴治上肢疾病;T1~5夹脊穴主治呼吸及心血管疾病、胸部疾病;T5~12夹脊穴主治消化系统疾病、腹部疾病。

3.腰夹脊 分别位于第一至第五腰椎棘突下旁开0.5寸处,每侧5个穴。主治:L1~5主治下肢疾病,如下肢无力、疼痛,腰部疼痛。T1~L1主治腹部疾病,如腹痛、腹泻、腹胀。

4.骶夹脊 即八髎穴。主治:生殖泌尿系疾病,如阳痿、遗尿、遗精、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等。

临床上取穴时常根据病症的部位结合夹脊穴主治来对症取穴。如腹泻、腹痛取T10~12夹脊穴。另外常用“以痛为腧”取穴法,可用按压相应部位的夹脊穴,疼痛敏感点即是疾病相关腧穴。

操作时,病人取俯卧位或平坐位,常规消毒后,术者将毫针与皮肤呈75°,针尖向脊柱方向刺入,一般根据部位及胖瘦可刺入20~30mm,待有麻、胀感时即停止进针。要严格掌握进针的深度和角度,防止损伤内脏及引起外伤性气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