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激励提升功效

激励提升功效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志愿者个体激励提升功效的研究应当从动机和基本心理需求方面展开。对世博会志愿者来说,志愿者管理者、普通市民通过“小白菜”、“小蓝莓”的称呼,来实现志愿者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
激励提升功效_角色理论视角下的世博会志愿者

四、激励提升功效

1.志愿者个体激励提升功效的内涵

参与志愿活动的个体的动机和基本心理需求一直是志愿者研究的重点,这两方面的因素也影响着志愿者的自我认知、导向行为、自我价值感等。因此志愿者个体激励提升功效的研究应当从动机和基本心理需求方面展开。志愿者的动机主要可以分为三类:利己、利他和社会责任。产生利己的动机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心理因素:获得他人奖赏的需求、社会交往的需求、锻炼自我能力的需求;产生利他的动机的心理因素主要来自希望帮助他人的需求和希望以后获得同样回报的需求;产生社会责任动机的心理因素主要来自认为自己职责且必须要去做的需求。[4]因此,对于个体的激励应当从以上角度来考虑,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作为经典激励理论较为全面地阐释了对于个体的激励。在理论上,马斯洛需求理论分析有如下几种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些需求都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它们构成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一般来说,人们总是需要先满足低层次需求,再满足高层次需求。

这五个等级的需求中,最高的层次便是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是一种对自己身份认同的象征。这种需求的实现必须通过自身的内激励来完成。因此对个体而言,要最大化地发挥激励提升功效,就应当注重从个体相关的动机、心理需求出发将外激励转化为对个体的内激励。对世博会志愿者来说,志愿者管理者、普通市民通过“小白菜”、“小蓝莓”的称呼,来实现志愿者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这种需求主要依靠内激励,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最大能力,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求是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并通过别人的评价来不断提升自我,希望通过自身的行动来获得社会的认同。无疑,在世博会的志愿者管理中,组织者注重了志愿者这种内心的需求,把“小白菜”、“小蓝莓”这种称呼“符号化”,强化了志愿者个体的内激励,从而达到了志愿者个体不断激励提升的效果。因此,所谓志愿者个体激励提升功效,是指以关注志愿者个体的多层次需求为基础,从志愿者个体的动机、心理需要等角度,将社会情境的外激励转化为志愿者个体的内激励,使个体在此过程中将个人能力发挥到最大化,实现社会对个体的角色期望和角色评价。

2.志愿者个体激励提升功效的研究重点

首先,对于不同的志愿者个体,激励提升功效运作的方式将有所不同,因此在对志愿者个体的研究中,要注意其差异性,志愿者个体激励提升功效也将因为个体的差异性而显示出不同的运作方式。根据对志愿者个体动机、心理需要的分析,可将志愿者分为五类:(1)基于希望帮助他人的志愿者,这类人帮助他人的需求往往来自宗教和信仰,以及同情和怜悯,他们不以获得回报为动机;(2)基于获得他人奖赏的志愿者,它是指志愿者在参与活动中希望得到对方的赞扬和尊重,使自己的内心获得满足;(3)基于锻炼自我能力的志愿者,它是指志愿者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处理事情的能力,领导和组织他人的能力;(4)基于社会交往的志愿者,它是指志愿者在参与志愿者集体活动时能得到周边人的认同和友谊,产生一种群体认同感;(5)基于对自身责任认知的志愿者,它是指志愿者参与志愿者行动出于一种社会责任,比如有些环保志愿者认为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只有关注了志愿者个体的差异性,根据不同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将社会情境的外激励转化为志愿者个体的内激励,实现志愿者个体激励提升功效的最大化。

其次,在志愿者个体激励提升功效研究中,要着重研究该功效的运作机制,建立起有助于激励提升志愿者个体的机制。根据对志愿者个体激励提升功效的内涵分析,可以看出在其内部包含着很多相关指标、变量因子,其外部更是与法律法规、组织结构、管理机制、评价体系等密切相关,因此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效,就必须有良好的运作机制。从志愿者个体的动机及心理需要出发,目前较常见的激励机制有“责任荣誉型激励机制”,如对于世博会优秀志愿者的评比和表彰;“自我发展型激励机制”,如对世博志愿者的培训以及世博结束后专门面向志愿者的招聘等;“自我愉悦型激励机制”,如媒体舆论等对于世博会志愿者的赞扬等。这几种机制在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可以发挥较有效的作用,但在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针对志愿者个体,更需要关注长效机制的建立,使志愿者个体的激励提升功效发挥最大化。

【注释】

[1]暴占光,张向葵.自我决定认知动机理论研究概述.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142.

[2]郭本禹,修巧艳.马库斯的自我社会认知论.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3(1):21.

[3]黄希庭,杨雄.青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的编制.心理科学,1998,21(4).

[4]张向群.基于心理需求的志愿者激励研究.科学学研究,2007(12):4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