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志愿者的类型

志愿者的类型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青年志愿者主要由热心于志愿服务的青年人组成,青年志愿者是青年志愿者活动的主体,也是志愿服务活动的主体。目前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社会成员有中学生、大学生、在职人士或无职人士。社区志愿者活动通常被列为改善街道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也被列入社区服务的议事议程,街道管理部门帮助社区志愿者组织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
志愿者的类型_角色理论视角下的世博会志愿者

三、志愿者的类型

志愿者所从事的服务众多,其中可能包括教育、环保、倡导及福利等范畴,因此难以统一划分,故出现了不同的分类方法。如果按照职权划分,可分为政策制定、直接服务及庶务类;按照时间性划分,简易可分为定时性及临时性;按照服务类型划分,可分为福利类、教育类及文化类等;按照服务内容划分,可分为行政性、专业性及辅助性。同时,按照具体的服务特性的不同,不同时期的志愿者有不同的称谓,比如消防志愿者、抗震救灾志愿者、奥运志愿者、社区志愿者、环保志愿者、世博志愿者等。

北京大学志愿服务与社会福利研究中心主任丁元竹教授把中国的志愿者分为四类:青年志愿者、社区志愿者、国际组织在中国的志愿者、“草根组织”即NGO志愿者。

1.青年志愿者

(1)青年志愿者从广义上讲,指任何志愿贡献个人时间、精力、金钱及精神,在不谋求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从事社会公益与社会服务事业,为改进社会和推动社会进步而提供社会服务的青年人;从狭义上讲,指志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切合实际的,具有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服务活动的青年人。

中国青年志愿者主要由热心于志愿服务的青年人组成,青年志愿者是青年志愿者活动的主体,也是志愿服务活动的主体。目前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社会成员有中学生、大学生、在职人士或无职人士。各类青年志愿者自身有着一定的特点,故在志愿者活动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青年志愿者是一个新生而暂时性的社会角色,只有在发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时候,这个社会角色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它的实质是一种宝贵的人力资源,因而它具有平等性、自由性、可变性、不稳定性、有限性、可持续发展性几个特点。

青年志愿者活动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包括青年志愿组织机构的组建活动、青年志愿者的招募活动、青年志愿者的培训活动、青年志愿者的交流活动、青年志愿者的服务活动、青年志愿者的推广和宣传活动,这些活动构成了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大部分内容,是需要青年志愿者认真参与,并在活动当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自身的能力、专长,为各项青年志愿者活动贡献力量。

(2)中国青年志愿者从属于团中央下属的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它所组织的活动,往往以项目为主。

1993年底,共青团中央决定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为推动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团中央于1994年12月5日成立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随后,各级青年志愿者协会也逐步建立起来。到2000年,已初步形成了由全国性协会、36个省级协会和2/3以上的地(市)级协会及部分县级协会组成的志愿服务组织管理网络。1998年8月,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正式成立,负责规划、协调、指导全团的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承担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的职能。

近几年来,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在农村扶贫开发、城市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活动、抢险救灾、社会公益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重点服务项目。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青年志愿者“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计划、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保护母亲河“中国青年志愿者绿色行动营计划”、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等。

几年来的实践充分说明,青年志愿者行动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符合人民群众的需要,符合当代青年的特点,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一项生机勃勃的事业。它为当代青年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开辟了现实的途径,体现了共青团在实践中育人的宗旨,成为新时期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青年志愿服务适应当代青年自主意识、参与意识日益增强的特点,组织和引导青年以志愿服务方式积极参加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调动了青年的内在积极性,已经成为共青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动员和组织青年的有效手段,成为新时期青年工作的重要内容;它与国际志愿服务接轨,受到国际友好人士的普遍好评,在国际上树立了当代中国青年的良好形象,成为加强与各国青年之间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渠道。

青年志愿服务事业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运行中存在着一些实际困难,特别是在长期项目的资金保障方面,需要社会各界支持,需要党政部门的政策和资金倾斜。另外,要进一步加大对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参与志愿服务光荣的道德风尚,感召更多的青年投身志愿服务的实践,推动这项事业新世纪实现更大的发展。

2.社区志愿者

中国城市的社区服务是1980年代后期出现的新事物,它是在政府的领导下,以街道为主体、以居委会为依托,动员社区居民为本社区内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提供各种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群众性的服务活动。社区志愿者活动通常被列为改善街道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也被列入社区服务的议事议程,街道管理部门帮助社区志愿者组织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

社区志愿者组织从属于民政系统,它的各级组织都与相应的民政部门联系在一起,但是它的最基层是与街道居民委员会联系在一起的,并接受相应组织的领导与指导。社区志愿者队伍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分别建立了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的组织,形成了有组织、有章程的志愿者队伍。许多城市的区、街道、居委会成立“社区志愿服务指导委员会”、“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社区服务志愿者分会”、“志愿服务楼院”、“志愿服务保护组”等组织。

目前开展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的地方,大多制定了有关章程和管理办法。如天津市和平区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的《天津市和平区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章程》;上海市南京东路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及服务项目的管理制度规定:“为社区居民提供生活服务,帮助解决突发性问题,做到一般问题及时解决,疑难问题一般不超过三天答复。”

第二,广泛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从服务对象看,社区服务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提供社会福利服务;面对社区居民,提供便民利民服务;面对社区内企业单位和机构团体提供后勤服务。从服务内容看,社区志愿服务帮助有困难的群众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问题,如上海市在社区服务中为七万多位老人解决了就医难的问题。为4 000多位老人提供搭伙或送饭上门,为2 000多位独居老人安装了求助电铃,为2 000多位社会孤老建立了家庭敬老室。北京市90%以上的居委会成立了志愿者协会,每年为群众提供志愿抚养、康复医疗、心理咨询、家庭服务等各种服务近600万人次。

3.国际志愿人员及其组织

197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组建“联合国志愿人员(UNV)”(组织)。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是联合国系统内一个独特的机构,负责管理与国际志愿者事业相关的各类事务。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鼓励志愿者为本国和世界的发展和平尽其所能,努力促进国家经济与社会进步并使之得到持续发展。该组织从属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

第一,联合国志愿人员活动的服务领域。联合国志愿人员在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服务,他们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与需要技术帮助和支持的政府进行技术合作;(2)在社区和基层工作,帮助所在地区的人民达到自力更生的目标;(3)从事人道主义的援助工作,帮助受援国人民重建家园;(4)从事和平建设事业。联合国志愿人员是在政治平等的基础上工作的专业人员,他们提供教学和培训,鼓励、支持和促进他们的服务对象。在工作的同时,志愿人员还共同交流思想、技术和经验。

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与受援国政府、联合国专门机构、国际开发银行及国际民间组织和社区组织进行伙伴式合作。联合国志愿人员提供服务的项目通常由受援国政府管理,并经常得到联合国系统相关组织的援助和监督。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也应一些受援国政府的要求作为项目的执行机构。

第二,联合国志愿人员的资格要求。联合国志愿人员不同于普通的志愿者,要成为其中一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志愿人员必须具备热心助人精神,愿意长期在不同文化与气候的陌生环境下工作。对于中国公民,如申请作为志愿人员外派到国外服务,应有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在所申请的工作领域中具备五年以上实际经验,能够运用外语独立工作,有国外工作经验者优先。如申请作为本国志愿人员在国外服务,基本要求是大专以上学历,具备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2)有资格申请联合国志愿人员的组织包括:政府机构,大学、科研院所及其他学术机构,社会组织,社区组织,非营利组织,民间组织,联合国机构,由其他援助国政府援助的项目。

(3)联合国志愿人员的服务期通常为一到两年,但有时也可能为半年。根据接受单位的要求和合同各方的约定,合同期可以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八年。联合国志愿人员的工作不能被视为一项工作。

第三,中国与联合国志愿组织。中国倡导志愿精神开展志愿活动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政府曾经对亚洲、非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进行大量的国际援助,派遣了大批志愿人员到国外参与相应的项目。1971年,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中国政府积极参与联合国志愿人员的全球性活动,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最早的志愿者就来自于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当时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向中国派遣了包括地理、环境、卫生、计算机和语言教学等领域的志愿人员来中国工作。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同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的合作。早在1981年,中国政府代表即与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代表在北京签约,决定互派联合国志愿人员。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化,中国的发展已能够满足自身对外语人才、队伍建设及外语教学的需要,且在中国很多地区,其他一些国际组织也还在开展语言教学的援助项目。如今联合国志愿人员与中国卓有成效的合作已有二十余年,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将向中国提供范围更为广泛的援助。

4.其他志愿者组织

中国的其他社会团体也有自己的志愿者和志愿者活动,包括中华全国慈善总会及其地方组织、中国老龄科技工作者协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等。中国商务部也定期向国外派遣志愿者开展援外工作。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国家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视,中国国内产生了一批以保护环境、提高公民环境意识为宗旨的非政府组织。这些非政府的环境保护组织通过会员制等方式组织志愿者活动。他们本着对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追求,宗旨在于谋求民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和环境状况的改善,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北京、广州、重庆、福州等地的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比较活跃,仅北京市就有自然之友、地球村、绿家园志愿者、绿色大学生论坛、大学生绿色营等。

【注释】

[1]江汛清.国际志愿服务及其对中国社会建设的启示.青少年研究,2008(3):31.

[2]韩芸.中国志愿者服务研究.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4):5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