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一点进补常识

学一点进补常识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医药滋补法俗称进补,是专门为虚证而设的一种疗法。习惯上把服用防病防虚以提高身体抗病能力和抗衰老能力的补品,也称为进补。我们来学习一点进补常识。导致虚证的原因很多,如先天不足,发育不良;疾病消耗,损伤正气;治疗不当,误伤元气,以及中老年体虚等。但对于没有什么明确虚证,又希望通过进补强健身体的人,补药似乎终究是药,此时选用食补更为合适。

中医药滋补法俗称进补,是专门为虚证而设的一种疗法。习惯上把服用防病防虚以提高身体抗病能力和抗衰老能力的补品,也称为进补。人体有虚,就应该进补。那么什么是虚证?怎么进补?进补时需要注意什么?最好在什么季节进补?我们来学习一点进补常识。

◎ 什么是虚证?导致虚证的原因是什么?

何谓“虚”呢?简单来说,凡人体的正气有所不足,打破了人体内的正常平衡,就叫做“虚”。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就形成了我们常说的“虚证”。导致虚证的原因很多,如先天不足,发育不良;疾病消耗,损伤正气;治疗不当,误伤元气,以及中老年体虚等。除以上几点外,还有一些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就会引起“虚”的原因,人们往往意识不到这样做是在损伤自己的身体。如长期偏食或过食生冷,暴饮暴食,饮食缺乏节制;作息起居随心所欲,终日闲逸,无所用心;或疲劳过度,长期睡眠不足;不注意四季气候变化规律,尤其是冬日里为了着衣好看而不注意保暖;喜怒无常,悲喜过度,不能控制自身的感情变化等,都会影响身体健康,降低人体的防病能力,由此就会产生“虚”。所以,要使生活更符合天地自然的变化规律,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消除不健康精神因素的影响。如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参加适当的劳动和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不要过于劳累,注意劳逸结合,饮食要有节制,精神保持恬淡愉快,丰富文化生活等,这也就是所谓的养生。只有把进补与养生相结合,才能使身心健康,延年益寿。

◎ 如何选择适合自身的进补方法?

进补有药补与食补之分,但是在中药里有许多是药食同源的品种,既是药材,可以治病;又是食物,可以养生,如大枣、木耳、龙眼等。食补与药补应该说各有千秋。药补功效肯定,补力较强,见效相对较快。但对于没有什么明确虚证,又希望通过进补强健身体的人,补药似乎终究是药,此时选用食补更为合适。食补的范围很广泛,但也应该注意是否适合自身情况,不可滥补。一般来说,虚证明显或病后虚弱,初期宜用补药;虚证不明显,目的是健身防病,或药补后体虚已有改善,不妨有选择地进行食补。既需要增加营养,又盼药补者,可选用药膳。总之,要选择真正适合自身情况的方法进补。

◎ 进补时要注意什么?

进补时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补药易于碍胃,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容易“倒胃口”。这就告诉我们,进补的方法要得当,要做到少量、持久的进补,切勿操之过急而“蛮补”(也就是每次大量地使用),进补一定要日积月累、细水长流。在进补之后,一旦发生食欲不振或伤食腹胀等情况,就应该调整药量或配合健脾胃药物同用。一般在减少用量后,碍胃现象即可得到改善,可以继续进补。但如果胃部胀满不适或出现消化不良时,应暂停服用补药数天,待症状消失后减少用量再服。还应该注意的是,在进补时不要过多地吃油腻食物,以免胃肠负担过重,影响补益药物的吸收。在进补中如果出现感冒发热、月经来潮或突然患病时,应该停止进补,待身体恢复后再继续服用。

◎ 不同时节的进补方法相同吗?

有些人认为只有冬季才能进补,每年一到冬天,就开始忙着进补,而在开春以后便停止进补,甚至把补药全部收起来,等到来年冬天再补。这种补法对不对呢?在冬季服用补药或补品,习惯上称为“冬令进补”。按照中医理论,冬季是大自然万物收藏的季节,人体也不例外,此时进补最容易被人体吸收、贮藏。同时,中药补品一般温性较多,宜于冬季服用,因而民间有冬令进补的传统习惯,常说“补在三九”。但这种说法是相对的,万物在春、夏、秋三个季节也分别有各自吸收、消耗、收藏的平衡。其实,每个季节甚至每月每日,都应该调节好营养物质吸收、消耗与贮存的关系,顺应季节气候的变化,养生修性,才能健康长寿,而不应局限于一季一时进补,来应付长年累月的消耗。

四季进补除具有补虚治病作用外,其主要意义还在于强身防病、养生长寿。春季万物复苏,充满生机,人体也开始适应这种变化而变得“活跃”起来,新陈代谢、功能活动也逐渐增强。对于原来即有某些慢性疾病或平时体质较虚弱的人,此时很容易出现“老伤复发”的情况,这时就应该适当进补。中医认为“春以胃气为本”,因此应该改善和促进消化吸收功能。不管药补还是食补,应利于健脾和胃,补中益气。要注意采用的补品,都应较为平和,以免生内热,伤及正气。夏季天气炎热,人体大量出汗,是一年中身体消耗最大的季节。因此,夏季更需要补充较多的营养物质。炎夏之间食欲、消化功能等常受到影响,因此补品应清淡且能促进食欲。中医理论认为,夏季应多食清心消暑解毒之品,以避免遭受夏季的暑毒。秋季气温转凉,人体感觉较为舒适,但中医理论认为,秋天气候较为干燥,而秋燥易伤及人体肺脏,会出现口干、咽干、唇焦、干咳等症状。秋燥也易于伤阴,导致阴虚。因此,秋季进补的原则即为滋阴润燥养肺。冬季的确是进补的大好时节。由于冬季气温较低,可以服用一些较为滋腻、补力较强的补品,补充平日的不足或准备应付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医理论认为,肾是人体的根本所在,冬季应重点补肾健身,培本固元,增强体质。但要控制好补药的用量,避免“倒胃口”。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进补已被人们普遍接受和采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相信,只要正确、科学、合理地应用中药进补,就有助于强健身体,延缓衰老,益寿延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