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与“凉血消癜汤”

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与“凉血消癜汤”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者又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与免疫反应有关的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多见于儿童和青年,尤以女性青年居多。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中医“肌衄”“血症”“发斑”范畴,见症主要为自发性皮肤瘀点和瘀斑,黏膜和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和出血时间延长。所创制的经验方“凉血消癜汤”,在临床应用中屡试不爽。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予李老“自拟凉血消癜汤”治疗,连服15剂。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常见的血液病,是由于血小板减少所引起的以皮肤、黏膜、内脏和其他组织出血为特征的疾病。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又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与免疫反应有关的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多见于儿童和青年,尤以女性青年居多。后者的病因多与感染、药物中毒、放射线损伤和某些肿瘤等损害有关。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和黏膜的瘀点、瘀斑或内脏出血,血小板数目绝对减少。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中医“肌衄”“血症”“发斑”范畴,见症主要为自发性皮肤瘀点和瘀斑,黏膜和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和出血时间延长。现代医学对该证病因从免疫学方面研究有一定进展,但疗效不佳,张舜华、李济仁先生在临床上治疗此病采取西医辨病定量、中医辨证分型的方法,疗效颇显。所创制的经验方“凉血消癜汤”,在临床应用中屡试不爽。

“凉血消癜汤”方药组成为:细生地15g,牡丹皮15g,炒栀子10g,地骨皮15g,仙鹤草20g,女贞子12g,墨旱莲15g,茜草炭15g,炙黄芪25g,当归15g,甘草10g。

【病案举例】

丁某,男,10岁,小学生。2000年1月10日初诊。

诉2个月前因感冒发热后出现鼻衄,下肢多处散在性紫癜,遂在当地医院就诊。检查示血小板(BPC)1.9万,予口服泼尼松40mg/d,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后,血小板升至10万。但停用丙种球蛋白半个月后,血小板急剧下降。就诊时,血小板已降至1.9万,下肢又出现多处片状出血,鼻衄,伴头昏,神疲乏力,纳呆,面色白,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予李老“自拟凉血消癜汤”治疗,连服15剂。

服后鼻衄止,下肢紫癜减少,血小板计数升至5万。

半个月后二诊:头昏乏力明显好转,唯纳差,口时干。继用凉血消癜汤加焦三仙各15g,石斛10g,连服10剂。

三诊:下肢紫癜基本消失,食饮增,口渴减轻。续用上方加三七粉6g,服用共30剂,血小板上升至9万,紫癜及鼻衄消失。半年后随访无出血倾向,血小板计数升至10万。

证治评析: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之发生,中医认为因实热之邪迫血妄行,或因脾气虚损,统摄无权,或因阴虚内热,损伤脉络而致。离经之血,溢于肌肤,则成瘀血;瘀血阻塞脉道,致血不循经,又加重出血。故对该病施治应着重于热,气、血3个方面。治疗则以清热凉血、益气摄血、活血化瘀为关键,“凉血消癜汤”中以生地黄、牡丹皮、栀子、地骨皮凉血清热,活血化瘀为主药;仙鹤草、女贞子、墨旱莲、茜草炭凉血止血为辅药;黄芪、当归益气补血,诸药合用,相辅相成,使清热凉血而不损脾气,收敛止血而不留瘀,诸药合用,共收气血同治之效。

按:《医宗金鉴·失血总括》说: “皮肤出血曰肌衄。”血液溢出肌肤之间,皮肤表现青紫斑或斑块的病证,称之为肌衄,亦有称为紫斑、葡萄疫者,归中医“血证”的范畴。对血证的治疗可归纳为治气、治火、治血这样3个原则。一曰治火,实火当清热泻火,虚火当滋阴降火;二曰治气,实证当清气降气,虚证当补气益气;三曰治血,应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应用凉血止血、收敛止血和活血止血的方药。因血证之中,以热迫血行所致者最多,所以凉血止血药相应的应用较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