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走出对自杀意念的理解误区

如何走出对自杀意念的理解误区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事实上80%的自杀者在自杀前明确表示自杀企图,或会做出许多与自杀有关的暗示和警告。5.“自杀的人都是精神病患者”。事实上并非如此,给自杀未遂者贴上“精神病”的标签,会使他们觉得受到了侮辱和歧视,往往成为他们再次自杀的原因。事实上自杀者即使不能被诊断为精神疾病,至少其心理状态是极不稳定的。因此,在处理自杀者躯体问题的同时,应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和适当的精神药物治疗。

自杀意念又称自杀动机,是指有明显的自杀企图,但没有自杀行为,当事者的行为有很强的冲动性和逆转性。自杀意念多指偶尔或间歇性出现的自杀念头,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但没有采取或实现此目的的外显行为。

Chiles等的研究发现,在一般人群中,有20%的被调查者报告,在他们生命的某个时期,至少有过一次中等程度的自杀意念(指自杀意念至少持续2周,形成了自杀计划,并选择了自杀方法)。另外还有20%的被调查者报告,至少有过一次没有形成自杀计划的自杀意念。

目前社会上对自杀危险信号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这些误解甚至在医务人员中亦广泛存在,如:

1.“表明想自杀的人通常不会自杀”。而事实上80%的自杀者在自杀前明确表示自杀企图,或会做出许多与自杀有关的暗示和警告。

2.“下决心自杀的人都是想死的”。而事实上许多自杀者在行动前常常是矛盾重重的,他们只是拿死亡下赌,看看有没有人来挽救他们,很少有人是在不让别人知道他们的想法的情况下自杀的。

3.“自杀危机过后,情况转好,自杀已不存在”。而事实上,不少自杀者发生在所谓“情况好转”后的3个月内,有足够的能力将自己病态的思想和情感付诸行动。

4.“不能与有自杀可能性的人谈自杀”。事实上和可能自杀的人讨论自杀的问题,可能及时发现患者的自杀企图,对其自杀的危险性进行正确的评估,使他们体会到关爱、同情、支持和理解。当然,谈话时要注意方式方法,最好不要涉及有关自杀的方法。

5.“自杀的人都是精神病患者”。事实上并非如此,给自杀未遂者贴上“精神病”的标签,会使他们觉得受到了侮辱和歧视,往往成为他们再次自杀的原因。

6.“有自杀行为者不需要精神医学干预”。事实上自杀者即使不能被诊断为精神疾病,至少其心理状态是极不稳定的。因此,在处理自杀者躯体问题的同时,应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和适当的精神药物治疗。

7.“自杀未遂者并非真正想死”。事实上,部分自杀未遂者死亡愿望很强烈,只是自杀的方法不足以致死或抢救及时,这些人再次自杀的可能性最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