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个学校的和谐发展包括诸多方面的和谐, 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和谐。让师生的教育行为与校园文化展现和谐之美。 班级文化建设: 充分利用每一个教室后黑板, 将自行设计的班徽、 班训张贴其中; 各班还可根据自身特点和学校统一的要求设计栏目主题, 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 “学校精神”, 并具体体现在校风、 教风、 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

指导思想:

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是学校不懈的追求。 和谐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 和谐的教育就是指在教育活动中, 力求使教育过程诸要素之间以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 平衡的状态, 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 和谐、充分的发展。 一个学校的和谐发展包括诸多方面的和谐, 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和谐。 校园文化, 是指以校园为地理环境圈, 以社会文化为背景, 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 以群体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一种亚文化, 它既反映文化的一般性, 又有自己的特殊性。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和谐, 包括物质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 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 和谐的发展, 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而和谐的文化现象。

目标与要求

一般学校均建有教学楼、 多功能厅、 食堂、 等设施, 配有微机室、 多媒体教室、 图书室、 阅览室、 体育器材室等各类功能室, 硬件设施齐备。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配置的升级和设施的维护是学校硬件建设中很大的一块。 因此, 对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构想应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1) 历史的厚重与新的发展观念的和谐;

(2) 彰现个性发展和追求统一制度管理的和谐;

(3) 以校园文化熏陶人和创建文化的和谐。 具体内容和措施: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本着 “追求高品位, 主题鲜明化, 上下齐心力, 和谐大发展” 的建设理念, 搞好校园的绿化, 楼道的布置, 展板橱窗的设计, 适当添加一些供师生休息、 读书的设施, 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具有人文性, 都能自然地成为育人的理想场所。 让师生的教育行为与校园文化展现和谐之美。

(1) 荣誉墙: 体现孩子七彩的童年, 让他们在学校度过一段七彩斑斓的义务教育时光, 同时它又是一本翻开的书,象征着学校是学习的殿堂, 让孩子在学校愉快的读书, 读让自己愉快的书。

(2) 校门主题雕塑: 钢质结构, 高速驶离地球飞向宇宙的造型, 位于校门正前方。

(3) 在旧教学楼的楼顶用金属框架支撑起学校的校风:崇文尚德, 格物致知。 在新教学楼四楼走廊外的墙上支撑起学校的学风: 好学、 善思、 博采、 笃行。 操场外围墙粉磨平整后雕刻写上办学理念: 为孩子的终生着想, 对学生的每一天负责。 并用红漆嵌入字内。 每间教师办公室把我们的教风:学高、 身正、 敏行、 兼爱张贴于墙上。 新教学楼后围墙内面墙上以及厕所处的三块黑板处全部用瓷片来定制成体育墙(上有各种体育运动的图案造型) 厕所处水池中建立一个人造假山风景点。 现有食堂处的评比栏重新设计规划, 将公告栏移至校门口门卫室外墙处。

(4) 绿化: 我们追求以绿为主色调, 花开四季的效果。努力做到 “春有花, 夏有荫, 秋有香, 冬有绿”。 表明我们追求的是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花草树木的布局错落有致, 疏密相间, 暗含着: 孩子就是祖国的花朵, 他们的个体是有差异的, 我们将充分尊重这种差异, 让孩子尽可能的和谐发展、全面发展。

(5) 班级文化建设: 充分利用每一个教室后黑板, 将自行设计的班徽、 班训张贴其中; 各班还可根据自身特点和学校统一的要求设计栏目主题, 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 班内还布置了 “评比台”、 “英语角”、 “成长的足迹”、 “卫生角”、“图书角” 等, 并将班内的墙壁、 管道进行美化。 彰现班级的特色, 达到个性与共性的和谐统一。

(6) 文化墙: “让每一面墙说话” 是我们对校园文化墙的构思源点。 我们本着 “高品位、 儿童化” 的原则, 对学校操场四周的墙壁进行文化着装。 在内容上, 我们将学校的管理制度和师生的作品结合, 把代表中国灿烂古代文化的唐诗、宋词、 名言等和代表现带文化发展的科技知识、 天文、 地理知识等相结合。 形式上力求在学生必经的地方, 进行全面铺展, 点面结合。 让每一面墙所说的话, 和它的外在形式和谐统一。

道德规范

(1) 文明举止: 目标: 弘扬传统美德, 狠抓人文素质、培养文明内在取向; 举止文明高雅, 注意外在仪表, 树立良好外在形象。

工作任务:

①加强礼仪教育。

②加强形势教育, 增强正义感。

③讲求卫生, 增强卫生意识。

④开展艰苦奋斗、 艰苦创业教育。

⑤开展敬业教育, 树立干一行、 爱一行、 专一行的思想。

(2) 道德行为: 目标: 形成遵守社会公德、 尊师爱生、敬老爱幼、 孝敬父母、 团结友爱、 助人为乐、 互相关心、 关心集体、 珍惜维护集体荣誉, 顾全大局、 先公后私和先人后已的好风气。

(3) 工作任务:

①开展以青年志愿者和共青团员为骨干的社区服务共建实践活动。

②进行人生观、 世界观、 价值观、 道德观和爱国主义教育

③进行艰苦奋斗、 勤俭节约的教育。

④开展爱国爱校、 成才报国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8、 校内秩序: 目标: 继续保持和发扬校内良好的生活秩序、 学习工作秩序, 安全防范工作落实, 无火灾事故、 重大意外事故、 重大盗窃、 其他恶性事件和刑事案件发生, 创建“平安校园”。

工作任务:

①强化校园治安管理, 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 维护公共秩序。

②要加强门卫管理, 把好校园治安第一关。

③维护校园交通秩序, 避免事故发生, 使车辆停放整齐有序。

④落实责任制, 实行分级管理, 确保师生活动安全。

⑤加强巡查制度, 维护校园正常的学习、 生活秩序。

⑥采取切实措施, 加强防范工作, 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方面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 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 价值观念、 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 个性、 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 “学校精神”, 并具体体现在校风、 教风、 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

(1) 校风建设。

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 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 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 在校风体现形式上, 校风主要表现师生的精神风貌、 文化氛围育人氛围。 好的校风具有深刻 “强制性” 的感染力, 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使每一位校园人的集体感受日趋巩固和扩展, 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 好的校风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 催人奋进; 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 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 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

(2) 教风建设。

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 作风和风格, 是教师道德品质、 文化知识水平、 教育理论、 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 我们将实施教师 “青蓝结对”工程, 让不同阶段的老师在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发展的突破口, 学校为他们搭建平台, 创设教育环境, 让新教师快速入格, 让青年教师迅速形成教育风格, 让中老年教师在教学上推陈出新, 大胆接受新的教育思想。 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有所发展, 从而形成学校学高、 身正、 敏行、 兼爱的教风, 推动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的和谐发展, 稳步攀升。

(3) 学风建设。

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 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 生活习惯、卫生习惯、 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 学校应从清洁卫生工作、学生的文明礼仪为突破口, 率先创造出 “整洁的校园环境”、“优雅的学生礼仪”, 并以此为起点, 对学生的学习、 生活、行为等进行优质训练, 努力使学生成为德、 智、 体、 美、 劳全面发展的人, 和谐的人。

(4) 学校人际关系建设。 学校人际关系包括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 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 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助于广大师生员工达到密切合作, 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集体, 更好的发挥整体效应。 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助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更好的发挥个人才能, 提高工作效率。 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还有助于排除和避免教职工之间、 师生之间、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更好的完成学校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 为此, 我们可以设置校长信箱、心理话信箱、 工会活动、 专家讲座等活动, 让老师有机会说出自己的心理话, 让学生有机会诉说自己的苦恼。 让师生之间更好地沟通, 让老师之间在相互的合作中取长补短, 增进彼此的感情, 消除误会, 让矛盾冲突化解在萌芽之初, 为学校创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网。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 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 方针、 规章制度, 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 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 规范了师生的行为, 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 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 但是强有力的制度怎么得来? 我们的制度如何体现对师生的约束和服务的协调? 我们的制度如何予以落实?由此可见, 仅有完整的规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 在制度建设中还应采取 “从师生中来, 到师生中去” 的原则, 做到 “大家的制度大家定, 大家的制度为大家。” 此外通过建立教研组、 年级组、 办公室、 学科组等团体形式来加强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

也就是说, 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包括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的合力。 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是确保制度建设落到实处, 并使其真正起到规范校园人、 言、 行的关键环节, 校园文化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校园文化队伍的勤奋与能干, 对正常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具有十分重要的、 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要努力营造的就是 “人人定制度, 制度管人人” 的和谐制度建设局面。

制度好比催化剂, 可以规范人们的言行, 养成良好的习惯, 促进人的健康成长。 将制度建设作为环境教育的重要内容, 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紧密结合, 相得益彰。 制度不仅仅是约束人们的一项措施, 更是让师生在参与制定和执行制度中得到教育, 得到激励。 力求让师生在用制度来规范自己时,没有压抑的感觉, 只是为了在更好的机制环境下学习和工作。

对学生规范的制度要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关爱, 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 而不能使学生在 “禁止”, “拒绝” 中发展成长, 同时对学生的要求还须体现对学生自主性的调动发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