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用移情与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用移情与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移情与语用移情是应用语言学中两个类似却隶属于不同范畴的概念:两者都对SLA产生心理和情感方面的影响,但移情是学习者内部因素的一种表征和体现,与动机、态度、焦虑等同为习得的内因;而语用移情则侧重于文化方面的涵义,它倾向于鼓励学习者在习得语言的同时有意识地对目的语文化加以认识和了解,并牵涉到教材与课堂中的文化导入问题。

黄霆玮 尹萌萌

[摘要] 学习者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主体和中心,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是其能否成功掌握目的语的关键。本文选取了学习者情感因素中的移情因素,从语用移情的角度出发,探求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的习得对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性,并探讨其对课堂教学中文化导入方面的相应启示。

[关键词] 第二语言习得移情语用移情课堂教学文化导入

此文已在《现代语文》2010年第5期发表

引言

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以下简称SLA)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随着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语言教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语言工作者对SLA的研究已经不再仅限于对教学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研究,而是将重点转移到了对SLA的主体和中心,即学习者的研究上来,并渐渐关注到学习者的内部因素——情感以及这些情感对习得的影响。

1.1 情感因素(Affective Factors) 所谓SLA中的情感因素是指人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发挥着动力功能和信号功能的感情(秦乐娱,2004)。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对SLA的影响是自然而然地产生的。一个人的内在情感因素对于他能否成功地掌握这门第二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Krashen 的情感过滤假设 现在语言学界对情感因素的关注始于七十年代中期,美国著名语言学家Krashen把情感研究的成果吸收到自己的5大假说理论中,提出了情感过滤假设(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该理论认为情感因素直接影响SLA,它会对语言输入进行过滤,从而阻碍或加速SLA。Krashen在情感过滤假说中提到,当语言习得者没有动机、缺少自信心或心情焦虑、有防范心态时,其心理屏障就会增强,这就使得情感受到过滤:情感过滤量越多,允许进入语言习得过程的输入量就越少;相反,情感过滤量越少,语言习得的量就越多。由此可见,情感过滤是阻碍语言习得者充分吸收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的心理障碍,妨碍语言习得者充分利用可理解输入,当情感屏障较强时,习得者也可能听懂或读懂语言输入,但到达不了语言习得机制。(转引自:黄颖,2002)

Krashen的理论对SLA理论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自此,语言学家开始着手进一步对此展开深入和系统研究,并初步获得了一系列成果。影响SLA的情感因素是相互交织的,包括自尊elf-esteem),抑制(Inhibition),动机(包括兴趣)、态度、焦虑、移情、文化适应性、社会文化环境(社会对个体的文化期望值)等等。下面,本文将着重介绍“移情”因素,特别是“语用移情”以及与之关联的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

移情及语用移情

移情与语用移情是应用语言学中两个类似却隶属于不同范畴的概念:两者都对SLA产生心理和情感方面的影响,但移情是学习者内部因素的一种表征和体现,与动机、态度、焦虑等同为习得的内因;而语用移情则侧重于文化方面的涵义,它倾向于鼓励学习者在习得语言的同时有意识地对目的语文化加以认识和了解,并牵涉到教材与课堂中的文化导入问题。可以说,在目的语习得和文化导入之间,移情和语用移情起到了过渡的作用。

2.1 移情(Empathy) 移情指能够去想象、领会别人的思想、情感和观点并与之产生共鸣(王宗炎,1988——转引自:杨红艳,2004)。

移情可以影响人们对说不同语言和来自不同文化的个体或群体的态度,同时也会影响学习者学习另一种语言的成败。SLA需要广泛的交际活动,而这些交际活动就需要复杂程度的移情。为了进行有效的交际,学习者就需正确理解别人的认识和情感等状态,了解别人的真实意图,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否则,交际就会中断或失败。(转引自:吴雪云, 1997)因此,移情问题在SLA中显得十分重要。

2.2 语用移情 语用移情是移情在语用方面的拓展和推衍,也是语言习得的较高境界,它要求语言习得者在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必须熟悉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并以其文化作为交际背景进行言语交际(张仰奋,1996)。语用移情要求言语交际的双方情感相通,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编码或解码。很明显地,语用移情用于SLA中便是:语言习得者理解、感受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并设身处在对方的文化背景中进行语言的学习与运用。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要真正做到在言语交际中运用语用移情,美国语言学家Hanvey认为必须经过如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表面的明显文化特征的识别,人们的反应通常是对这些特征感到新奇和富有异国情调;第二个阶段是对于细微而有意义的与自己的文化迥异的文化特征的识别,反应通常是认为不可置信难以接受的;第三阶段与第二阶段相近似,但通过理性分析认识到,文化特征是可信的;第四阶段是指能够做到从对方的立场出发来感受其文化,也就是说由于极其熟悉该文化而认为一切都能接受:即思想感情已溶合到对方的社会文化中,这便是语用移情(pragmatic empathy)。(转引自:张仰奋,1996)

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也就是进行言语交际的过程,而这很明显就要面临跨文化交际的问题。我们注意到,凡是涉及到移情和语用移情的概念,就必然涉及到文化,特别是交际文化方面的问题,那么,语言与文化在SLA中学习者的语用移情方面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SLA中的语言与文化

语言和文化是息息相关、互相依存的: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文化的载体和可观测的表现形式,它不仅代表了文化特有的民族信念,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则代表了某种民族或社会群体的特有内涵,它通过语言这一媒介才能更好地传播和交流。

3.1 文化的定义 文化的经典定义,是1871年由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的,他首次将“文化”(Culture)作为一个中心概念加以提出,并对其涵义作了系统的表述:“文化是一个‘复合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转引自:严玫玫,2002)

文化在语言学习与研究中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 19世纪,学者们就从历史的角度在解释语篇语言时考虑其所处的年代及其文化因素,将语言研究与历史比较语言学紧密地联系起来。只是到了本世纪中叶因受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思潮的影响,外语学习与研究才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文化色彩。幸而自70年代起,这一现象得到了改观,文化研究这个学科被认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以及其对语言——文化语篇的分析能力及解释能力”。(仓兰菊,1998)

3.2 语言与文化的共性和个性 人类具有大体相同的生理结构与心理反映。因此,不同民族在认知基本相同的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也必然是基本相同的。因而,不同民族的文化及表达、承载这些文化的不同语言也必然有着相似、相通之处,即人类文化与语言有其共性。另一方面,由于不同民族所处的客观世界有其局部的不同,不同民族在认知经验方面势必有其局部差异,即民族文化的个性。而语言既然有承载文化信息或内容的文化功能,那么不同民族的语言也一定有区别于其他民族语言的个性。

一个人的语言习得和文化习得是相辅相成、同时进行的。第二语言学习者是在母语文化、价值观与主流文化、价值观之间进行着学习的。可见,语言习得与文化习得是一个人的认知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

学习者的SLA与教师的课堂教学紧密相关,学习者初学一种母语之外的语言,必然需要专业人员的系统教授和指导,并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期让他们都成为成功的学习者。因此,既然目的语是与目的语文化是相互渗透的,语言习得与文化习得又是相辅相成的,那么,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就成为了SLA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

第二语言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进行第二语言教学同时需要导入相应的文化内容,这已经成为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界的一种共识。什么是文化导入、文化导入应当包括哪些内容以及应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文化内容,都是大家关注和值得探讨的主要问题。

4.1 文化导入(Acculturation) 按照Brown(1980b)的解释,是第二语言习得者逐步认同新的目标语文化的过程。

Brown的文化导入观点:根据语言习得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吸纳目标语文化的能力,把文化导入划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刚接触目标语文化的兴奋和欣快;(2)文化震惊,导致对目标语文化的迷惑或厌恶;(3)文化压力,逐步认同目标语文化;(4)吸纳目标语文化或同化于目标语文化。Brown认为第三级最为重要。

Schumann(1978a,1978b,1978c)认为SLA只是文化导入的一个方面,一个SLA者导入目标语群体文化的程度决定了他习得第二语言的程度,在此基础上,Schumann提出了文化导入模式(Acculturationmodel)。他说,SLA的成功程度是由SLA者群体文化和目标语群体文化之间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决定的。所谓社会距离是一个系列社会因素阻挠SLA者作为群体文化的一员同目标语文化接触。所谓心理距离是一系列感情因素影响SLA者作为习得个体习得语言。社会距离起主导作用,心理距离只是在社会距离不起决定作用的条件下发生作用。(转引自:赵晨,2002)

4.2 文化导入的内容 文化导入的内容都是与目的语有关且为带有目的语文化特色的文化、历史、民俗等知识,可大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习俗文化。即是贯穿在日常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风俗习惯等原因而形成的,如称谓、招呼、问候、询问、道谢、致歉、告别等用语的规约;

(2)思维文化。即由思维方式形成的文化内容,如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由大到小的特点,讲时间按年月日、说地址从国家省市县区直至街道和门牌号;

(3)心态文化,即由民族心理和社会意识渗透于文化中的文化内容,如价值观、道德观等;

(4)历史文化,即由文化的历史发展和遗产积累而产生的文化内容,如“推敲”、“矛盾”等词以及成语的由来;

(5)汉字文化,即由中国文字形态特点决定的文化内容

另外,还可以增加一项伴随语言同时发生或表示一定语言含义的体态文化,如中国人表示欢迎或礼貌的握手、伸出大拇指表示称赞等等。

4.3 文化导入的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文化知识,除了注重其知识性之外,目的语文化的涵义和用法也需要讲解清楚,以免学习者在运用时发生偏误。

首先,要把语言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结合起来,逐渐地提高语言习得者的跨文化意识。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语言习得者的语言能力,而且也要培养他们的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即站在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下进行语言交际.也就是不仅让习得者熟悉地掌握语言形式,而且,让他们学会在不同的交际场合中正确、得体地运用语言。尤其是那些诸如经济收入、年龄、宗教和政治信仰、婚姻状况之类的“非自由话题”。

其次,要着手分析词汇和语法的外在含义,即社会含义,在课堂中运用语境的启示,上下文的揭示,直观教具、教师的讲解以及在课外举办文化知识讲座等手段来提高和加强习得者对语言的内在理解力。教师是一个跨文化的重要的解释者与传播者,在对文化传播与解释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要求教师有更高的跨文化意识。

再者,在教材编写中,应注意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知识,课本撰写者应不断地把有关文化方面的知识注入每一课文中。

最后,既然学习者和目标语文化的交流可以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input)来完成,我们也可以在导入文化知识的同时,通过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真实的目标语语言材料来影响学生的文化导入程度,进而影响学生的过渡语,使之向目标语靠拢。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语言输入必须是 Krashen (1981a)所说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 (转引自:赵晨,2002)。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习得第二语言的外在标准,为学习者后来的言语和文化输出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SLA与文化导入之间大体存在着这样的过渡关系:SLA——第二语言学习者——情感因素——移情——语用移情——目的语文化——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而这也是本文论述的主线。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SLA过程中起作用的诸多因素之中,由课堂中教师的目的语文化导入与学习者本人的移情作用相结合,是促进SLA成功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这也是我们作为目的语语言文化知识的传授者,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多加注意的教学重点和可以灵活运用、发挥的教学策略

参考书目

1.仓兰菊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文化移人与外语教学》[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试刊

2.陈光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A] 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编《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年7月出版

3.黄颖《情感因素与外语教学》[J]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

4.秦乐娱《情感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影响》[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

5.吴雪云《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情感因素》[J] 《外语电化教学》 1997年第4期

6.严玫玫 《文化背景知识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渗透》[J]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

7.杨红艳《学习者情感因素与语言教学》[J]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年第3期

8.叶盼云《交际中语言和文化的双向选择[A]》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编《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年7月出版

9.张仰奋《语用移情与第二语言习得》[J] 《嘉应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1996年第3期

作者简介:

黄霆玮,女,32岁,山西运城人。北京华文学院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测试及第二语言习得,已发表数篇相关论文。

尹萌萌,女,27岁,山东潍坊人。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水平考试中心硕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