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专业尊严来自哪里

专业尊严来自哪里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郝金伦的努力得到了一些教育界业内人士的肯定,但也引发了当地部分学生家长的强烈反对。他的学校发生过多起家长集体来“闹”的事件。专业的尊严,来自专业的服务态度、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医生的尊严来自医德的高尚和医术的高明,教师也同样。如果自身管理方面漏洞百出,缺乏科学精神、专业态度和严谨作风,就不可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和领导的信任。《义务教育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

最近,河北涿鹿县教科局长郝金伦的辞职报告走红网络,读来令人唏嘘感喟。

在县教科局局长任内,郝金伦在部分学校、部分学科、部分班级推行了“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思维可视化技术、学习力课题、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等新方法。这些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所不同。

郝金伦的努力得到了一些教育界业内人士的肯定,但也引发了当地部分学生家长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课改后课堂上教师讲课不足,希望恢复到“满堂灌、题海战术、考试排名”的传统模式上去。最后当地政府下令停止这些探索。

他无奈,只有愤而辞职。在接受澎湃新闻网采访时,他说:“‘三疑三探’这种模式很好。北京十一中学李希贵校长……所有内行的人都觉得很好,外行人充满了焦虑。打个比方,做一个肿瘤的手术,这个是非常专业性的,但是病人家属都在要求怎么做怎么做,这是在干预。很可笑。这是非常极端的比喻,但是很恰当。”

我不知道这件事最后是否会出现“剧情反转”,我也不敢说他的所有主张和措施都是科学合理的,但从他的辞职报告中,可以看出他对教育的理解是深刻的;从他采取的一系列课改措施看,他的做法是专业的;从他经常下基层学校去调研和指导课改的新闻看,他的态度是务实的;从他不畏非理性的质疑和非议,力行改革的决心看,他对教育是有真信仰和真追求的。或许可以责备他在和家长沟通方面做得不够到位,或许可以责备他作为局长不够稳健和慎重,但是放眼全国,像他这样能够怀揣理想、深入一线、勤于钻研、大胆探索、勇于担当的局长能有几个?

当地十万家长中,仅仅有部分家长反对,就匆匆停止了业已取得良好开端的课改探索。而且是全面停止!

我相信,如果没有数百名家长的告状和上访,如果一切都平静而平和(但任何改革不可能风平浪静,尤其是改革之初),河北涿鹿县政府一定不会做出这样的非专业的决定。因为这一决定无疑将浇灭那些对教育还抱有真感情和真追求的教育人的激情和梦想。

而且,我深信,这件事,无论如何,将会成为教育史上一件同课改一样值得讨论的典型事件。

教育的专业尊严,再一次跪在了非专业的“暴力”面前。

这样的事情,早已不是第一次了。

随便百度一下,就可以找到一些新鲜活泼的例子。

有位校长说,校长和老师在家长面前根本没有面子。他的学校发生过多起家长集体来“闹”的事件。或者因为某教师普通话不够标准,或者因为某班级班主任是体育教师,或者因为教室里没有空调,或者因为部分重点班的教室和普通班(在家长看来是“差班”)的教室距离太近,或者因为学校坚持让学生到毕业前夕还做值日,甚至因为某个教师怀孕了请了几次假。

他语带讽刺地说:“现在,我这个校长,最好不用做任何决策,凡事请家长来决定就行了,甚至老师们如何上课,也请家长来指教一番才安全呢。”

还有一位校长说,家长动辄向教育局和县长、市长或者厅长写信。只要对学校的作息、作业甚至一些兴趣小组的活动安排等有一点点不满意,就去投诉。或者就在论坛上,不负责任地乱发帖子,制造轰动效应,以引起领导注意。而上级部门呢,收到投诉信或看到“舆情”,就要你限期答复。有些问题,学校反复答复了多次,家长还是无理取闹、纠缠不休。比如,有个家长为了达到给自己的孩子更换班主任的目的,先后写信投诉十来次,学校疲于解释和沟通。

而到了年终,因为家长投诉,不管三七二十一,教育局就给学校扣了考核分。

“因为要让‘人民满意’,而且要人人满意,我们这样的大型学校,有五千多名师生,我甚至不需要做什么事情了,只需在办公室回复家长投诉,或者接待家长来访就够忙的了。”他苦笑说。

当然,这些其实还算好的。有的地方,甚至还发生家长辱骂、殴打老师和校长甚至致残致死的事件。这样的事例虽然极端,但也绝非个案。为避免教育者更增绝望,在此不一一列举。

是的,校闹,虽不至于像医闹那般激烈,但是,一些家长们对学校和教师的非专业的干扰,在各地普遍存在,大家早已司空见惯。

有的校长说,我们越来越觉得自己不像校长和老师了,我们是“孙子”。可是,孙子,怎么去做人家的老师,怎么去教育人家呢?师不尊,道何严呢!

“师道尊严”,仿佛已经丧失殆尽……

时下,“教育越来越难办了” “老师越来越难当了”,不仅仅是感慨,更像是在哀叹。

时代在飞速前进,社会民主化程度水涨船高。作为教育消费主体的家长和学生都开始觉醒,家长的综合素养和学生的知识结构、信息渠道不再像过去那样处于弱势地位。

教师和学生不再是简单的传授和被传授的关系,教师和学校的知识权威、道德权威、职业权威都被弱化。师道尊严,不再如过去那样不容置疑。总体而言,这是时代发展之必然,也是社会进步之标志。

但师道尊严还是要追求的,说到底,这是对专业尊严的一种捍卫。

我们在呼吁社会对教育、对教师多些理解与宽容,多一分尊重和善待的同时,首先要加强自己的专业建设,提升素养。

专业的尊严,来自专业的服务态度、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医生的尊严来自医德的高尚和医术的高明,教师也同样。你对学生的态度、你为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提供了多少具有专业水准的支持和帮助,决定了你在学生和家长心中的地位和尊严。除此之外,任何人都不要奢望他人理所当然地给予你特别的“敬重”。

人必自尊,而后人尊之。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

一些教师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课堂枯燥,僵硬生涩;一些教师态度冷漠,傲慢无礼,颐指气使,唯我独尊;一些教师热衷于“创收”,大搞有偿家教,还巧立名目,暗示家长送礼;一些教师趋炎附势,对学生冷热不均,区别对待,还动辄拿亲友的私事求家长帮忙;一些教师流连于麻将桌和酒桌,从不看书,不学无术;一些教师擅长说教和训斥,自己却纵情任性,师德尽失;一些教师忙于结交权贵,追名逐利,开口必谈谁谁有钱、谁谁有地位;一些教师陷于怨天尤人,愤世嫉俗,总抱怨工作太苦、收入太低。

如此种种,如何指望学生和家长因为你是“教师”,而对你心生敬意?

我们教师如果不能从心底里对职业产生真正的自爱、自尊、自信、自强之心,就很难真正做到既敬业又专业。只是把老师这个职业当作饭碗,甚至当作累赘和负担。不以当老师为荣,反而时常以当老师为耻。对待工作的态度不是热爱和专注,而是抱怨和敷衍。这样的教师自己都缺乏应有的职业自尊,让学生和家长怎么敬重你?

学校同样如此。如果自身管理方面漏洞百出,缺乏科学精神、专业态度和严谨作风,就不可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和领导的信任。

由于教师发生车祸,我校曾临时更换一位初一教师到初三代课。家长代表十多个人来校长室找我。我接待了他们。我先让他们畅谈想法。他们七嘴八舌地提出一系列反对变动的理由,最后说:“反正,我们全体家长不允许你们更换老师;否则,告到市里,告到省里,都要去。”

面对他们这种不容商量的态度。我表示,完全理解他们的心情和顾虑。但我也坦率地告诉他们:《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学校“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第三十一条规定“学校的教学及其他行政管理,由校长负责”。《义务教育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教师法》第五条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根据国家规定,自主进行教师管理工作”。学校和校长是有办学自主权的。而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困难,适当做出临时变更教师的决定,虽然事出无奈,但也是有法律依据的。如果你们认为我们违法违规办学,我欢迎你们监督,到各级部门举报。

我斩钉截铁地告诉他们:“你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担忧,和学校好好沟通协商,但绝没有权力干扰和阻止学校依法做出的决策。”

接着我向他们详细介绍了学校做出临时变更的背景、我们面临的困难、我们为保障他们孩子的利益而采取的一些相关举措等。家长们最后冷静下来,和我们真诚沟通,彼此达成了一致意见,很好地解决了问题。

这几年中,我遭遇过因为个别教师成绩不佳和不善沟通而导致家长集体来校要求更换教师的,也遭遇过因学生之间打架而导致双方家长都来“讹诈”学校的,还遭遇过家长因为担忧学校改造后环境不合格而集体上访的。

每一次,我们都既没有害怕压力,一味退让;也没有寻找借口,推卸责任。我们在充分理解和尊重家长的关切和忧虑的前提下,在扎扎实实做好自身的各项工作、保护好学生的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以专业而理智的方式,很好地解决了矛盾和冲突,赢得了家长的认同和理解,甚至最后赢得了支持和赞誉。

当然,自己有专业底气,还是不够的。还需要自上而下,营造一种尊重专业的氛围,尊重专业,就是尊重科学。这些年我们能够有礼有节、不卑不亢地解决一些家校冲突和矛盾,离不开上级政府部门的开明态度和大力支持。

而在不少地区,教育行政部门,总拿“稳定压倒一切”来说事儿。只要稳定,就不要真理和原则,不要科学和发展。一旦家长群情激愤(甚至只是部分家长胡搅蛮缠),就匆忙向学校施加压力,甚至草率做出撤回、撤职等决定。而一些学校,也崇尚迎合,不擅引领,一旦领导和家长有些意见,就惶恐不安,逼迫教师让步甚至认错。专业尊严,经常这样让位于非专业的威压。

做教师、办学校的,要想拥有真正的专业尊严,除了自己要自尊自重外,还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真诚而坚定的“尊师重道”的支持。

否则,要想不跪着办学,不跪着教书,都很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