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国民素质教育,其根本宗旨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下扎实的基础,为全体适龄儿童少年终身学习和参与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基础教育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2001年开始在全国38个县、区进行课程改革国家级实验,分层推进,滚动发展。到2008年,全国初中已实行了一轮,有的地区已进行2至3轮,小学也接近一轮,2010年全部进入。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含义

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国民素质教育,其根本宗旨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下扎实的基础,为全体适龄儿童少年终身学习和参与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基础教育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多年来,国家坚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把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地位,并作为基础设施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予以保障。在我国,目前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一般为3~5岁)、义务教育(一般为6~15岁)、高中教育(一般为16~19岁),以及扫盲教育。其中涵盖小学和初中阶段的义务教育,具有普及性、公共性和强迫性的特点,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

“课程改革作为教育领域的一个核心话题,是全球范围内热议的问题。20世纪以来,作为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一环,课程改革一直伴随教育改革始终。世界范围内的每次重大教育改革,都与课程改革相关。

学校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制的一个核心环节,课程改革必然要体现出国家对教育发展的导向特征。从这一角度看,课程改革就是落实国家改革所采取的各种改革措施,包括实施课程计划,贯彻改革方针等。课程改革应该是在教育价值观念变化的进程中,学校和教师对原有课程观念、制度、结构等有意识地调整和修正的行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立足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的是对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课程理念、制度、结构、贯彻方针等方面重新构建,使其符合时代要求,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二、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已发生实质性变化

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比如学化学,过去教师只是明确地告诉学生什么加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现在教师经常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三、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改革的特点

(一)基础知识与个体发展并重

从世界范围看,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教育与培养个性发展,成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调整的两大核心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提高质量、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上日程,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摆脱原有集权化刚性课程体制束缚的趋势,进一步加强了一线教师、学生和相关教研人员的课程开发权利。

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二)合理增添内容与整合科目

1.学术性课程与社会化课程、校本课程互为补充

在强调学术课程的同时,在课程改革内容上注重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变化,强调社会变化对中小学课程内容的影响。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课程内容发展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校本课程”概念深入人心,它作为解决课程决策系统与课程实施系统的良方,其地位将不断地提高。校本开发课程并非完全是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按照自己喜好进行的另起炉灶的课程编制,而是补充国家课程框架中的不足,彰显地方社会经济、文化传统、自然条件特征的课程开发。在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国家课程开发模式和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正在寻求一种动态平衡,并走向进一步的融合。以前基本上是以国家课程、教材为主,现在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2.学科课程、必修课程与综合课程、选修课程相互结合

这些年来,在学校课程综合化思潮的影响下,世界各发达国家都着重调整综合课程和学科课程的比例关系。在小学阶段,淡化学科界限,加强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强调课程的横向联系,建立科学、社会、艺术、生活、体健等综合课程,形成以综合课程为主体的课程结构。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三)教与学方式的多元化

作为课程改革核心内容的教学环节,近几十年来也呈现出改革的趋势,强调建构学习、传统讲授和探究学习,促进了教与学方式的多元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四)统一评价标准与多元评价标准相结合

课程评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课程评价是特指对课程计划、课程目标、教材在改进学生学习方面的价值作出判断的活动或过程,一般包括对课程目标体系的评价、对课程计划的评价、对课程标准的评价、对教材的评价等核心内容,它的实施一般是由受过专门培训的评价人员借助于专门的评价方法和技术进行的。广义的课程评价即教育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的信息,对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的变化的诸种因素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并为被评价者的自我完善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活动。[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四、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趋势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的课程。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基础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使课程领域重新出现了科学化和心理学化的潮流。

(二)加强道德教育人文教育的倾向

当今全球化、网络化发展迅速的情况下,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难度都加大加重了。我国社会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经济市场化的过程,给学校德育带来了新的特殊的难题。在此情形下,道德教育如何才能在学校课程中更好地体现并融为一体,产生有效的德育效应和氛围,是教育研究和实践面临的迫切任务。

(三)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趋势

根据不同的时代要求和知识发展的特点,学校课程的“基础”在不断发展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我国过去长期在学校的课程和教学中坚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双基”教学,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从事生产劳动打下坚实基础,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中的一大鲜明特色。事实证明,坚持“双基”为保证基础教育的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仅仅坚持“双基”的教学是不够的,现代社会对公民和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能力,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挑战。此外,飞速发展的经济和社会还要求学校养成未来公民基本的观念和态度。所以,学校课程的基础实际上已经由“双基”发展为“三基”和“四基”。由于我国理论界和广大教师对“双基”的重视,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法,教师比较熟悉“双基”教学的操作程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可以得到很好的落实。我们欠缺的是对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程序相结合的研究和实践,如果不对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的指标和实施方式进行认真的探索,教学实践很可能仍然会停留在抓“双基”实、抓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培养虚的层面。

(四)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和问题

我们必须注意克服教育中常常出现的那种以偏纠偏的思维定势,防止以综合的优点来反对分科的长处。防止要改掉的恰恰是要继承和发扬的情形出现。那种动辄以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代表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为借口,不顾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我国教育教学的实际,片面强调综合或分科的优点,以便取代对方的做法是不足取的。可以预料,在我国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化将使学校课程发生巨大的变化,但学校教育将要产生和遭遇的问题、难题也是空前的。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靠制定一个政策,而是需要我们认真探索行之有效的综合的模式和方法;需要我们排除干扰,在课程开发和教学中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把握好分科和综合的界限并使它们能够相互渗透和补充。该综合的坚决综合,该分科的坚持分科,综合中有分化,分科中有综合。

(五)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的趋势

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更有效地融合起来,并不是要使课程脱离学术的轨道,而是给已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而充分学术化了的课程增添时代的特征和新的活力。

(六)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课程个性化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形下,教师面对众多的不同资质、不同特点的学生,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即使最大限度地采取各种措施,也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几百年来,人们在课程教材和教学领域不断地探讨,企求有所突破。因材施教作为课程编制和教学过程的主要原则,可以说在大部分的时间和情形之中仍然停留在理论原则上。课程个性化并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多样化是我国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竞争促精品的现实需要。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教材采用“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的政策,全国范围内有多套义务教育教材正在使用。总结义务教育教材多样化所走过的道路,我们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的改革必须坚持走多样化的道路,这是确定无疑的。

(七)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发展的趋势

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及其日益向学校教育领域渗透的现实,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使学校教育再次面临严峻的挑战。现行学校教育方式在未来社会继续存在还是消亡?信息科技的发展最终会为教育方式带来什么样的变革?这在今天还是难以预料的。

学习方式的变革可能是这个时代教育将要发生的变化中最突出的特征。是仍然像现在一样基于课本进行学习,还是基于信息资源进行学习?如何为教师和学生准备方便易查的学习资源是课程编制面临的新的巨大的课题。那些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和创造的资源在新的教育知识价值观的引导下,会逐步占据主要地位。由此,课程的概念将会增加新的内涵。

【拓展阅读】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定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

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积极试行新的课程评价制度。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课程,报教育部备案并组织实施。经教育部批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单独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

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反思与练习】

1.有人认为,“课程就是教学内容”;也有人认为,“课程就是学生的经验”。结合课程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展开讨论,谈谈你对“课程”的理解和认识。

2.查阅资料,画一张概念图,明确课程论这一学科在教育学科体系中的位置。

3.简单概括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的优缺点,以及两者的区别。

4.你认为在设计校本课程时,应该吸收哪些课程理论流派的哲学理念?

5.结合当前的学校教育实践,查阅资料,谈谈当前课程研究面临哪些基本的问题,在教育改革中,学生的价值和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注释】

[1]白月桥:《课程变革概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杨明全:《课程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8页。

[4]吕达:《中国近代课程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20页。

[5]刘家访:《从课程的概念界定看我国课程研究的问题》,《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4(4)。

[6][美]梅休·爱德华兹:《杜威学校》,王承绪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7]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10页。 许红梅,马玉霞,周春玲:《教育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页。

[8]杨明全:《课程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5页。

[9]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页。

[10]张楚廷:《课程与课程论研究发展的十大趋势》,《课程·教材·教法》,2002(1)。

[11]黄莆全:《大课程论初探》,《课程·教材·教法》,2000(5)。

[12]熊和平:《课程的分类》,《辽宁教育研究》,2002(12)。

[13]白月桥:《课程变革概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