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历史主观性试题得分率策略初探

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历史主观性试题得分率策略初探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川省新课程改革已进入第二个轮回,但学生的现状与能力目标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当今评价机制下主要表现为主观性试题得分率低下。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培养学生能力已成为公认的教育教学的中心任务,许多同行也围绕主题进行“如何培养学生能力”的研究,在此趋势下来研究得分率似乎与教育目标和科研方向背道而驰。进行针对学生实际的提升主观题得分率的研究势在必行。

张小燕[1]

[摘 要]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与义务教育相比,高中能力目标强调历史技能、历史思维两个方面的培养。四川省新课程改革已进入第二个轮回,但学生的现状与能力目标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当今评价机制下主要表现为主观性试题得分率低下。因此,研究得分率的本质也就是研究学生能力的培养,从学生存在的问题实际出发,在日常教学的点滴中渗透能力培养,假以时日,厚积薄发,二卷得分率定能提高。

[关键词] 主观性试题;能力培养;得分率;提升;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培养学生能力已成为公认的教育教学的中心任务,许多同行也围绕主题进行“如何培养学生能力”的研究,在此趋势下来研究得分率似乎与教育目标和科研方向背道而驰。但事实上,二者并不矛盾,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现在考题均倾向于考能力,体现新课标要求。考试大纲指出历史考核目标为: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没有哪一条脱离了能力的考查,得分率低的本质也就是学生能力不够,得分率的提升,正好体现了学生能力的提升。

一、问题的提出

本届学生刚进入高三时,在几个班级(包括补习班)进行的历史测试中发现,历史主观题得分“惨不忍睹”;在对学生的训练中,大家熟知的一些主观题得分率提高策略又收效甚微。进行针对学生实际的提升主观题得分率的研究势在必行

二、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读不懂材料

读不懂古文者比比皆是,现代文也不能提炼出材料主旨,更别说根据材料分析得出问题答案。究其原因,除了语文功底不够,阅读能力差之外,历史基础知识薄弱导致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差是重要原因。如果学生对历史知识很熟悉,历史感很到位,那么,他看到材料中的某些文字必然会联想到相关的历史事件,实现我们常说的“定位所学相关知识”。

2. 题干解读不准确,不能破题

对一个历史问题,不明白题意,答非所问,不知所云。比如:(材料略)根据材料概括说明主父偃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思路。从材料看学生几乎都知道讲的是“推恩令”,但是很多学生却没注意到“核心思路”,所以答案就偏离了出题意图,回答了主父偃解决这一问题的“政策”。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正确破题,与分析问题主旨,领会题意导致的。

3. 一些典型题目答题思路不清

历史题型一般分为:归纳概括类、比较类、评述(价)类、观点类、图表类、启示认识类、原因影响类等等。学生对于典型题型的答题方向和答题规范混乱,拿到某一题型无从下手或者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或者要点不全东拉西扯,得分率显然不高。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历史基本题型解题方法并未真正领悟。

4. 不能与所学知识有效联系

历史知识是纵横联系、环环相扣的。但学生在读材料或者是问题时,头脑里往往不能联系到所学的相关知识,回答的要点笔触狭窄或者言之无物。这一方面缘于学生全球史观欠缺,不能以全球化的角度去思考。另一方面是学生通史感差,这也是历史知识迁移能力差的重要原因。在学生的答题中,“张飞杀岳飞”现象处处可见:新旧民主革命混为一谈;理所当然地将辛亥革命放到五四运动之后,启蒙运动在文艺复兴前……在涉及某一历史事件原因时,难以在模块之间建立有效联系。可见,帮助学生形成全球史观和构建通史体系的确是模块式教材教学要突破的一大难点。

5. 归纳概括能力差

归纳概括题在历史试卷中比比皆是,不管是就材料归纳概括某某原因、因素、影响,还是归纳概括某历史事物的特点、某历史人物的成就、某政策的成效等,学生在这一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不能将材料叙述的具体化语言转化为概括性的语言,要点不全,语序混乱。原因在于学生没有领悟特点与描述的差别,读材料的习惯较差,不能准确提炼有用信息。

6. 学科语言不到位,表述不准确

学生回答问题时,“口水话”较多,或者盲目地把政治课所学的观点拿来套用。殊不知,虽说“政史不分家”,但事实上,历史学科语言要求表达的准确性和历史感,否则,会使回答偏离历史事实。比如回答某历史事物发展趋势,学生喜欢套用“波浪式前进”“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之类的套话,但“历史趋势”我们往往要求分段准确表述。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历史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较差。

三、应对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让能力和知识关系失调—— 所谓能力和知识之间的关系失调,表现为学生还没有具备作为掌握知识的工具的那些能力,可是教师已经把源源不断的新知识硬塞给他。”所以,我们在抱怨学生主观性试题得分率低的时候,必须要想办法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经过调查和思考,结合已有的提升主观性试题的方法和学生实际,通过近半年的摸索和实践,我们认为,以下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1. 历史数轴的多角度全方位运用,提升历史整体感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学生历史知识混乱,立意不高,不能有效联系,均与通史感差、全球史观不到位有关。通过调查发现,进入高三和复读班的学生,通史体系和全球史观较为明确的不到百分之十,没有任何一个学生敢说没有问题。对此,我们强化历史整体性发展。大事年表事实上起到的作用较为有限,而用数轴的形式(通史作为横坐标,全球史作为纵坐标,所讲时间段为顶点,横坐标上部为中国史,下部为世界史),将每堂课的知识纳入“历史数轴”,既注重了本堂课知识与本模块其他知识和其余模块之间的联系,又注重了中外史之间的有效联系,效果更为明显。根据“形式训练”理论,每次展示,不断强化,学生脑海中会留下越来越深刻的印象;根据“认知结构”理论,下次遇到某一个时间段的知识点,会条件反射出其他相关内容。除了知识复习外,在涉及此类练习题的时候,教师也很有必要将与此相关的历史数轴展示出来,将整体史教学渗透到每一个环节。

2. 从小处着手,提升阅读和归纳概括能力

(1)充分利用课本材料和适量补充的课外材料提升学生阅读和归纳概括能力。我们经常说,论从史出。但是在日常教学中,有多少老师是真正践行了这一原则?现在教材结论性的东西多,史料性的东西少,因此,要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和较好掌握基本史实,历史教师需要有“大教材观”,除充分利用好课本仅有的资料以外,还必须适当补充教材外的材料,培养学生阅读、归纳、论从史出的能力。

(2)养成有效阅读史料的良好习惯,提升阅读和归纳概括能力。

“有效阅读”,在此主要指能提炼出有效信息,对后面解题能起到作用的阅读。首先,进行类似归纳“中心思想”的训练,掌握每段材料的主旨,即掌握本段材料所描述的是所学的哪个板块的知识。其次,让学生养成边读材料边勾画、标注要点的习惯,读材料,找关键词(第一关键词:时间,第二关键词:范围,第三关键词:范畴)— 定位知识点相关位置— 回放知识(前因后果诸要素)— 标注出材料中的要点(这样能防止材料要点遗漏)— 分析字里行间隐性信息— 读问题— 回到定位知识点并结合材料要点归纳答点— 规范书写。值得注意的是,必须要结合前面整体史训练和后面问题转换训练才能达到效果最大化(学生有通史线索全球史观才可能融汇几本书的知识;要将问题转化为日常所讲的相关问题,才能与相关知识相对应)。

3. 抓住练习机会,提升学生破题解题能力

(1)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变换而表意不变的练习,提升破题能力。有的题目,学生乍一看无从下手,假如教师换成学生熟悉但意思不变的问题去思考,学生就会豁然开朗。比如“启示”换为“经验教训”,“经验教训”换为“成功和失误的原因”,“评述”换成“评价和叙述”(叙述肯定是历史事实的描述,那么就提醒了学生要史论结合),“依据”换成“理由”……通过平时训练,学生能够在遇到不明白题意、无法破题的情况下,随机应变,定能提升得分率。

(2)进行问题回归训练,提升解题能力。这里所说的“回归”,是指看到某一个问题时,能定位到我们平时所学的知识点,并将题目转化为此知识点某一个相应的历史问题。比如: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部分中国人选择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的原因。本题看起来很高深,但事实上,看到题目就应该定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再看后半截“部分中国人选择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的原因”,再定位为“马克其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结合材料,综合所学就能较为容易地得出答案。

4. 典型题目答题模式简洁化,提升历史基本题型得分率

就典型题目作答模式,同行们已经作了很多有益的探讨。但我们发现,表述上理论化(语言深奥)或者细化(环节太多)的答题模式,学生难以掌握,将知识“概念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当然,概念语言必须通俗易懂,并且不能将问题复杂化。比如:评述题,只需告诉学生,答此类题目,尽可能将历史事物的诸要素囊括进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较异同也同样从历史要素入手找可比点;变化类和趋势类要体现历史事物动态发展……当然,每位老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和自己的理解进行归纳,但必须坚持简洁、明了的原则。

5. 自我反思,互相发现问题,全面提升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学生的反思是掌握知识和提升能力的重要环节。每次考试后分发完试卷,很多学生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看总分,然后浏览一下整张试卷不同题目得分情况,部分学生会参看别人试卷或者是参考答案,但更多的学生会停留在只看分数的阶段,然后坐等老师给“标准答案”。针对此,我们将参考答案下发,留十分钟左右让学生自我反思和互相讨论(探讨失分原因及得分原因),接着小组合作,自主查阅资料,互相讲解疑难问题。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再收集问题进行集体讲解。这样,学生对自己存在的问题了然于胸,减少了下次再犯的概率,并会对老师讲解部分专心听、认真想,提高了课堂效率,达到了检测的目的—— 诊断问题,解决问题。

另外,学生将错题分类做上标记以备后面复习也是很有必要的,教师也要有意识地针对错题分类强化训练。

对于基础知识巩固的问题,对于高三学生而言,做好前面环节(尤其是历史数轴的运用和题后反思环节)就可以了。

四、实施效果

通过近半年的实践,大多数学生在日常练习中能按要求阅读材料,一部分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模式和方法,二卷得分率明显上升,尤其是原来基础较差的部分学生的成绩也有了提升。

当然,我们的探索才刚刚起步,略显稚嫩,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但只要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坚持做一个“有心”(理念)、“有行”(实践)的历史教师,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也一样会得心应手,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 1 ] 朱汉国,陈辉.高中历史教师专业能力必修[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 2 ] B. A.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 3 ]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 本文原载于《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年第43期,于2014年6月获得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优秀论文一等奖,略有改动。

【注释】

[1]【作者简介】张小燕,重庆市石柱县人,土家族,中学高级教师,县学科带头人,四川省优秀教师,现任职于四川省新津县华润高级中学,多年从事高中历史教育教学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