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与发展

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与发展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设工程项目的单件性或唯一性特征就决定了工程项目管理的一次性特征。因此,项目管理是全过程的综合性管理。三是由于工程项目的参与者众多,各方之间的关系协调难度和管理工作量较大,增加了工程项目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国际项目管理学术组织的出现标志着项目管理走向科学化的道路。

1. 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

工程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PM)是工程管理的一个部分,是以工程项目为对象,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根据工程项目的内在规律,应用项目管理的理论、观点、方法,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决策和实施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过程,旨在最优化地实现工程项目目标。

工程项目管理(PM)从项目的开始到项目的完成,通过项目策划(Project Planning,PP)和项目控制(Project Control,PC)以达到项目的费用目标(投资、成本目标)、质量目标和进度目标,即PM=PP+PC。

在整个工程项目全寿命中,决策阶段的管理是DM(Development Management)(可译为项目前期的开发管理),实施阶段的管理是项目管理PM(Project Management),使用阶段(或称运营阶段)的管理是FM(Facility Management),即设施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的各阶段如图1-1所示。

工程管理与工程项目管理关系如下:

工程管理=项目前期的开发管理+项目管理+设施管理=DM+PM+FM。

图1-1 工程项目管理的阶段

2. 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1)工程项目管理是一次性的管理活动

建设工程项目的单件性或唯一性特征就决定了工程项目管理的一次性特征。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一旦出现失误,就会造成质量、安全以及投资的损失。因此,工程项目管理从项目策划立项,到项目的建设及竣工验收等全过程,都需要有科学的论证、严密的计划、高效的组织、科学的管理与协调来保证。

2)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种全过程的综合性管理

工程项目从项目决策立项到项目投产运营有着严格和规范的建设程序,项目各阶段有明显界限,又相互有机衔接,不可间断,这就决定了项目管理是对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管理。如对项目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招标投标、施工等各阶段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在每个阶段中又涉及对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等要素的管理。因此,项目管理是全过程的综合性管理。

3)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种约束性很强的控制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有着明确的目标(如质量、投资和进度目标等),同时,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受到各种因素(限定的时间和资源消耗、既定的功能要求和质量标准,以及技术条件、法律法规、环境等)的制约。这些决定了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约束条件。因此,在这些约束条件下,工程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取决于项目管理者在满足这些限制条件的前提下,如何合理计划、精心组织,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完成既定任务,达到预期目标。

4)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任务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较长,受外界影响的因素众多,并且受到投资、时间、质量、环境等多种约束条件的影响,工程在建设的各个阶段或环节出问题,将会增加项目管理的不确定性因素,从而影响整个项目目标的实现。二是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使用,使得工程技术的复杂性不断提高。三是由于工程项目的参与者众多,各方之间的关系协调难度和管理工作量较大,增加了工程项目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四是社会、经济、文化、法律等方面的变化也会加剧工程项目环境的复杂性。因此,工程项目管理需要各参与方的密切配合,综合运用专业技术、经济、法律等多种学科知识,随时解决工程实际中发生的问题,保证项目目标能够顺利实现。

5)工程项目管理需要专门的组织机构

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资金、人员、材料、设备等多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并需要在不同阶段及时进行调整。对于项目决策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相关部门都应迅速作出协调一致的反应,以适应项目时间目标的要求。因此,需要按照弹性原则,选择项目经理,配备项目管理人员,围绕具体的工程项目任务建立一次性的专门组织机构,完成工程项目管理工作。

3. 工程项目管理的学科产生背景与发展

项目管理的发展是工程和工程管理实践的结果,传统的项目和项目管理的概念主要起源于建筑业,这是由传统实践中建筑项目组织实施的复杂性决定的。随着社会进步现代科技的发展,项目管理的内涵和应用领域得到不断的扩充与完善。

1)潜意识的项目管理

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人们对项目管理的实践(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古罗马的尼姆水道、古代中国的都江堰和长城等),都是凭借个人的智慧、经验和直觉进行的,还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计划和方法、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明确的操作技术标准,即项目管理的潜意识阶段。

2)传统管理项目的形成

项目管理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作为一门学科和一种特定的管理方法最早起源于美国。早期,美国将项目管理应用于大型军事项目、航天工程与开发工业等项目上,如美国军方曼哈顿工程(Manhattan project)的成功实施促进了项目管理的诞生。此阶段的特征是用横道图[1]进行项目的规划与控制。横道图已成为计划和控制军事工程与建设项目的重要工具,美国洲际导弹等一系列大型军事项目的实施,客观上要求新的组织和管理方法,促进了项目管理思想的萌芽。

3)项目管理的传播和现代化

到了20世纪50—70年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大型及特大型项目越来越多,需要高水平的管理手段和方法,项目管理伴随着实施和管理大型项目的需要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本阶段的重要特征是开发和推广应用网络技术。进入20世纪50年代,美国航天局的阿波罗计划和个别大企业(如杜邦公司)的管理人员为管理各类项目寻求更为有效的计划和控制技术——网络计划技术,它克服了横道图的缺陷,能够反映项目进展中各项工作间的逻辑关系。网络计划技术的开端是关键线路法(Critical Path Method,CPM)[2]和计划评审技术(Program Evaluation & Review Techniques,PERT)[3]的产生和推广应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技术经历了一个不断细化、完善和提炼的过程,项目管理主要集中于职业化发展,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咨询公司出现并蓬勃发展。此外,1965年,国际管理学会IPMA在瑞士成立;1969年,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成立。国际项目管理学术组织的出现标志着项目管理走向科学化的道路。

4)现代项目管理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来,项目管理作为一门学科日趋成熟,世界各国的专业学会、协会相继成立,推动了PM的职业化进程。此阶段特点是项目管理范围扩大,以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和相互促进,逐步形成将计划和控制技术与系统论、组织理论、经济学、管理学、行为科学、心理学、价值工程、计算机技术等以及项目管理的实际结合起来,并吸收了控制论、信息论及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发展成为一门较完整的独立学科体系。

4. 工程项目管理在我国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在研制战略导弹武器系统时,华罗庚、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就开始致力于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推广与应用,引进了计划评审技术(PERT)。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对中国建筑业体制的强烈冲击,工程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开始引入我国。1980年,世界银行规定:发展中国家的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必须委托国外项目管理咨询公司进行管理。随后,亚洲开发银行、德国复兴银行也作出类似规定。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应用逐步与建设项目管理体制的国际惯例接轨并得到推广。

鲁布革水电站项目中的引水工程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项目,它在1983年首先采用国际招标和开展工程项目管理,大大缩短了工期,降低了工程项目的造价,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PM在工程中的成功运用给我国投资建设领域带来了宝贵的经验,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1983年5月,原国家计委通过“大中型项目前期项目经理负责制”;1984年,企业组织整顿,任命建筑企业项目经理;1987年,原建设部推行在鲁布革水电站项目中取得极大成功的“项目法施工”;1987年,原国家计委等5个政府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在建设项目和一批企业中试点采用PM方法;1988年,全国学习推广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进行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改革的应用试点,原建设部开始推行建设监理制度;1991年,原建设部提出把工程建设领域PM试点转变为全面推广;1992年,原建设部出台了《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和注册试行办法》,标志着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第一个职业资格诞生;1995年,原建设部颁布了《关于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资质管理办法》,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2003年,原建设部颁布了《关于建筑业企业项目经理资质管理制度向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过渡有关问题的通知》,并开始推行注册建造师制度;2004年,原建设部颁布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建市〔2004〕200号),同年,《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出台,提出了“代建制”等具有重要影响的改革措施。

为了规范和完善建设项目管理,制定符合中国特色并与国际接轨的项目管理体系,2000年,国家标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质量指南》(GB/T 19016—2000)出台,并于2005年进行了修订。2001年,原建设部根据“关于印发《二○○○至二○○一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1〕87号)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01),并将2005年修订后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06)批准为国家标准,自2006年12月1日起实施。

目前,PM已发展成一门较完整的独立学科,并逐渐成为一个专业、一个社会职业,随着项目管理逐步分工细化,形成了一系列项目管理的专门职业,如专业项目经理、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建造师、投资咨询工程师等。随着现代项目管理制度的推行,中国工程建设领域也进行了一系列的体制改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