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主导性的价值体系,集中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从此,全党全国各界纷纷掀起了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由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

任何一个社会的统治阶级在实现自身阶级统治的过程中都要积极宣传自身的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恩格斯曾深刻地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总的评价和看法。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其二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是人们评判事物有无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主要标准。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集中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代表了人们对客观现实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

当前,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思想观念急剧变化的条件下,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多层次的格局。然而,任何一个社会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上,都会形成与其根本制度相适应的、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即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基本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体现着社会意识的根本性质和主流方向,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每个社会成员价值观的形成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在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主导性的价值体系,集中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

中央电视台从2002年10月开始,每年推出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从人民公仆郑培民、航天英雄杨利伟、独臂英雄丁晓兵、爱心歌手丛飞,到乡邮递员王顺友、好军医华益慰、自立自强的优秀大学生洪战辉、70多年前参加长征的红军群体等,虽然他们的职业不同、经历不同,但他们的故事都让人震撼、感动不已。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谛。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从此,全党全国各界纷纷掀起了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世界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立场、观点、方法。俄国十月革命给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人民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紧密结合起来,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些理论成果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是党和人民的选择,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是我们战胜艰难险阻,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巨大成就的思想武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国内国际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诫我们,能否坚持、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全国人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由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作为“灵魂”贯穿于整个体系的方方面面,与其他各个部分一起共同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价值观念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牢牢把握住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方向;才能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根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才能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中主导、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意识形态,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共同理想”是在 1986年召开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正式提出的。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其中规定把“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定为今后十五年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个主要目标,并且强调“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巩固和发展全国人民的大团结,是建立在中华民族实现全面振兴的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基础之上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继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谐”理念体现了当代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建设需要和谐,人民需要和谐,建设和谐型社会成为中国人21世纪的梦想。因此,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必须包含“和谐”的内容。现阶段,我国的共同理想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强烈的时代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必然有自己的主题。所谓主题,就是这个体系中各项内容都围绕着它展开的主轴或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正是这样一个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而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项内容都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一主轴或主线而展开,并将继续发展创新。

在当今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全体人民的一致选择和根本愿望。通过共同理想信念教育,能将分散的个体力量整合起来,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融合起来,形成共同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大整合力和凝聚力。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现阶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经过实践的检验,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精神上团结一致,凝聚智慧和力量,克服任何困难、创造美好未来的强大精神纽带和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主要表现形式。

(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崛起,都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牢固精神纽带和促进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维护国家团结统一、鼓舞各族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支撑。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倒,饱经风霜而弥坚,屡遭挫折而愈勇,就是靠爱国主义精神将广大人民群众团结起来,从而激发出整个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无论是在外敌入侵的危难关头,还是面临国难天灾的巨大挑战,中华民族都能够迅速团结在爱国主义旗帜下,迸发出战胜困难的卓越智慧和强大力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古都有不少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劳心劳力、至死不渝。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以团结统一为神圣使命,带领全国人民英勇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空前高度统一,开辟历史的新纪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民主统一战线,尽最大努力将最大的力量团结起来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维护了社会和谐,实现了祖国空前团结的大发展,使社会主义中国展现蓬勃生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准确把握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是推动时代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新的辉煌的力量源泉,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中华民族勇于进取的精神力量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深深融入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力量。时代精神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准确把握当今时代主题,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成为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思想源泉,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精神动力,也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导精神。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基本态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良好的道德风尚。社会主义荣辱观主要包括八个方面: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精神文明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是非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的基本标准。它涵盖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做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只有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进一步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进而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全社会得到进一步弘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内容。没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失去了方向和灵魂;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失去了内核和主题;没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失去了主旋律和精髓;没有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失去了价值坐标和道德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激发活力,进一步奠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持和动力源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