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扎实的训练

扎实的训练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贾老师的课,还是那样真,那样实,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没有使人眼花缭乱的课件,但从听课老师专注的神情里,从听讲学生专注的神情里,我感受到了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贾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非常重视。当然,贾老师也不忘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他时时提醒学生要坐端坐直听课。当被叫起的学生说得有漏洞时,贾老师就会立即纠正,让学生重新说,对学生口语表达的要求十分严格,一定要让学生说完整的话。

高秀琴

时隔3年,再次有幸参加“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宁夏)中小学语文课堂精品课展示教学研讨会”,聆听专家一节节行云流水般的语文课,有一种久旱逢甘霖的感觉。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专家的课,我觉着用“严密”最恰当不过了。听专家讲课,犹如沐浴在春风里,非常惬意、舒服,一点都不觉得累。 武琼老师别具一格的活动作文课,让畏惧准备课的我受益颇多;戴建荣老师讲授古诗《静夜思》使人眼前一亮,原来古诗也可以这样上。学生在一读一吟一唱后,对诗人的心情、情感已有了很准确地把握,再无须过多的讲解,学生对古诗的主旨已理解在心。所有课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贾志敏老师讲授的《母亲的鼓励》。贾老师的课,还是那样真,那样实,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没有使人眼花缭乱的课件,但从听课老师专注的神情里,从听讲学生专注的神情里,我感受到了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一、 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习惯是最可怕的力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学生一生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会让他们受用终身。 贾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非常重视。 比如当贾老师让学生读课题时,或许是受平时习惯的影响,学生拖足了腔调读道:“母 ——亲 ——的 ——鼓 ——励。 ”贾老师听后马上纠正,告诉学生不能那样读,并说:“你们是怎么说话的就怎么读。 ”给学生示范,让学生跟着读,直至学生读好,贾老师才开始其他的教学任务。当贾老师提问:“母亲给予孩子几次鼓励?分别是什么时候?母亲是怎样鼓励的?”大多数学生读完文章后,就知道了答案,于是一个个自信地举起了小手,贾老师叫起了一个孩子让他回答,当这个孩子说道“三次鼓励”时,贾老师马上纠正道:“母亲给予孩子三次鼓励,不是三次鼓励。”他一定要让学生把话说完整。相信学生在贾老师严格要求的影响下,以后会读得越来越好,说得越来越好。当然,贾老师也不忘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他时时提醒学生要坐端坐直听课。语文素养不仅包括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而且包括一个人的坐姿、站姿、与人交流时的礼仪等行为习惯。 贾老师就这样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的点点滴滴中, 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二、 以课文为例子, 教会学生说话、 写作

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典之作, 大部分老师费尽心思地在一篇篇课文上下功夫,于是乎,教师在课堂上大讲特讲,唯恐将文中的哪一点遗漏了。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会说、不会写,只是被动地接受了老师灌输的一些知识。 长此下去,学生的语文能力会提高吗?“课文是用的,而不是教的。”可遗憾的是,现在的老师大多都是在教课文。贾老师利用《母亲的鼓励》这篇文章,教会学生说话、写话。比如贾老师让一个学生说文中三次对话,以便使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当被叫起的学生说得有漏洞时,贾老师就会立即纠正,让学生重新说,对学生口语表达的要求十分严格,一定要让学生说完整的话。 在写话训练时,贾老师先自己说,让学生听,听完以后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写下来,词语可以变,但意思不能变。 不多时,学生就写完了,然后他叫起了几名学生读,当听到病句时,他马上让学生停下来予以改正;当听到好词好句时,他也不吝惜赞美之词,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 长期在这种训练下,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必定有所提高。

三、 课堂上留给学生充分的读书和思考的时间

为了上好语文课,达到预期目标,不少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设置了一个又一个问题,这些问题环环相扣,整节课环节紧凑,课堂密度大,但真正让学生动脑筋思考的问题却不多,而学生为了回答老师的提问,读书时间就会减去大半。 贾老师说过:语文课就是要让学生多读书、多动脑。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提让学生有必要讨论的问题,提出能够统领全文的问题,这样,课堂上就能留给学生充分的读书和思考的时间。 学生只有多读书,才能读得流利;学生只有在老师地指导下读好书,才能读得有感情,才能达到读书的目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才会形成对某一问题独到的见解和看法。 同时,学生只有在各种形式的读书中,才有时间动脑筋思考,这比让老师或其他同学直接说出答案更有效。所以,我们应该向贾老师学习,在课堂上多留出时间让学生读书和思考。长期如此,学生的语文能力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贾老师的课,带给我们的是真、是实、是感动,期望在贾老师的带动下,我们的语文课会越来越真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