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论是马克思、还是恩格斯,寻其一生,都献身给了人类的解放事业,献身给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和精神之髓的追求之中。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著中,“意识形态”表达着与“社会核心价值观”同等的概念。在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应当从现实的社会关系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

无论是马克思、还是恩格斯,寻其一生,都献身给了人类的解放事业,献身给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和精神之髓的追求之中。马克思在17岁中学毕业时写了一篇名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论文,其间就表达了他的人生目标:“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们只有为同时代的人的完美与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79]为了实现自身的完美,同时也为了实现人类的幸福与完美,马克思恩格斯的一生,始终围绕着全人类的解放,围绕着人的需要、人的理想、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的民主平等、共同富裕、和谐发展等价值目标的实现而奋斗着。

正像恩格斯所指出的:“工人比起资产阶级来,说的是另一种习惯用语,另一套思想和观念……另一套宗教和政治。”无产阶级整体阶级意识的觉醒,是无产阶级成熟的标志和推动革命前进的必要思想基础。因此,只有用无产阶级所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来教育广大的工人,才能够使他们形成阶级归属感,并为实现自己阶级的解放而努力奋斗。马克思恩格斯非常注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无产阶级意识的觉醒正是通过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教育和具体工人运动相结合所完成的。

一、通过批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著中,“意识形态”表达着与“社会核心价值观”同等的概念。马克思认为,阶级属性是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意识形态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精神产物,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现,是一个表达统治阶级利益的价值观念体系。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资料生产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的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80]马克思指出了意识形态的阶级性,这种具有阶级性的意识形态是如何做到普及化呢?意识形态在传播的过程中也往往打着普遍利益的口号,把统治阶级的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愚弄人民,使人民丧失正确的判断力。正如马克思所说,每个企图代替旧统治阶级地位的新阶级,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从而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都是为了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从而把它描绘成唯一合理、有普遍意义的指导思想。[81]人们对这种所谓的共同利益充满了幻想,而最终只能证实是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家的欺骗。意识形态家沉溺于思维的独立性,看不到思维背后的动力。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虚假意识形态”的创制者,把带着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说成是唯一合理的,并以合法的外衣包裹起来。

正是因为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利益或者诉求的表达,当统治阶级的利益受到威胁时,意识形态就会发挥出它固有的凝聚功能。首先解除统治阶级内部的意见分歧,然后再有效地利用社会上的效忠力量排除这种威胁。在任何一个社会,意识形态都是和统治阶级的利益密不可分的,超越于任何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是根本不存在的。阶级性是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

在马克思的学说中,他是在否定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这个概念的。这是因为黑格尔哲学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真正基础,它是一种头脚倒置的唯心主义哲学。如果不对这种起源于黑格尔哲学的种种谬误思想进行批判,不对德国古典哲学以及以前的社会意识形态进行清算,就不可能去意识形态之神秘性,把握真正的历史面貌,就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马克思不仅没有把自己的学说称作意识形态,反而还和意识形态相对立起来,因为如果马克思把自己的学说也称为意识形态,就会导致理论上的混乱。而马克思主义学说本身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理论,却是科学的,因为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它公开申明是为无产阶级和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是关于全人类解放的学说。“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82]

在恩格斯晚年,意识形态的斗争非常激烈,揭露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虚假性也成为恩格斯的一项重要理论工作。面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家所宣扬的“阶级、私有制和国家是永恒存在的”观念,恩格斯指出:“在德国,对国家的迷信,已经进入到资产阶级甚至很多工人的一般意识中去了。”[83]为了反对资产阶级的永恒国家理论,恩格斯搜集了大量的人类学资料,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有力批判道:“国家绝不是从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84]恩格斯的国家学说不仅是对资产阶级国家永恒理论的有力批驳,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另外,恩格斯批判了资产阶级依据自己的阶级利益把宗教神秘化与非历史化,借助于宗教来掩饰和迷乱人们的思想意识。恩格斯指出,“基督教的产生本身就是一场革命”,基督教“在产生时也是被压迫者的运动:它最初是奴隶、无权者、被罗马征服或驱散的人们的宗教”。[85]

可以看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在晚年恩格斯那里始终在场,只是批判的表述方法不同。马克思是通过批判旧世界建立新世界,批判是建构的前提,其中内蕴着批判与建构的双重维度。而恩格斯的批判是为了捍卫新世界,批判的结论常常在正面论述中显现,其中内蕴着批判与教育的双重功能。

二、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方法是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实践对价值引领的作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86]对工人阶级进行价值观教育,只是对现实的社会进行批判是不够的,必须以实践为根本途径才能实现。

在实践中进行价值观教育,首先必须重视利益的作用。“‘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87]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即使是向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理想教育,如果不反映人们的实际利益的化,也只能是成为漂亮的空话。在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应当从现实的社会关系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革命的开始和进行将是为了利益,而不是为了原则,只有利益能发展成为原则。”[88]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群众运动推动历史也是基于利益的追求,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一切革命背后的目的都在于不同阶级的利益。“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在历史活动中重要的不是行动着的群众,也不是这一活动的经验的利益,而仅仅是寓于‘这些东西里面’的观念。”[89]无产阶级之所以要开展共产主义革命,也是源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他们正是通过共产主义革命理论与实践活动来扬弃私有制,实现自身与全人类解放的。

在实践中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这里的实践即包括生活与生产实践,也包括无产阶级为了自身解放而进行的革命实践。唯物史观认为,思想意识是经济关系的产物,人们归根结底是从他们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价值观念。脱离人们实践的价值观教育是很难实现教育目标的。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一文中,分析了工人阶级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受到的摧残,以及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被摒弃之后,指出:“幸而这个阶级的生活本身给他们一种实际的教育,这种教育不但代替了学校里的那一套废物……甚至还把工人置于英国全民族运动的前列。”[90]正是工人阶级的生活本身给了工人阶级更好的教育,他们才形成了不同于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并具备了思想上的优势,因此比资本家要仁慈,更乐于帮助其他人,他们也开始认识到了自己和全民族的利益。因此,资产阶级给工人实施的脱离工人实际生活的思想教育是不可能给工人带来道德提升的。工人阶级思想素质的提高,不可能经由资产阶级所办的学校实现,相反却必须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才能实现。另外,马克思恩格斯在多个场合也强调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性,也是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根本实现途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力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办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办法。”[91]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也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将和教育相结合,从而保证多方面的技术训练和科学教育的实践基础。”[92]在教育工人阶级的后代方面,马克思指出要使青年人由个性的有限发展向个性自由全面发展迈进,必须通过教育,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劳动的过程中熟悉整个生产系统,才能摆脱由于过细的分工而造成的人的发展的片面性。

除了生活与生产实践,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工人阶级要改变自身的状况,还是和共产主义革命运动分不开的。最关键的是要摧毁资产阶级价值观念所赖以建立的物质基础,这样才能使共产主义价值观深入人心。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的后代过着悲惨的生活,这样的起因并不是源于父母对于子女的无情,而是由于在资本主义的制度下,为了生存,才造成了父母不得不廉价出卖孩子的劳动力。因此,为了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也为了青少年一代,工人阶级必须进行斗争,开展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无产阶级只有消灭了私有制,才能实现生产力与人类的共同发展。“实际上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93]革命的实践远比革命的理论批判要重要,不是原理创造历史,而是历史创造原理。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指出的:“无论是为了使这种共产主义意识遍地产生还是为了实现事业本身,使人们普遍地发生变化是必需的,这种变化……只有在革命中才有可能实现;……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一切陈旧肮脏东西,才能成为社会的新基础。”[94]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赞扬了英国工人阶级经过三十年斗争通过十小时工作法案的行为,“这一法案对于工人在道德和智力方面”都产生了良好的后果。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工人阶级只有通过革命的实践,才能从根本上改造现存的生产关系并改变自身状况。在当时情况下,清除资产阶级价值观在无产阶级身上的影响,提高工人阶级的思想觉悟,没有革命的实践是不可能实现的。马克思恩格斯一生都非常重视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培养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和道德素养。

恩格斯在晚年意识到在巴黎公社以前,马克思和他指导的无产阶级革命,还没有达到通过一次性斗争而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历史条件。面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强势,无产阶级要改变政党革命的策略,要在人民群众中开展“耐心的宣传工作和议会活动”。尤其是要善于运用资产阶级的民主制与普选权,通过议会进行价值观领域的合法斗争。恩格斯认为,利用合法议会活动,是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有力武器,也是争取人民群众支持、积蓄革命力量的重要手段。具体方法是,一是无产阶级政党参与竞选活动,集中力量通过合法的集会、演讲、辩论等形式统一革命思想;通过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体,与资产阶级统治者展开思想领域的斗争,在斗争中宣传无产阶级革命理论,鼓舞革命斗志。二是无产阶级政党利用竞选的机会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生活和心声,以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教育广大群众,扩大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群众基础。三是无产阶级政党通过合法的竞选,让更多的政党代表走进议会和议院,发挥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政治影响力。增强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对革命胜利的信心,从而有助于调整革命的策略。

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

恩格斯认为,正像旧有的统治阶级都有自己的意识形态,无产阶级的解放同样需要有自己理论的指导,在社会主义整个革命运动的过程中,都需要对无产阶级开展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为此,首先,要打破以往剥削阶级意识形态的神话,发挥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力量,对无产阶级实行共产主义价值观教育。其次,要求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领袖,应以高度的热情传播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警惕剥削阶级意识形态残余在无产阶级队伍中滋生,加强对进入无产阶级队伍中的资产阶级人员的思想改造工作,以避免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残余被带进来。再次,随着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理论的逐渐深入,更需要在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中宣传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不仅要开展社会主义的理论教育,让无产者联合起来,达成广泛的联系和思想共识。同时,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同样需要各方面的人才,还要开展管理和科学技术方面的教育,让无产阶级在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同时,还有管理政治机器和社会生产的能力,最终实现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关于价值观的教育和斗争仅仅只是手段,目的是要联合农民、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人,不断壮大革命力量。马克思恩格斯非常注重通过正面引导的方式使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了在青年中更好地开展思想教育,针对青年人的特点,马克思指出:“首先是‘优秀的青年’、大学生,其次是工人……他们不自觉地强烈地倾向于这堆陈腐的垃圾。”[95]这里主要是指青年易受一些错误思想以及反动思潮的影响。恩格斯也指出,由于受巴枯宁主义等的影响,在俄国青年中产生了“一些好吹牛皮、像癞蛤蟆一样不自量力、到头来总是互相吞食的不成熟的大学生”;当然也有一些青年人由于受革命民主思想的影响,成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杰出才能和高毅力的人”。[96]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都非常关注对青年人的思想教育工作,一定要教育青年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和择业观,人只有在为人类的幸福而择业时才能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个人价值与人类幸福是相互完善的,马克思说:“不能认为这两种利益会彼此敌对……;人只有为了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了他们的幸福工作,他自己才能达到完善。”[97]因此,无产阶级政党要通过对革命精神的宣传教育,得到青年人对革命和社会主义的认同,在思想上接近他们,将他们吸引到革命队伍中来,对于共产主义事业具有深远的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除了外界施加影响以外,更需要教育对象通过自律与他律实现意识形态的养成过程。因此,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活动不仅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教育活动,更应该是受教育者通过自身的主动性而展开的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应当寻求一种自我解放。在1879年马克思恩格斯给奥·倍倍尔等人的信中讲道:“在创立国际时,我们明确地制订了一个战斗口号:工人阶级的解放应当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事情。所以,我们不能和那些公开说什么工人太没教养,自己不能解放自己,因而必须由仁爱的大小资产者从上面来解放的人们一道走。”[9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无产阶级自我解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无产阶级的价值观教育不能仅依靠灌输,根本上应通过发挥无产阶级自身的主动性与能动性,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要进行意识形态教育,教育者本人一定首先要受教育。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99]要对工人群众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教育者本人首先要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道德素养。因此,马克思恩格斯除了通过学习和研究来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外,还非常注意对社会主义运动中其他教育者的培养工作。1879年马克思恩格斯在给奥.倍倍尔等人的信中谈到,其他阶级如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等归附于无产阶级后并向其输送教育者问题时明确提出:“要对无产阶级有益处,这些人必须带来真正的教育者。”[100]马克思恩格斯还批评了那些用自己还没有学会的东西去教给别人的教育者,对无产阶级政党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我们党内,每个人都应该从当兵做起……仅仅有写作才能和理论知识……都是不够的……最后还必须把自己列入展示的行列——一句话,他们这些受过‘学院式教育’的人……应该向工人学习的地方,比工人应该向他们学习的地方要多得多。”[101]

四、开展多形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马克思恩格斯非常注重无产阶级政党和组织在社会主义价值观宣传中的作用。在1848年革命爆发前,为了提高工人阶级的理论水平,他们积极组建各种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如在1846年,在布鲁塞尔创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并以此为平台从思想和组织上团结各国的社会主义者。在1847年1月,马克思恩格斯在确信正义者同盟愿意改组并接受他们的理论为纲领之后,恩格斯还参加了共产主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的成立大会,积极讨论新的章程,同时把以前的“人人皆兄弟”的口号改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在10月份,马克思恩格斯商议以宣言的形式,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名为《共产主义原理》的纲领草案。在12月份时,他们又参加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并以宣言的形式制定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纲领。马克思恩格斯除了通过起草纲领的形式宣传意识形态思想,同时还经常组织聚会宣传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对通过无产阶级政党和组织进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有明确的表述:“我们这种通讯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德国的社会主义者同法国和英国的社会主义者建立联系,使外国人经常了解德国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运动,并且向德国国内的德国人报道法国和英国社会主义运动的进展情况……从而得以交流思想,进行无私的批评。”[102]针对国际上工人数量逐渐增多的现实,马克思恩格斯又创办了国际工人协会,在《国际工人协会宣言》中,马克思指出协会创办的必要性:“工人们所具备的一个成功因素就是人数众多;但是只有当群众组织起来并为知识所指导时,人数众多才能起决定胜负的作用。”[103]

1869年,马克思恩格斯帮助德国成立了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社会民主党,并指导工人开展了丰富的革命实践活动。工人们在自己政党的组织领导下大大提高了阶级意识和理论水平。马克思去世以后,在恩格斯的指导下,1889年又成立了第二国际,对工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也发挥了重大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注重通过创立报刊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早在1842年的时候,马克思就注意通过《莱茵报》来宣传自己的主张。在《莱茵报》被迫停刊后,1844年在巴黎又和卢格一起出版了《德法年鉴》。《德法年鉴》的出版受到了德、俄、法知识分子的广泛好评。德国著名思想家丹尼尔斯认为,马克思的文章在德国民主主义者看来是“德国的天才人物给予法国人的最伟大和最优秀的礼物”。[104]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别林斯基称这个刊物为“巴黎的智慧之神”。通过阅读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中的文章,别林斯基认为找到了真理。在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还为《北极星报》撰稿,发表了《法国的改革运动》等一系列文章,为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宣传做出了贡献。在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后,马克思恩格斯又创办了《新莱茵报》用来宣传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没有一家德国报纸——无论在以前或以后,像《新莱茵报》这样有威力和有影响,这样善于鼓舞无产阶级群众。”[105]除了自己创办报刊进行宣传外,马克思恩格斯还和其他报刊建立联系,如《太阳报》、《北极星报》等,以投稿的形式宣传无产阶级理论。在共产主义者同盟于1852年解散后,欧洲大陆的进步报刊几乎全部遭取缔,为了在思想上教育和团结无产阶级,凝聚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利用美国进步报刊《纽约每日论坛报》,在该报上发表大量文章。此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注意利用报刊对群众进行共产主义理论宣传。

马克思恩格斯还通过宣传著作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而且是优秀的思想家和作家,在他们的一生中,为了进行共产主义的理论教育,他们写了许多有重大意义的文献著作,力求通过著作的宣传来提高工人阶级的素质水平。为了改变社会上对社会主义的模糊认识,在1845年,马克思向恩格斯说:“目前首先需要我们做的,就是写出几本大的著作,以便给许许多多非常愿意干但自己又干不好的一知半解的人以一个必要的支点。”[106]这样,就明确了他们在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那就是通过写作出版著作,宣传唯物史观和社会主义思想,为无产阶级的发展指明方向。为此,马克思恩格斯写作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等一系列著作,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奠定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思想基础。此后,马克思恩格斯又相继写了《共产党宣言》、《法兰西阶级斗争》、《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等文章,在这些论著中,对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又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无产阶级提高理论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社会主义意识提供了准备。在著作写成后,马克思恩格斯总是很积极地争取发表。如在《资本论》第一卷问世后受到了工人阶级的热烈欢迎。为了更广泛地宣传《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在报刊上还发表了很多书评,他们以客观的笔法,从学术方面对书的内容进行评论,以通俗的解说以便于工人群众更好地理解。除了以上方法外,马克思恩格斯还通过书信、演讲等等一切可能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宣传教育。

虽然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提出过意识形态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但是这些教育原则和方法在其著作和他们的实践活动中却实际地再现出来了。他们的教育原则和方法,不仅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们进行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了很多启示,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同样具有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