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美德是当代中国人的选择

中华美德是当代中国人的选择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3年,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认为建国以来教育的最大失误,是没有向一代代学生进行中华优秀文化教育。李岚清副总理出席,要求教育部依此为据,编写教材,对各级各类学校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教育。这些学者成为这项二十余年中华美德教育实验的始终参与和支持的学术后盾,智慧之仓。

2015年8月17日

历史表明,社会制度选择的背后,是文化价值观的选择,教育则是实现这种选择的基础。

1992年,当中国选择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后,理所当然要以中华文化及其核心价值观为支撑,教育也就必须恢复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核心价值的主体性

正是在如此背景之下,中华文化——国学不断升温,西方文化热急剧退烧。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观的中华美德,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培育民族精神,摆脱“礼崩乐坏”,重建“礼仪之邦”的主要内容。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决定中国人要“走中国自己的路”。

1993年,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认为建国以来教育的最大失误,是没有向一代代学生进行中华优秀文化教育。

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全国教育科学德育学科组副组长罗国杰教授的“八五”立项国家课题:“中国传统道德与学校德育研究”,其成果《中国传统道德》于1995年秋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教育部在钓鱼台国宾馆召开首发式。李岚清副总理出席,要求教育部依此为据,编写教材,对各级各类学校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教育

1993年,季羡林、张岱年等学者率先在北京大学开出“国学讲座”,场场爆满,学生自发开展“修身运动”,吹响了当代中国“国学热”的第一声号角。

于是,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文化热”开始退烧,国学,中华文化热迅速升温。

80年代学潮不断,表明“文革”之后对于“中国向何处去”的辩论与选择。“六四”的一个标志,是从“东西方文化比较热”,转向“两党制”“三权分立”,美国的自由、民主,政治制度的选择。这已经关系到中国的生死存亡!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给这场争论与选择画上了句号。

道路、文化、道德(价值观)的选择,是立项研究中华美德与当代学校德育的时代大背景。

罗国杰教授的“八五”“中国传统道德”的研究成果为我们“八五”期间立项“大中小学中华美德教育实验研究”中“八个德目”忠、孝、诚、信、礼、义、廉、耻,提供了历史参照:

4000年前舜帝的“孝感天下”;

3000年前周礼;

800年管仲“四维”

孔子“三达德”:智、仁、勇。面对“礼崩乐坏”,倡导“克己复礼”

孟子“四德”:仁、义、礼、智。无此“四德”非人也

2000年前,汉代“五常”:仁、义、礼、智、信。中国人有了共同的价值观

1000年前,宋代“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至今通用

100年前,孙中山新“八德”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是当今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精神基础。

我们的八德与“宋八德”只差一德,用“诚”替代了“悌”。独生子女时代“悌”已消减,市场经济“诚”必凸显;在顺序上参照了孙中山以忠为首,国家至上。

1994年,经北京市市委、市政府批准,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成立,定位、立项北京市“八五”大中小学中华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在北京市教育局的支持下,以小学讲故事,中学讲规范,大学讲理论的思路,开始组织编写教育实验用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小学的《中华传统美德》和大学的《中华伦理》。

1996年5月,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中华伦理研究室、南京大学东方道德研究中心,在北京房山区韩村河山庄联合举办“儒家伦理与公民道德”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杨向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罗国杰,清华大学教授张岂之、钱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郭齐家,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徐惟诚,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赵军华,南京大学教授张锡生、杨明、南开大学博士李翔海,中国社会主义学院博士李道湘,曲阜师范大学教授骆承烈,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博士杨庆中,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梁元生、刘国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王永炳,日本东京成德大学王敏、韩国学者韩相美等海内外学者100余人出席。如此主题的国际研讨会,是中国内地一百年来所鲜见。

这些学者成为这项二十余年中华美德教育实验的始终参与和支持的学术后盾,智慧之仓。他们的论文编辑成《儒家伦理与公民道德》,由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于当年8月出版发行。这些成果,尤其是“亚洲四小龙”学校进行中华文化与美德教育的经验,如韩国“宋八德”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新加坡的“八德”治国之纲,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中国台湾的“四维八德”,礼义廉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等,都从“礼失而求诸野”的更大视野,为我们的“八德”教育实验,打开了历史与现代的新时空。

1997年,此项研究在“九五”(1995-2000年)期间又被立项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首都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等二十余所大学加盟,经教育部有关部门的推荐,山东省招远市、黑龙江农垦总局、南京市秦淮区等京外单位参加,开始在全国范围寻求合作单位,逐步扩大教育实验范围。

1999年,为了给从事此项教育实验第一线教师提供相关历史知识与理论的辅导,课题组邀请了八位博士以“八德”为内容编写了《大众道德》丛书,由红旗出版社出版。同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华美德教育实验在北京》(上下册)集中展示了前五年北京市开展中华美德教育实验的经验与成果。

2000年,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成果《中华美德教育实验在北京》(上下册),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中的理念、经验至今尚不过时。

江苏江阴市辅延中心小学是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的母校。当时,南京市秦淮区是这项教育实验的子课题,此校受其影响。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教育部组织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美德格言》。本书由江泽民题词,李岚清作序。

这项教育实验研究进入第二个十年,“十五”、“十一五”,从八德到十德。

2004年,从“八德”到“十德”,分成小学、初中两个学段,前后五德。前者“五德修身”(孝礼勤诚耻),后者“五德立人”(忠信义宽廉)。

2005年,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指示中宣部的有关部门,组织力量研究“五常,仁义礼智信”的当代价值,其成果于2006年底由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人的美德——仁义礼智信》。给多年被批判的封建糟粕“五常”“平了反”,而且成为“中国人的美德”。

2009年,天津河西区《明德国学馆》主编了校本教材《十德论语》,给“十德”教育找到了根据。

“十一五”(2006-2011年)期间,以“深化与推广中华美德教育实验研究”为主旨,继续立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的规划研究项目,各地参加教育实验的单位和学校,发动教师总结经验,升华概括,探讨规律,形成一批理性成果,为21世纪中国学校德育提供了可行性的参考。

2008年和2011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了《寻求中国德育之根》、《21世纪学校德育初探》和《儒学书院德育》。

进入“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在党的十八大关于“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习近平主席关于中华文化、历史、美德、价值观等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给这项历经二十年的教育实验,以历史性的肯定和战略意义的指引。各个参加实验的地区和学校,广大教师方向更明,力量更大,在继续实践探索的同时,大多数单位成为落实中央精神,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领跑者”。

2004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此项教育实验的最新成果《孔子美德树人》。该书比较系统地总结了二十年来尤其是“十二五”期间的实践经验与成果,受到教育界的重视与肯定。

上面提到“八五”期间21世纪的第一年,由八位博士以“八德”为内容编写的《大众道德》丛书。十五年后的2015年8月,红旗出版社再次出版了由“中华美德教育行动”子课题组、北京市通州区教育局组织第一线的老师和校长编写的《十德树人》丛书。

九年义务教育期间,以十德树人,为新一代做堂堂正正中国人,接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

北京市通州区教委开展以中华美德为核心内容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从“九五”开始至今,不间断地进行了十五年,始终重视培训国学师资。

以下是截至2015年8月的数据:

1.《中华美德教育行动师资研修班》(香港2002-2015年)40人。

2.《儒家经典(四书)读书班》(北京2005-2008年)110人。

3.《海峡两岸读〈论语〉教〈论语〉师资研修班》(尼山2009-2015年)140人。

4.《国学经典教育研修班》(国家教育行政学院2014-2015年)80人。

5.其它专题培训、短期培训班330人。

合计:700人。

仅派到尼山圣源书院参加“海峡两岸读《论语》教《论语》师资研修班”的校长与教师就已经达到145人。其中第一届5人,第二届10人,第三届20人,第四届29人,第五届40人,第七届41人。

这700人的师资队伍成为该区不断推动与提升“中华美德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中坚力量。去年由小学老师(香港班学员)组建班子,编写《十德树人》丛书,本月已由红旗出版社出版。该丛书是“首创”“领跑”的成果,是建国以来由小学教师编写出版的第一部“立德树人”教育丛书,由此可见培训的成效。

2014年至今近两年的时间,通州小学老师编辑的《十德树人》这套书,不是教材,只是读本,更多是为教师、家长、成人作参考之用。

2015年,“十德树人”要从学校进入家庭,走进社区、面向社会,为“立德树人”构建目标、内容、模式相一至,为“三维互动”的道德新生态开出新路。

“十德树人”为道德讲堂提供系统、稳定的内容;为真正落实立德树人,建设一个三维互动的道德新生态;为落实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实现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良性互动,实现小康大同,发挥作用。这是面向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建“礼仪之邦”的社会文化工程。

通过“三文”、“三维”等模式,广大同道,开展了生动活泼、扎实有效的教育活动,受到家长、社会的广泛认同。十余个省市,上千所学校,百余万学生参与其中。二十年前接受过教育实验的学生,而今多在接受高等教育,一部分已经成为父母、老师,开始立足社会,成就事业。

广大同道,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生成新的认识与理念,提炼编写新成果。

二十余年“中华美德教育实验研究”的历程,表明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的论断无比正确,而中华美德就是中华魂。如同中国人毅然决然地选择“走中国自己的路”,也理所当然地选择了中华美德,作为中华儿女的共同价值观。用中华美德作为“德目”,定为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是21世纪中国学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倘若淡化与放弃,学校教育何以避免“去中国化”的歧途,何以逃脱千古罪人的骂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