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用语境识字法改善识字教学

用语境识字法改善识字教学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某老师在《古诗两首》识字教学中尝试运用多种语境识字法,努力谋求识字教学的改善,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古诗两首》教学中,一些景物可能是学生没有见过的,是否可以运用直观法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在《古诗两首》生字教学中,该老师做得非常好。在《古诗两首》教学中,该老师注意总结小学低年级古诗学习方法,并注意迁移运用。

现代语文教育研究表明:语文教学就是语境教学,需要改变传统的去语境化的不当做法,做到在语境中教语文,学语文,广泛使用语境教学法来改善语文教学的现状。基于此,识字教学作为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重头戏之一,当然离不开语境识字,需要运用语境识字法。

语境识字指利用汉字所在的语境因素开展识字教学,其方法主要有上下文识字法、情景语境识字法、社会文化语境识字法、虚拟语境识字法和认知语境识字法。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扬长避短,博采众长,综合运用,灵活运用。

某老师在《古诗两首》识字教学中尝试运用多种语境识字法,努力谋求识字教学的改善,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上下文识字法的运用。上下文识字法需要借助上下文语境因素开展识字教学,斯霞进行的随课文分散识字就是典型的上下文识字法,其基本做法就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在教学过程上,采用分散学习音、形、义的方式,强调在熟读课文中认识字音,在理解课文中掌握字义,在写字指导中把握字形。该老师在《赠刘景文》识字教学中首先是引导学生熟读该诗,再从诗中提取生字,了解学生能否读准字音,指导学生正确读出字音;并还原到古诗语境中学习每个生字的读音,这一环节做得非常好。紧接着要求学生尽可能侧重“古诗语境”来说意思,应该说是不错的设想。但该老师除了“赠”字结合课题而外,其他生字似乎没有体现出这一要求。我们是否可以在理解诗歌意思的过程中帮助理解字义?是否可以将让学生说一说诗歌大意这一环节提前?并在此基础上指导诵读?这样也许就能够将相关字义的理解真正融汇到诗歌的上下文中了。至于写字指导,是否可以放在该诗学习的最后环节?

其次,社会文化语境识字法的运用,社会文化语境识字法一方面要利用汉字文化规律进行识字教学,能够根据汉字字形分析汉字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掌握每一个汉字的造字方法,努力将抽象的文字变为具体形象的生活内容,将机械识记变为有意识记,从而减轻学生识记负担。在本课教学中,该老师在这方面似乎指导得不够深入。在指导学生认识字音、学习书写时,是否可以将造字法引入,尤其是利用形声字指导读音和学习书写?另一方面要注意利用知人论世法以及语词的文化意义,帮助理解诗意。在本课教学中,是否可以引入作者和刘景文的相关身世以及荷、菊、橘、橙等的象征意味,以增加学生学习相关生字的兴味,理解诗歌的真实用意,知道诗歌意在勉人和自勉?

再次,情景语境识字法的运用。情景语境识字法强调根据现场情景,识用结合,在用中感受识字需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情景语境识字法要求能坚持多认少写,先认后写;坚持直观性原则,选择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此,可以采用直观法,以直接的具体的刺激物作为理解词义的中介,把抽象的生字和具体形象的图画结合起来,从而理解和记忆词义。运用实物、标本、模型、图片、幻灯、录像或动作、表情、形象化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在《古诗两首》教学中,一些景物可能是学生没有见过的,是否可以运用直观法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

此外运用情景语境识字法,还可以根据儿童喜玩好动的心理特征,利用汉字的字形特点,采用游戏识字,在活动中综合运用各种语境识字方法。如可以采用“猜认生字”“组合生字”“叫字排队”“送字回家”“读词赏画”“读文找字”“孪生聚会”“玩玩字卡”“找找朋友”和“选难认字”等游戏方法,该老师在本课教学中是否也可以适当选用游戏法?

最后,对认知语境识字法的运用。认知语境识字法要求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其一是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背景,把词义的理解与学生亲身体验或实际情景结合起来,利用学生已掌握的词义去理解新的词义,即以熟词为中介,建立起新词与它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主要途径有:利用学生生活经验中已有的音、义联系与字形建立新的联系;针对学生不熟悉的较抽象的词义,先帮助学生建立新的音、义联系,再与字形建立统一的联系。在《古诗两首》生字教学中,该老师做得非常好。比如回忆已学诗词,激发学生学习新诗欲望;向学生了解“你还在哪见过‘它’”,了解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把握学生识字起点,避免重复劳动,提高识字效率。

还需要指出的是,将识字教学与诗歌教学结合起来是对传统的韵语识字的具体运用。这充分体现了汉字的语音特点,有利于学生在诗歌艺术的美感熏陶中体验汉字的美感。

在《古诗两首》教学中,该老师注意总结小学低年级古诗学习方法,并注意迁移运用。但在识字学习方法的总结方面,似乎还做得不够,是否可以从中总结出语境识字学习法?

此外,本课教学还启示我们提出这样的研究课题:如何将诗歌教学与低年级识字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是根据需要侧重识字教学,还是侧重诗歌教学?抑或两者兼顾?在本课教学中似是侧重识字教学,但是诗歌的美感艺术如何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进一步体现出来?似乎还有探讨的余地。

附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人教版第三册第4课)

教学目标

1.我会读,正确、流利朗读《赠刘景文》。

2.我会写,正确书写“首、枝、记、刘”四个生字,正确抄写《赠刘景文》。

3.我会说,流利背诵《赠刘景文》,感悟苏轼对秋天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4.我知道,学习古诗的常用方法是:读一读,写一写,背一背,说一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你会背诵哪些古诗?

学生“畅所欲言”,让更多的学生展示“古诗积累”。

2.一年级学过的古诗,有哪些?

学生需要思考,一部分会思考的学生展示:《春晓》《村居》《所见》《小池》,还有《一去二三里》。

3.表扬过渡。

孩子们真聪明,积累了这么多古诗,还能清楚明白地分类,哪些是一年级上学期学的,哪些是一年级下学期学的,还有同学,清楚记得哪些是上小学时候积累的,哪些是幼儿园时候积累的,真厉害!

谁能记得,一年级时候,老师是怎么教你们学习《春晓》《村居》……

4.学习方法的复习。

基本方法是:读一读,说一说。

二、教学《赠刘景文》

1.板书课题。

(1)板书“古诗两首”,提醒学生看老师写字,板书“首”字,用红色粉笔在田字格中书写,然后,让学生练写“首”三遍。

(2)板书“赠刘景文”,提醒学生注意老师蓝色粉笔的“刘”“景”二字。

(3)板书“山行”,提醒学生注意老师“山”字的三竖变化。

2.指名读课题。

可以开火车读课题,注意刚才老师特别提醒的字的读音和书写。

3.预习反馈。

通过预习,你们觉得哪首古诗比较难读?难学?学生一般会回答《赠刘景文》,老师顺势过渡:这节课我们首先学习《赠刘景文》。

4.学习《赠刘景文》

(1)听一听,读得正确吗?

①老师范读,同学听一听。读完后,学生评价老师是否读正确了。

②谁能像老师一样读正确呢?请举手孩子读《赠刘景文》,每一位同学读完,众学生都要评价“读正确了吗”。

③你们都能读正确吗?同桌读一读,听一听。及时指出并纠正错误读音。

④随机抽取3名学生读《赠刘景文》,正确给予掌声鼓励,对于错误读音及时纠正。

(2)认一认下列生字,它们在课文的哪儿?你还在哪里见过“它”?

开火车逐一认读“赠、刘、擎、菊、残、犹、君、须、橙、橘”10个生字。每个生字尽可能侧重“古诗语境”来说它的读音意思。如“赠”,古诗题目是“赠刘景文”,是作者写一首诗给“刘景文”这个人的。另外可以联系其他语境,如“六一儿童节时,我的同桌赠给我一张小卡片”。

(3)抄一抄,能抄正确吗?

①老师板书《赠刘景文》全诗,学生“依葫芦画瓢”逐字抄写,遇到“擎、残、傲、橘”等笔画较多的字时,老师用蓝色笔书写,并稍作停顿指导。写到“刘”“枝”“记”三字时,在田字格中重点指导,如“刘”字中“文”捺变长点;“枝”字中“木”旁捺变点,“记”字右半边“竖弯钩”的“钩”要学会回头,要向上。

②自我反馈和评价,自我检查抄写是否有错,哪一个字写到很好看,可以给自己加个五角星。

(4)诵一诵,你读得有古诗味吗?

①老师入情入境诵读,并及时标出诵读节奏。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②模仿诵读,学生可以按照我的节奏诵读。

③展示诵读,可以创新,比如用肢体动作、声音处理、情绪夸张等方法展示。

(5)说一说,你读懂苏轼的心了吗?

学生声情并茂展示,把学习推到高潮后,老师及时提问:你读懂苏轼的用心了吗?学生说一说:苏轼想把这首诗赠给他的好朋友刘景文,希望他记住这一年中最好的季节——秋天,是橙黄橘绿的收获季节,也表达自己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

三、学法迁移,学习《山行》

1.总结《赠刘景文》学习方法。

听一听,认一认,抄一抄,诵一诵,说一说。

2.用这样方法小组学习《山行》。

3.集体展示。

听一听:随机抽取两名学生朗读,听是否正确。

认一认:根据自主学习时行间巡视情况,有选择抽取两名学生认读“径、斜、枫、于”,及时评价。

抄一抄:有选择抽取两名学生,把其抄写本投影展示,在“正确、美观”标准下,并相机指导“于”“枫”两个生字的书写要领。

诵一诵:重点反馈“古诗味”的节奏、情感,兼及背诵情况。

说一说:反馈学生对“美丽秋景的感受和赞美”情况。

四、总结延展

1.学习“古诗两首”的方法。2.课外积累“秋天”古诗。

【简评】

该案例旨在运用语境教学思想改善识字教学设计,充分反映了语境教学的魅力。在评价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提出了上下文识字法、情景语境识字法、社会文化语境识字法、认知语境识字法和虚拟语境识字法,进一步整合和丰富了已有的识字经验,为识字教学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