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问题剖析

农村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问题剖析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鉴于制度对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是如此重要,在农村中小学校,制度与制度文化建设通常为学校管理者所认识和重视,以至于有学校管理者认为,“制度创新是学校工作的最大创新”。但是,从现实情况看,许多农村中小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因而制度才得不到教师的认可和理解,制度缺乏执行力度,继而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学校的管理秩序。

鉴于制度对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是如此重要,在农村中小学校,制度与制度文化建设通常为学校管理者所认识和重视,以至于有学校管理者认为,“制度创新是学校工作的最大创新”。但是,从现实情况看,许多农村中小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1.学校制度以效率优先为其价值导向

近年来,为了提高教育效率,一些中小学校在制度设计上纷纷抛弃了教育的本真追求,把管理企业的那一套制度规范全盘照搬到教育领域,使“效率”成为教育管理者追求的终极价值,一再要求教学工作、课程设计等必须以“效率”、“成本效益”等为其价值取向,考核上明显讲究“数字化”。显而易见,这种过分依赖考核的制度安排,主要是用定量的方法考核教师,而忽视了定性的方法,显然是有缺陷的,会造成教育工作中只见分数不见人的现象,从而影响学校制度有效性的发挥。因为教师的隐性工作通常是难以计量的,比如,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家访活动等。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承担着育人的重担,学校对教师工作的考核过分地依赖量化的方法及其所彰显的制度文化,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常导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

2.学校制度忽视教育的本质,过分强调标准化

“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制度是人创造的,是属于人的,是人的制度”。[6]学校制度的终极目的应当是促进人的发展,教学制度不过是一种手段,我们利用它是为了实现教育的目标。但是在学校制度与学校制度文化的控制下,“标准化成为管理者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的手段和形式,用分数衡量学生,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忽略学生在不同领域的其他天分,忽略其求新、求异的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7]。标准化的要求不仅涉及学生评价,同样也体现在教师的评价制度中,显然,这样的评价体系违背了公平和民主。最终,个体的发展会被淹没在各种统计数据中,于是,师生便为迎合这些形式化指标而疲于奔命,使人与工厂流水线的产品一起进入流通领域。

3.学校制度的落实力度有待加强

制度旨在规范人的活动,是为了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实现管理目标,制度一旦制定并正式实施,便具有权威性,具有法律的约束。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学校制度的落实上存在力度不够的问题。有的条文制度出来只成为一种摆设,只针对组织中的某些群体实施。因而制度才得不到教师的认可和理解,制度缺乏执行力度,继而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学校的管理秩序。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情况会造成制度的难以执行,就是当学校的制度承诺没有兑现的时候,学校的教职工就会产生被欺骗的感觉,从而会逐渐丧失对学校管理者的信任,并影响到制度管理的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