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词语解释的细微处下功夫

在词语解释的细微处下功夫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古义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要确定词义,必须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在文言诗文中,有许多名词一直沿用至今,它们主要出现在成语和书面语中,成为现代汉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积累一定数量的成语,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言词语。在确定、解释词义时还要注意实词的活用现象和古字的通假现象。典范文言文也往往由于虚词的运用得当,而使语言更富有魅力,感情表达更为酣畅。

古汉语同现代汉语一样:词义是句义的要素,理解词义是理解句义的基础。我们阅读文言诗文,首先需要弄清楚文言词语的意思。可是,古今词义有许多是有差别的。这,有它的历史原因。

我们现在看到的先秦的文言诗文,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了。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里,我们祖先使用的词,部分词义直到今天没有什么变化,如“牛”“羊”“水”“上”“下”等。这些,有人把它们叫作基本词汇。但是,很多文言词义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跟现代汉语的词义是不一样的,这就叫作古今异义的词。因此,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特别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

例如“群”字,古代最早专指“羊”的多数,后来泛指为动物的多数,后又扩大为“人”“物”的多数了,如“人群”“群星”“群岛”等。这种现象属于词义范围的扩大。再如古代的“汤”字,本义指“开水”“热水”;在现代汉语中,“汤”是指“食物煮熟后稠而有味的汁液”了,如“面汤”“鸡汤”等。这种古义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人们用新词去代替古代“汤”的意思了。又如古代的“脚”字,本义指“脚的上面、大腿下面部分”的“小腿”;现代汉语中的“脚”字,是指“人体最下面的能支持身体的部分”;它还泛指为物体的“最下面部分”,如“墙脚”“山脚”等。类似这样的一些词,既消失了部分古词义,又把古词义另一部分加以引申。由此可见,不少词的词义,古今变化很大。正因为这样,我们在读古代诗文时,对古今异义的词,不能完全用今义去理解它们在古代的意义——哪怕是最一般的词。比如古人所谓“去”,指的是离开某一个地方或某人,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乃记之而去”中“去”的意思就是“离开”。

我们读文言诗文,不怕陌生的字,而怕熟字。对于陌生的字,我们可以查字典来解决;至于熟字,我们就容易忽略过去,似懂非懂,容易闹出笑话。因此,特别要注意古今异义的文言词语。

要确定词义,必须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文言文中的实词大多有几个义项。如“生”,常见义项有:(1)草木生长,长出,如“多松,生石罅”(《登泰山记》);(2)生活、生计,如“而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3)对读书人的称呼,如“生固幸而遇予乎”(《黄生借书说》)。在文言诗文中,有许多名词一直沿用至今,它们主要出现在成语和书面语中,成为现代汉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积累一定数量的成语,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言词语。这里以《桃花源记》为例:缘(沿着,顺着)溪行——“缘木求鱼”;落英(花)缤纷——成语“落英缤纷”出于此,意为落花繁多;欲穷(尽)其林——“无穷无尽”“理屈词穷”;豁(开阔)然开朗——豁达大度;悉(尽、全)如外人——“悉心照料”“悉数捐赠”;并怡然自乐——怡然,形容喜悦,如“怡然自得”;停数日,辞(告别)去——“告辞”“辞岁”,等等。

在确定、解释词义时还要注意实词的活用现象和古字的通假现象。如“亲贤臣,远小人”中的“亲”和“远”,本是形容词,但在句中的功能则是动词,解释时就应用现代汉语中的动词“亲近”“远离”(也可理解为“使……亲”“使……远”);又如“斗折蛇行”(《小石潭记》)中的“斗”和“蛇”本是名词,在句中显然是作状语,解释时就要表现状语的特点,用“像北斗一样……”“像蛇一样……”的形式来表述。通假现象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现象,如“明日,徐公来,孰视之”(《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孰”,是“熟”的通假字,应从“熟”的义项中找到相应的解释“仔细”。

《登泰山记》在日观峰观日出那段文字,有如下几个句子:“日上,正赤如丹”“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下有红光,动摇承之”。这里的“赤”“丹”“绛”都是“红”的同义词,还有常见的文言词语“朱”也是指红色。但细细分辨,这些“红”的同义词,其色彩深浅是有所不同的。“赤”是比“朱”稍浅一点的颜色。那么,“朱”呢?朱,正红,俗称大红,是一种比较鲜艳的红色。“丹”,原指丹砂,亦称朱砂,因色红,故古人常用来指代红色,“丹”是比“赤”更浅一些的红色,它常与“朱”连用,又与“青”组成合成词“丹青”,泛指绘画。“绛”是深红,其色彩比“朱”深。所以按色彩的深浅分,它们的顺序是:“绛(深红)”“朱(大红)”“赤(红)”“丹(浅红)”。姚鼐在写日上那一段迷人的雪景时,分别运用了“绛”“赤”“丹”“红”,不仅避免了文字的重复,而且能色彩分明地描绘了由于时间、角度不同而明暗不同的瑰丽景色。

虚词从数量上说,远比实词少,就词义变化说,也比实词简单,而且虚词离不开句法,离开了句子,虚词就没有具体意义了。因此根据某个虚词在某句中的前、后位置,与某些词(词类)的搭配关系,可以判断它的词类和作用。例如“于”字在一个词组或句中,前边是动词,后边是名词(地名、处所名),那么这个“于”字是介词“在”的意思,如“吾父死于是”(我的祖父死在捕蛇抵税的差事上),“躬耕于南阳”(在南阳亲自种地)。如果“于”字后边的名词是人名、官职名等,那么这个“于”字就往往是介词“对”“向”的意思,如“未尝不痛恨于桓、灵也”(没有不对桓、灵二帝的作为叹息痛心的)。如果“于”字的前边是形容词,后边是名词,那么“于”字又往往表示“比较”,如“美于徐公”(比徐公美),“才高于世”(才能比当代人们高)。《马说》一文中有“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一句,其中出现了三个“之”。前两个“之”无疑是代词,代千里马,而第三个“之”就不能类推了。作代词、动词的用法皆可排除;“之”在这里既无语法功能,也无实在意思,只能认为它在这里起到凑足音节的作用。它有助于句式的整齐,可增强句子的节奏感。

虚词的意义虽然比较抽象,但在构成语言气势、表达感情上却有不少的作用。古代名家作文很讲究虚词的运用。典范文言文也往往由于虚词的运用得当,而使语言更富有魅力,感情表达更为酣畅。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共用二十一个“也”字,就是很好的一例。阅读文言文,尤其是鉴赏文言文,注意文中运用的虚词,在反复诵读时注意准确读出文句中虚词的音色声调,有助于体味文章的神韵和感情。

还应该注意到,对于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意义的理解要不失“灵活”。如《捕蛇者说》一文中的“时而献焉”中的“焉”。根据“焉”的常用用法,结合上下文,我们可以理解为“焉”在这里是代词(它),代蛇。但是,也可以理解为“焉”在这里是兼词,是“于之”(把它)合成。此二说都能结合原文,顺畅地表达文意,而且,都符合“焉”的常用用法。

所以说,文言虚词含义或作用的了解,不必死记硬背,主要还是要有一定的文言阅读量,产生一定的语感,在解释句子的时候,能找得到有关的现代汉语词语,使句子的解释正确、通顺。

初中课文中涉及的常用虚词并不多,大致有“而”“其”“虽”“为”“焉”“于”“与”“以”“之”等,因此初中阶段只要重点了解部分虚词的含义或作用就可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