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快乐主义和德性主义

快乐主义和德性主义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是,所有这些观点早在昔勒尼学派出现之前,就由阿布德拉城的德谟克利特[8],一个唯物主义哲学家提出来了。根据德谟克利特的意见,生活的目的是快乐或幸福,在这儿他所指的是一种内心的满足状态,一种内在的和谐和无畏。他必须是适度的,因为过度会毁掉自己。而其中主要的手段是正直和仁爱。嫉妒、猜疑和恶毒,会造成不和,伤害到每一个人。我们应当有德性,因为只有通过德性我们才能得到幸福。

可是,所有这些观点早在昔勒尼学派出现之前,就由阿布德拉城的德谟克利特[8],一个唯物主义哲学家提出来了。虽然这个思想家是古代第一个名副其实的快乐主义者,是伊壁鸠鲁的思想之父,我还是把他放在古希腊快乐主义的最后来谈,因为他的教导在我看来似乎比他后来的追随者还要成熟些。

根据德谟克利特的意见,生活的目的是快乐或幸福,在这儿他所指的是一种内心的满足状态,一种内在的和谐和无畏。[9]这种感情并不依靠外在的利益,不依靠身体或感官的快乐。[10]为了达到这种快乐人必须运用他的理智,必须节制他的欲望,因为他的欲望越小,他越不容易失望。他也必须仔细地区分不同的享受,选择那些能够保持和促进健康的享受。他必须是适度的,因为过度会毁掉自己。再说,感官快乐是短暂的并要求重复,这就会扰乱一个人平静的心境。[11]我们应当寻求那种通过沉思默想这一美好行为所达到的快乐。确实,达到这个目的的最好途径就是锻炼精神的力量。

凡是能够实现最高的善,即实现快乐的德性都有价值。而其中主要的手段是正直和仁爱。嫉妒、猜疑和恶毒,会造成不和,伤害到每一个人。我们应当有德性,因为只有通过德性我们才能得到幸福。[12]但是我们不应当仅仅出于害怕惩罚才去做正当的事,因为被强迫实行的德行很容易变成隐秘的罪恶。光不做坏事还不够,我们还应当不要有做坏事的念头。只有靠信仰和你自己的意愿去做正当的事,才能帮助你达到德性的目的,才能使你幸福。[13]这样,幸福是目的,德性则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