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只是一直奔跑

只是一直奔跑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丽中国团队盛情相邀,陈玉佳思考一番后表示,必须找到自己能做的事情,不想只要一个理事的名分。江南春不仅答应了他们的请求,更当场决定捐给美丽中国支教2000万元。这是江南春的一贯风格。在分众传媒的支持下,2016年,第一所美丽小学落地云南楚雄,并被命名为“分众美丽小学”。

我们没有想过成功,只是朝一个方向走下去,走着走着,也许有一天就发现,自己改变了世界。

——题记

陈玉佳说,自己喜欢单纯的人。

第一次与潘勋卓见面,陈玉佳发挥自己主持人的特长,不断向他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希望了解到底是什么样的动力,驱使这位美国青年在中国做了这么多年教育公益事业,潘勋卓却一脸的纯真与茫然:“我就是想做这件事,就这么做了啊。”

那一刻陈玉佳意识到,潘勋卓和自己是同一类人。

生于台湾,工作于香港,陈玉佳从事公益已有多年。她曾在台湾一所盲校认领了60个失明和失聪的孩子,把每一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子女,还成立奖助学金资助失学儿童。2009年,她与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成婚,从此安心在家相夫教子,并开始仔细思考自己的社会价值,最后仍然决定继续从事公益。带着这样的心愿,她担任了分众传媒基金会的理事长。

“和孩子们相处的时候,我会觉得快乐。而且如果我要做,一定要‘在前面’做事,不要只躲在后面出钱,那样感觉不到快乐。”对如何做公益,她的想法也简单直白: “该帮就帮,该做就做,做就对了喔!”台湾苗栗县的偏乡有一户人家,孩子母亲生了重病,奶奶需要化疗,爷爷没有殡葬费用,她去了一次,解决了全家所有困难。

2015年,凤凰卫视的同事刘芳向陈玉佳讲起了美丽中国支教,对那些老师赞不绝口:“你一定会觉得他们很棒,一定会觉得他们的人生很有意义。”这引起了陈玉佳的好奇,刘芳一向文静内敛,不会轻易臧否别人,这次怎么会一反常态对别人大加褒奖?与美丽中国团队的那次会面,算是解开了陈玉佳的好奇。

很快,陈玉佳就开始了第一次访校之旅,地点是广东潮州。访校途中下起了暴雨,车外一片灰蒙蒙的混沌,水流不断从玻璃窗冲刷下来,陈玉佳和其他嘉宾挤作一团,心惊肉跳,却始终没有退缩:“我想做这件事。”在夏湖小学,她和孩子们一起上课,做游戏,聊天,前所未有地开心,却也不乏怜惜,这些孩子对自己的强烈依恋,恰恰证明他们格外缺少关爱,一个外来的客人都会让他们觉得,终于有人来关心自己了。

访校过程中,一个被奶奶带大的单亲女孩始终跟着她,走到哪跟到哪,反复问:“佳佳老师,以后你还要不要来?”陈玉佳送给孩子一件小礼物,请她打开,孩子不住地摇头:“我不会打开礼物的,我怕打开后你们就再也不来了。”陈玉佳强忍酸楚:“不会的,你可以打开,我们一定会再来的。”

更让她赞叹的是支教老师们。陈玉佳问他们,是什么动力支撑自己坚持下来的?有老师回答:“这些孩子需要我。”有时夜深人静,他们也会觉得孤独和辛苦,但第二天一早起来,孩子们冲过来抱住自己,面对那些单纯的眼神,就会觉得“要留下来”。陈玉佳一直和他们聊天,暗想,如果老师当中有对支教犹豫动摇的,自己可以帮助他们坚定决心,她告诉老师们:“我不知道能帮你什么,但也许分众以后可以录用你。如果你觉得分众这家公司适合自己,可以告诉我,我们来看看有没有机会。”老师们却感谢道:“谢谢您,我在这里也很开心,将来有可能继续做教育。”这让她更加佩服,觉得这是一群单纯善良的人。

“这是一种善缘,我很感谢也很感恩见到了美丽中国支教,正好是我想做公益的时候遇到了它,一个很单纯又很能坚持的机构。”陈玉佳感叹。2016年的深圳慈善晚宴上,她在现场拍卖环节以128万元的高价拍下画家邢东的一幅观音画像,也创造了美丽中国晚宴现场拍卖历史上的最高成交价,这笔钱全部用于支持支教老师:“在我心中,这些老师就是观世音。”后来她更打定主意,以后的慈善晚宴,自己不再参与拍卖,只参加捐助支教老师的“星火计划”,比起对拍品本身的兴趣,她其实更愿意纯粹去做慈善。

刚接触美丽中国支教的时候,陈玉佳的想法还很简单。自己有一点时间,可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世界那么大,自己能帮到的人很有限,但如果真能帮到几个人,使他们的世界因此有所不同,自己就会很开心。后来潘勋卓邀请她加入理事会,她并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我能做的事情很少,而且大多数时间在台湾,我可以做战略合作伙伴和长期捐赠者。但如果加入理事会,很多事都要参与决策,恐怕精力不够。”

美丽中国团队盛情相邀,陈玉佳思考一番后表示,必须找到自己能做的事情,不想只要一个理事的名分。“我只有在联系企业时会很起劲,也想要接触更多的老师和小朋友,从他们那里找到需要我的地方。”在得到团队的保证后她才加入了进来。

再后来,美丽中国支教希望能请分众传媒帮忙进行宣传推广,陈玉佳又把机构介绍给自己的先生。江南春不仅答应了他们的请求,更当场决定捐给美丽中国支教2000万元。这时双方认识才不过半个小时。

这是江南春的一贯风格。以前微博上不少人找他求助,只要确实有困难,江南春都会有求必应。一次,一个孩子得了心血管疾病,他问清地址和医院,派分公司的员工前去调查,确认情况属实后,直接捐赠了20万元医疗费,因为“追求效率,不想拖时间”。江南春还嘱托员工,这家人如果还有什么需要,再给予帮助。

这笔巨额捐赠也绝非心血来潮。在华东师范大学读中文系的时候,江南春的心愿就是成为一名大学讲师,也在母校建立过贫困助学基金,从商后甚至曾梦想:“赶紧赚够200万就回学校教书。”在他看来,美丽中国支教是个传奇的公益机构,和自己有相通的价值理念和社会责任感;美丽中国理事会也云集了众多有情怀和理想的企业家、投资银行家、知名审计师:“他们能以严谨的专业性、透明高效的机制,让捐助者的投入在每个具体项目中清晰落地,善尽其用,发挥最大价值,让我深感信任。”

更不必提那些背景优秀的支教老师:“我相信有这么多有使命感的人聚在一起的组织具有巨大的能量和感召力,会把这个事业越做越好。”后来接受采访,他还表示,倒退回二十年前,自己一定会选择来美丽中国支教:“我会把这段经历当作人生的重要历练和特殊经验,相信这会让我感受到生存的使命感。”

在分众传媒的支持下,2016年,第一所美丽小学落地云南楚雄,并被命名为“分众美丽小学”。2017年4月,陈玉佳前去访校,校园里的每一个细节都让她好奇:雪白墙壁上的彩绘,角落里摆放的分类垃圾箱,专门引入的净水系统,乡村学校十分少见的浴室,甚至专门为孩子定做的健康评价手册,上面有孩子们刷牙、测体温等生活习惯的记录和评价条。

最让她开心的还是孩子们。不同于农村学生常见的内向羞涩,这里的孩子个个活泼开朗,“他们都有一种自豪感:我是这个学校的学生,我以在这个学校为荣”。一年级的孩子也能向访校嘉宾主动介绍自己,和所有老师礼貌打招呼。课堂提问环节,高举的小手在教室里挤成一片小树林,一个孩子讲起自己的梦想:“我想要帮助全地球的人。”惹得教室里的嘉宾们忍俊不禁。下课后,一群孩子围着陈玉佳4岁的女儿,争相照顾她,把自己画好的画送给小姑娘,女儿开心不已。陈玉佳明白,孩子们知道自己的身份,却不知如何感谢自己,于是用这种方式间接表达谢意。

还有孩子主动跑来:“佳佳老师,我们好谢谢分众哦。分众帮了我们好多好多好多忙。”陈玉佳乐不可支:“是吗,帮了你什么忙?”孩子讲不出所以然,嗫嚅着:“就是那个,嗯,就是你们给了我们好多好多钱,我们才能在这里好好上学。”她模仿着孩子童稚的话语,自己先笑得前仰后合。

在陈玉佳看来,第一所美丽小学的建立,不仅给当地孩子带来了优质教育,还有对外辐射作用。它有可能影响其他企业也加入进来,各地都可以建起美丽小学,分众美丽小学则可以作为示范,向其他学校推广成功经验。就像分众传媒,一个广告覆盖全世界。

同样可以复制推广的还有“企业包省”模式。2016年,分众传媒率先担负起整个广西地区60名支教老师的三年费用,两年过后老师们结束支教,企业也会对他们优先录取,让老师们不必担心未来的求职,江南春表示:“凡是在美丽中国支教的老师,我们都欢迎他们来分众传媒工作。因为他们具有正直的价值观。这样一种人才流动,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为此,陈玉佳已在和一些企业家接触,建议他们加入支持美丽中国支教的行列中来,她认识的很多人都有类似想法:“当你有福报,觉得自己特别幸福的时候,你会考虑怎么把福报分享出去,怎样做得更多,怎样让自己更开心,也让企业带给社会更多的价值。”

在凤凰卫视当主持人时,陈玉佳采访过一些大陆企业家,聊到自己成功的原因,有人回答:“我的成功没什么特别之处,就是感恩这片土地,感恩这个时代。”一开始,她还觉得这些回答有些“套路”,采访久了却发现,每个人都这样说。结识江南春之后,她对此有了更深的认识和共鸣。

有时江南春会对她说:“佳佳,我应该算二流人才吧。”他总觉得,是中国这片土地成就了自己:“全世界都没有分众传媒这种商业模式,只有中国人能接受,有了中国人的支持才有了今天的分众传媒。”也正因此,“二流公司”除了“要比别人更加努力”,还要努力做一流的公益事业:“我们很幸运,分众传媒也很幸运,所以要保持感恩的心。你不感恩这些人,不想办法在这片土地上去做一点能做的事,那你去哪里做呢?”

陈玉佳确定,自己会对美丽中国支教、分众美丽小学长期支持下去。访校时她就告诉老师们:“任何孩子有任何急需,请告诉我,我来帮助这些孩子。”她也早已想好,如果这些孩子长大后愿意加入分众传媒,自己会很乐意接受他们,企业本身就有不少销售人员来自乡村或偏僻地区,备尝艰辛才有所成就,这些孩子同样可以做到,甚至会做得更好:“孩子们现在还不知道分众是做什么的,但会对企业非常有感情。以后他们如果真的入职,会对企业更有认同感。他们童年有美丽中国的老师陪伴,长大后再有分众传媒的支持,原有的生活轨迹或许可以改变。”

这是一个漫长历程,但陈玉佳愿意等待。比起当年做公益时的“救急不救穷”,她对美丽中国支教的事业多了许多耐心。任何人都愿意做几次公益,但坚持下去很难,做教育尤其需要时间,所以“不需要走很快,但我希望自己能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做到60岁也没压力。”也许走着走着,突然有一天就会发现,美丽中国支教和它的支持者们不仅帮助孩子走出乡村、看到不一样的世界,还改变了整个中国教育,而且自己也参与了其中:“那样还蛮好的。”

她还打算以后多带儿女来访校。每次看到那些支教老师,她都希望孩子们以后能像他们这样。当被问到“如果孩子以后真的去支教,并愿意一直扎根乡村,你会怎样想”时,她顿时神采奕奕,一连声地感叹:“那很好啊,那很好啊,那非常好啊!”对于孩子们的未来,她从没有明确的职业限定,只是要求他们善良、坚持、勇敢:“你来到这个世界,只要贡献人类、做有价值的事,自己又为此感到快乐就好了。”

江南春也做了同样表态:“我一定会支持孩子去支教。现在的孩子在太优越的物质环境下长大,去美丽中国支教会让他们看到中国的另一面,让他们的人生有更多的家国情怀,让他们明白更多的人生意义。”

陈玉佳记得,有一次看电影《阿甘正传》,阿甘因为跑步横穿美国而成名,也吸引了一大群追随者,记者们七嘴八舌问他的动机,阿甘回答:“我只是想跑。”这让陈玉佳有颇多共鸣,“他成功之后,很多人在对此解读,其实他自己没有想过成功,他只是有一个方向。他的思维很简单,他的方向很明确,就是一直向前走,不知不觉就吸引了很多人追随。他也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改变了世界。他是善良的人,善良的人容易达到更高的境界”。

后来她也让儿子看《阿甘正传》,问他电影讲的是什么,孩子很认真地回答:“就是一直往前跑,run(跑),run(跑)!”母亲回答:“我很认同。”

陈玉佳知道,阿甘是这样,美丽中国支教是这样,自己也是这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